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饒 曹福存
摘要:屋頂花園并不是普通的屋頂綠化,而較之普通的花園設計,它又更傾向于小人群的活動,更加側重合理的利用微地形、微水體和園林小品等來營造一定開放程度的私密活動場所。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利用二層庭院、平臺等打造屬于家庭的私密活動空間。本文就這類屋頂花園的設計和施工應該注意的問題做簡要闡述。
關鍵詞:屋頂花園;景觀設計;休閑;安全;生態;養護
屋頂綠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 年前,然而真正的屋頂花園是被稱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它對之后的屋頂花園設計起到了啟示性的作用。如今,屋頂花園不僅是景觀性的作用,越來越多的生態綜合性功能被挖掘,為減輕城市熱島效應,美國許多城市正積極推廣屋頂花園工程;日本甚至有相關法律條文硬性規定屋頂綠化的實施,來緩解都市“熱島”效應、節約能源、改善空氣質量。
一、荷載設計
1)明確相關資料,在現狀建筑物上建造屋頂花園,應拿到相關的荷載、管線等資料。據相關規定,屋頂設計荷載在200 kg /m2以下不宜進行屋頂綠化;荷載在200 kg /m2 ~ 350 kg /m2 的,只可種植草本植物;荷載大于350 kg /m2,綠化種植可以草本及低矮花灌木為主,適當種植小喬木。同時,不建議栽種太大的喬木,對于12 層以上居民樓,不建議自行進行屋頂綠化,需由專業人員進行地表綠化。
2)選用新型輕質環保材料降低屋頂荷載。屋頂綠化的土壤可要選用輕質種植,人工合成的種植土最大可達到普通種植土荷重的1 /3,常用泥炭土(草炭土)、蛭石(珍珠巖、鋸末、陶粒)等與普通種植土以一定比例混合,這樣可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來進行營養配比,更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同時,利用輕質空殼的玻璃纖維塑料材料來堆砌假山,重量相比真石降低了90%。
3)設計時根據承重的特點來合理布局,一般亭、廊、花架等重量較大的園建小品應避免設計在承重結構或跨度較大的位置上,屋頂的四周應盡量平衡,可布置種植池、藤架等。常用材料荷重參考表如表1 所示。
二、防水處理
防水層施工必須按照國家標準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統一驗收標準、國家標準《屋面工程技術規范》建造屋頂花園時,必須進行二次防水處理,常用的防水工藝有911 雙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和APP 改性瀝青防水層兩種。建議由相關專業人員進行施工,一般在現狀建筑物上建造屋頂花園,不能破壞原有的屋面防水層,園建小品安裝時不能在屋面穿孔洞、管線和預埋鐵件、埋設支柱等。
三、排水處理
建造屋頂花園還要有完善的排水系統,不應該堵塞原建筑頂面排水口及排水系統。屋頂花園綠地排水有兩種:1)將綠地種植土過飽和的水分直接排到屋面,這種方式經濟、簡單,但容易污染屋面;2)把綠地培植土過飽和的水分經過濾后排到天溝或通入室內排水系統。這就要求排水過濾層材料要滲透性好,不易碎裂,耐沖擊,不易風化,而且質量輕,可用礦棉布、黑麥桿和泥炭等。排水層材料應選擇膨脹粘土、火山渣、卵石、礫石等質輕、耐久、易鋪設的材料。
四、植物配置
1)應該選擇適應當地環境條件、生長穩定的植物品種,堅持適地適樹,優先選擇適應本地生長、易于養護管理的鄉土樹種。如業主有特別的喜好,可適當引種綠化新品種或觀賞價值高的品種。
2)相比地面環境,屋頂花園夏季氣溫高、冬季保溫性差,且陽光充足,選擇陽性、抗寒性強、抗風、不易倒伏、耐積水、耐瘠薄、耐旱的植物品種。
3)植物的選擇還應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配置,北方應盡量選擇常綠植物品種,選擇冬季能露地越冬的植物。南方常綠植物品種豐富,可適當選擇落葉植物,如雞蛋花、小葉紫薇等。南方常見的小喬木有黃槐、大葉紫薇、玉蘭、桂木、桂花等,小灌木有造型羅漢松、木芙蓉、紅粉撲花、銀葉金合歡、紅烏桕、黃蟬、狗牙花、海桐、毛杜鵑、含笑、龍船花、紅繼木、勒杜鵑、翠蘆莉等。南方花卉品種繁多,一兩年或多年生的花卉也可作為點綴,如短穗雞冠花、萬壽菊、一串紅、長春花、黃蝦花、非洲鳳仙、石竹、百日草、矮牽牛、觀賞鳳梨、四季秋海棠、美女櫻等,還可搭配龍舌蘭科的尖葉植物,如金邊萬年麻、絲蘭、馬尾鐵、朱蕉等。一般庭院綠化不建議種植棕櫚科的海棗、棕櫚、蘇鐵等有刺的品種。此外,在平臺的墻壁上、籬笆壁或蔭
五、結語
屋頂花園較地面的景觀,它的尺度相對比較小,私密性也比較強,它是小群體接觸自然、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閑活動場所。對屋頂花園的設計我們要轉變觀念,以安全、生態為前提,以美觀、使用功能為重點,注重施工工藝和技術的不斷提高,并把好施工質量關。合理運用屋頂花園空間,將之與新的自然生態功能結合起來,必將給人們帶來最大的可持續發展的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光晨.園藝植物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2]郭凡禮,李勝茂,馬遙,等.2015—2019年中國屋頂綠化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建議報告[R].深圳:中投顧問,2013.
[3]孫士宇,戴勉.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綠色社區創建的思考:以杭州市西湖區為例[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3):24-27+34.
[4]黃珂.綠色建筑設計的人文策略[J].南方建筑,2014(6):70-75.
作者簡介:傅饒(1989.10——)男,漢族,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現代景觀規劃設計方法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