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吉
廣東韶關 512200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優化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展開了探討,詳細闡述了施工現場平面布置的原則,并對施工現場平面布置的優化作了系統的分析,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參考借鑒。
關鍵詞:優化;施工現場;平面布置;造價
工程造價一直都是工程建設施工中要引起特別重視的環節,不僅如此,工程造價還是施工企業是否有競爭力去爭取施工任務的一個關鍵。因此,如何合理的降低工程造價,使施工企業得到一定的經濟利益,就需要做好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優化。基于此,本文就優化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對工程造價的影響進行了探討,相信對有關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幫助。
1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的原則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是對擬建項目施工場地的總體布置。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進度的要求,對施工現場的道路交通、材料倉庫、附屬企業、臨時房屋、臨時水電管線等做出合理的規劃布置,從而正確處理全工地施工期間所需各項設施和永久建筑以及擬建工程之間的空間關系。要想編制出合理、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的施工總平面布置圖,首先要遵循其編制的原則。施工現場平面布置應該遵循的原則:
(1)平面布置科學合理,施工場地占用面積少;
(2)合理組織運輸,減少二次搬運
(3)施工區域的劃分和場地的臨時占用應符合總體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減少相互干擾;
(4)充分利用既有建(構)筑物和既有設施為項目施工服務,降低臨時設施的建造費用;
(5)臨時設施應方便生產和生活,辦公區、生活區、生產區宜分離設置;
(6)符合節能、環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
(7)遵守當地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關于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的相關規定。
原則看起來還是有很強的概括性,需要再去仔細的分析其中的每一條中的具體涵義。例如開發大型的住宅工程項目,會根據住宅的密度和間距劃分成幾個施工場地,每一個施工場地都應該按照上述原則去布置施工現場。每個分區的施工現場都會有各自的辦公室、材料加工場地、材料堆放場地、倉庫、施工道路和垂直運輸機械、現場衛生間等。那么第一條原則中的“平面布置科學合理”,就是要求上述這些用地的布置要合理。其中對施工成本的降低影響比較大的就是施工道路和材料加工場地或倉庫之間的布置。
2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的優化
施工道路一般分有環路和無環路兩種。由于不同的建筑物對材料的需要量是不同的,要確定材料的加工場地、倉庫的最佳位置必須要同時考慮需要量與距離兩個因素,使總的運輸噸米數量最小,即滿足目標函數
式中S—從i點到j點的總運輸t*km數量;
Qj—需求點j的需要量
Dij—i點到j點的距離。
那么,下面兩種現場道路的布置形式中,具體結合施工說明一下最優點的選擇方法。
2.1 道路為無環路的枝狀
此時選擇最優設場點可忽略距離因素,選點方法概括為四句話“道路沒有圈,檢查兩個端,小半歸鄰站,夠半就設場”,具體步驟是:
(1)計算所需求點需求量的一半
(2)比較Qj與Qb:若Qj≥Qb,則j點為最佳設場點;若Qj 比如工地有6座建筑物需要現場加工的鋼筋,需要量如圖(a)所示,來確定鋼筋加工棚的的位置。 首先計算出所有建筑物需要的鋼筋總量的一半 Qb=1/2(3+2+1.5+1+4+1.5+1)=7t 再比較歸鄰 QA=3<7歸入H點; QB=2<7歸入H點; QC=1.5<7歸入D點; QH=2+3=5<7歸入D點; QD=5+1.5+1=7.5>7,則D點為最優設場點,即鋼筋加工棚的布置位置。 最優設場點確定(道路無環路) 2.2 道路有環形道路 當道路有環路時,數學上已經證明,最優點一定在需求點或道路交叉點上。具體選擇步驟如下: (1)計算所有需求點的需求總量,取其總和的一半Qb。 (2)比較各枝路上各個需求點Qj與Qb,若Qj≥Qb,則j點為所求最優場點。否則,將其歸入鄰點。 (3)若枝路上各點均Qj (4)若環路上也沒有Qj≥Qb點,則計算環路上各需求點與道路交叉點的運輸t*km數。 其中Si的最小值即為最優設場點。 比如,工地建筑物正在建筑的過程中需要模板,成品模板購進后的最佳堆放地點的選擇應該以這些需要點總的運輸距離最短,這樣才能有效的降低運輸成本,達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下圖(a)是各模板需求點的需求量和距離,如何確定模板堆放場地呢,我結合上述的選擇步驟來具體的計算一下。 (5)計算所有需求點的需求總量的一半 Qb=1/2(300+200+400+200+500+400+200)=1100m2 (6)比較歸鄰 QA=200 QC=400 有QD=200+300=500 QF=500+200=700 (7)計算環路上各需求點和道路交叉點的運輸t*km數錯誤!未找到引用源。則有SD=600×1+400×2.5+700×1.5=2650t*km
