恢復高考30多年來,這一影響著、改變了億萬人命運的考試,走到了改革的又一個關鍵路口。改革之難,不僅僅難在觸動利益的制度設計,也難在以什么樣的理念、什么樣的價值作為改革的思想支撐,在教育領域的改革,更是如此。如果說,我們過去的教育,是通過考試制度下的“以分取人”把公平放在了首要位置,那么,當前透露的改革方向,則是在公平基礎上,讓教育更尊重個性、體現個性。這不僅僅是通過高考改革撬動整個教育鏈條的良性發展,更是體現了教育理念的提升,推動著教育向“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是與眾不同的”這一最根本認知回歸。
當然,要邁好這一大步,并不容易。在設計科學的同時兼顧公平,盡可能保證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的客觀、準確、公正,還需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共同努力。但是,再深的水也得趟,再難的關也得過,再復雜的題也得解。畢竟,教育關乎我們的命運,更關乎民族的未來。
2014年12月17日 作者:趙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