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保文
【摘要】城市化的發展使得大中型城市中的人口越來越多,這種情況無疑刺激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項目的發展。受技術條件、資金、施工環境等方面的限制,土建工程無疑是一項難度較大且操作環節復雜的工程,施工環節中的各項因素都可能影響最終的工程質量。所以,必須充分了解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優化和解決方案,才能盡量避免工程質量問題的出現,進而增強相關施工環節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關鍵詞】土建施工;問題;控制;安全
1、土建施工中經常出現的問題
1.1缺乏完整性規劃,進度控制不合理
眾所周知,建筑工程的工期相對較長,且耗材巨大。所以,在施工開始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此來避免一些問題的發生。在開展土地工程項目的建設時,有關單位和負責人必須先對施工現場進行實地走訪,結合當地的地質、氣候、水文等方面的特點,來調整施工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必須合理安排施工進程,及工人的施工順序與工作時間,以此保證工程可以在預期時間內被順利完成。
在實際操作環節,較大的土建建筑工程經常被拆分為兩個或多個部分,然后被承包為總包和分包兩個大的領域。以承包方式為代表的土建工程開展模式由于涉及到多個生產單位,多項細節工程,所以在進行人員分配和工期安排時往往缺乏一個整體上的領導單位,這也導致工程的開展缺乏計劃性和條理性,進而導致施工進度無法被及時掌握和協調。
將工程下派承包時,往往只規定了一個大致的完成時間,而缺乏更為具體詳細的規定。換言之,施工負責人只規定了交工時間,對某一部分工程的完工時間則沒做嚴格要求。另外,由于缺乏整體的調度安排,在進行工程承包時,缺少對工序開展順序的具體管理,這使得一些需要提前完成的工序被拖到了靠后的位置,進而導致工程整體進度的延緩。與此同時,一些工程承包單位缺乏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和細致的施工要求,這使得其對工程進度的掌控能力始終處于一種相對混亂的狀態。
1.2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
由于土建工程項目繁多,且大多工期緊張,所以,部分工程的質量很難得到全面而細致的保障。具體來說,施工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在材料選購環節和具體施工操作環節。材料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著施工建筑的整體質量和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由于進貨渠道不正規或為了節約生產成本,部分建筑單位在進行采購時缺乏對材料的二次檢查和驗收環節,這使得一些質量不過關的材料得以流入市場,進而對建筑的安全造成威脅。另外,施工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的情況也使得土建施工的技術含量和操作科學性很難得到保證。對于那些來城市打工的外來農民工來說,他們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和上崗前的技能培訓,這使得他們很難對建筑環節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予以及時解決。同時,還可能因為操作人員在相關步驟中的操作失誤,造成潛在的安全隱患問題。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土建工程中監督管理環節的缺失。施工監管環節的存在是為了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施工操作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然而,由于土建施工涉及環節多,工作量大,施工工序復雜等情況,監督系統的建設還處于權責不明的階段。舉例來說,在進行混凝土施工建設時,我們不僅需要審核原材料的質量是否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要求,還要對相關設備和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進行考核,同時,也必須開展對施工現場、氣候環境、自然條件等方面的綜合分析,以此將施工進程中的失誤降低到最低層面。然而,現行的施工方式過分重視對施工現場的監督管理,對采購和事后的檢查驗收環節的監督則相對空白,而這種現狀恰恰造成了土建施工中相關問題的發生。
1.3作業人員缺乏安全意識,生產環節存在諸多隱患
安全教育的開展不僅有利于工人在施工環節中加強對相關步驟的監督和檢查工作,避免操作失誤的發生,也能使他們的人身安全在施工中得以保證。據調查,土建施工行業屬于相關事故的多發行業,其事故發生幾率僅次于采礦業。居高不下的事故發生概率不僅源自客觀環境的影響和建筑材料的質量好壞,更多的也來源于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到位。在現階段的土建施工過程中,業內負責人并沒有制定出明確有效,且簡單可行的安全條例,這使得施工方在監管過程中很難用操作規范來指導工人的施工進程。在這種情況下,安全生產落實不到位,管理混亂,工期延誤等現象就造成了這一行業中存在的諸多漏洞。而這些漏洞在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到位的操作下,就很容易轉化為建筑中的安全隱患。
2、針對土建施工中常見問題的解決措施
2.1加強施工管理,照規范施工
從管理層面來說,土建施工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與這一行業缺乏規范管理,各生產單位各自為戰的現象脫不了關系。這種情況下,加強對行業的管理,不僅能從規則層面上讓今后的土建施工有法可依,也能讓行業的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
加強管理具體表現對各施工單位的嚴格管理及對監督檢查機制的建立。在項目開展之前,就必須明確負責單位的責任人,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安全生產。有關部門需對有能力進行土建施工的施工單位進行登記注冊,確保其具有承辦相關建筑的技術條件和資金水平,進而從源頭上避免不合格企業及私人承包商渾水摸魚的可能。對于那些已經獲得技術認可的施工單位,有關部門還應建立定期抽檢制度,這能使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始終保持在較高層面,進而較少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施工方的總工程師在進行建筑規劃之前,必須對施工現場的環境進行實地走訪,結合具體情況完成計劃圖紙的修改工作,并將圖紙上報至有關部門進行備案,在圖紙經過相關專家的檢查認可后方能開展下一步的施工工作。從源頭上建立起監督機制,對加強行業的監督管理將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還要從行業體系規范的建立為出發點,促進施工環節的規范化,是施工單位在各個環節中有據可依。
2.2加強對承施工現場和施工作業隊伍的管理
工程量大、施工周期短的行業發展現狀帶動了承包商的發展。現行條件下,承包商群體缺乏統一管理,管理相對較混亂的現狀對土建工程的總體質量及施工周期都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通過加強對土建工程進度的控制,合理安排每個施工作業隊伍單位的進度,確保每個環節內的工作都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為達到這個效果,施工總負責人首先要對工程進展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統籌,并能對每個部分的完成時間進行正確而科學的規劃。另一方面,施工單位還需和下面的承包商簽訂責任狀,對施工質量、具體要求、交工時間都進行細致規定并制定計劃表,明確目標和指標,避免承包商出現消極怠工的情況,進而導致工期的延后。與此同時,施工方還要將強對承包商所負責部分工作的定期檢查和隨機抽查,確保其施工質量的穩定及采供施工原料的質量。
2.3提高技術能力和監管能力
在開展土建工程之前,施工方應對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技術上的培訓與考核,確保他們能處理好施工環節中發生的各項問題。此外,還應努力提高土建施工人員的綜合技術水平,在招聘相關人才時,可優先考慮高校相關專業的、專業知識相對豐富的畢業生及工作經驗豐富的老技術工人。通過將專業知識與操作經驗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建筑隊伍整體技術能力的提高,進而幫助他們更快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務。
此外,還要加強企業監管人員的監督和抽查力度。要將監督抽查貫徹在生產環節的始終,對容易發生問題的環節,則應安排專人進行現場監督。在大體完成土建工程,進行收尾工作時,監管人員也要保證監督工作的照常進行。只有做好監督工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土建工程的高質量完成。
參考文獻:
[1]盧嘉俊.土建施工中常見的問題及控制措施[J].科技風,2013,3(9)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