SE=500×1+400×1.5+700×2.5=2850t*km
SF=500×1.5+400×1+600×2.5=2650t*km
SH=700×1+500×2.5+600×1.5=2850t*km
Smin=SD=SF,說明D點和F點均為最優設場點,即模板堆放場地應設置在D點或者是F點。式中計算的t*km數不是實際t*km數,而是一個相對比較數,它不影響選擇結果。
上面兩種方法重點是對材料加工廠、倉庫等供給性的服務點的具體設置,施工也常常都配合塔吊等垂直運輸機械來實現,這樣可以節約材料的供應時間和相應能源的消耗,增加工作效率。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服務點還可以加以調整,也就是實行施工平面布置的動態管理,定期對現場平面進行實錄、復核、修正其不合理的地方,定期召開現場平面布置圖執行檢查會議,加強施工現場管理觀念。當然在每個分區平面布置合理之后,總的平面布置也要做到合理、節約、方便。比如施工現場的生活福利設施應該安排在方便施工現場各分區人員的使用,節省往返時間。確定這類臨時設施的位置可采用區域疊合優化法。區域疊合優化法是一種紙面作業法。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它的應用步驟:
(1)在施工總平面圖上將各個分區的位置一一列出,根據總體邊緣位置點圈出其外形輪廓線。
(2)將畫好的外形輪廓圖剪下來,進行第一次折疊,折疊的要求是:折過去的部分最大限度地重疊在其余面積之內;
(3)將折疊的圖形展開,把折過去的面積有一種顏色涂上(或用一種線條、陰影區分);
(4)再換一個方向,按以上方法折疊、涂色。如此重復多次(與區域凸頂點個數大致相同次數),最后剩下一小塊未涂顏色區域,即為最優點或最適合區域。
在合理、節約布置的原則下,也不能忽略了法律規范對施工現場布置的相關要求,比如要保證運輸道路的暢通,道路末端應設置回車場地,主要道路宜采用雙車道,寬度不小于6m,消防車道不小于4m,載重車轉彎半徑不宜小于15m等。臨時道路的布置要把倉庫、加工廠、堆場和施工點貫穿起來,按貨運量大小設計雙行干道或單行循環道滿足運輸和消防要求。
在對合理的布置施工平面可以給企業帶來收益的深刻理解上,方便對造價的控制,我參與到了企業在這方面的管理之中。作為施工總包單位,我們會同了業主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及各分包施工單位,通過開會充分討論、分析如何對現場平面布置的動態管理達到使相關方都滿意。最后委托業主單位相關人員牽頭成立了一個專門機構來處理現場平面布置問題,制定了一些有關施工總平面圖的管理、檢查和獎罰制度,并將相關責任落實到了具體的負責人員身上。
這樣工程的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在各個單位的通力配合下比較全面地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在滿足我方施工便利最大化的基礎上編制出來。由于各單位的積極配合和協作,避免了一些因場地問題而引起的矛盾和爭執,減少了因此而引起的一些降效和成本增加,各單位也獲得了相應的利益,從而更促進大家自覺主動地維護此項制度的運行。雖然為管理現場平面布置投入了相應的人力,但是帶來的收益遠遠要比投入的多,而且施工進度也會因此而加快,實現施工單位和業主雙方共贏。
所以我提倡施工單位在現場平面布置上多下些功夫,在組織施工時不要把目光僅僅放在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根焊條上,也要注重施工前期的準備工作,發揮企業自身的管理協調職能,在合理組織施工的同時把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工作充分考慮進去,控制好整個工程的施工節奏,為企業進一步降低工程造價成本尋求更多的方法,使得企業的投標報價更具競爭力。
3 結語
降低工程造價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施工企業來說有著幫助,不僅能使企業的投標報價更具競爭力,還能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而綜上所述,本文重點探討了優化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對工程造價的影響,旨在能為工程造價的控制方面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吳繼紅.施工組織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J].現代裝飾(理論).2013(07).
[2]王建敏.優化施工組織設計降低工程造價[J].科技信息.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