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剛 黃鳳崗
云南省臨滄市水利水電勘測研究院 云南省臨滄市 67700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業發展的需要,保證水利工程建設快捷實施,促進了水利行業的進步。隧洞開挖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工程,但在隧洞開挖中,由于受地質條件影響,經常出現支護不到位問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本文就巖溶地區隧洞開挖的難點與對策進行分析,對其支護關鍵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巖溶地區;隧洞開挖;難點與對策;支護關鍵技術
巖溶地質是我國常見的一種地質,包括石灰巖、石膏、白云巖等各種可溶性巖層,由于其在受到水體滲入與機械作用時比較容易產生空洞或裂縫,進而引起空洞頂部出現塌落,給隧洞開挖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如果支護工作不到位,極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掌握相應的支護關鍵技術,對于提高巖溶地區隧洞開挖工程的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巖溶地區隧洞工作難點與對策
巖溶地區隧洞開挖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巖溶災害,會造成開挖過程中出現涌水、突泥以及支護結構變形、塌陷等問題,給隧洞開挖造成阻礙,甚至帶來安全問題,對此,可以通過各種針對性措施來預防。
(一)涌水預防
巖溶涌水主要是指在開挖過程中,地下水向隧洞開挖面集中并涌水,進而引起巖洞塌陷。針對此問題,可以根據涌水量的大小以及周邊的環境條件等,在疏導為主的基礎上,對其采取堵排結合的治理措施。
如果涌水量較大,需要采用封堵的方法;涌水屬于局部的滲漏水,則可以在封堵基礎上,限量將水排出,并對隧道頂部的圍巖利用注漿和噴錨的方式進行加固,隧道底部圍巖則可用注漿與樁基來提高強度;對于不易封堵的干溶洞或暗河,則應該通過排水洞或涵管來進行排水[1]。
(二)突泥預防
突泥是指隨著地下水活動,大量的泥砂涌出造成隧洞堵塞、地面塌陷的問題煤氣泥砂多是巖溶中的松散含水層、碎裂帶等。為防止此問題,可以通過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來減小施工過程對巖洞造成的擾動。
當巖溶地質條件為極破碎圍巖段時,可以采用臺階法的施工方式,按照臺階間長度差異又可以分為長、短和超短三種;當巖溶地質為比較容易塌陷的軟弱圍巖時,可以采用斷面分部開挖的施工方法,按照開挖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為臺階分部開挖、單側壁導坑與雙側壁導坑三種。
(三)支護變形預防
支護變形主要是指作為支護作用存在的錨桿、掛網或噴混凝土等受力方向或大小超過原先設計的范圍,導致其在外部作用力下出現變形。此問題的預防主要是做好施工地區地質條件的探測,確定地質類型,根據地質特點選擇合適的支護參數,然后建立相應的開挖模型,對其進行有限元計算分析。
二、巖溶地區隧洞開挖支護關鍵技術
(一)超前加固與支護
巖溶地區隧洞開挖過程中由于空洞、填充引起的坍塌多具有突發性,如果不進行事先的加固與支護處理,就很難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超前加固與支護就是先利用淺空鉆探或物探的技術手段,來對隧洞前方地質情況進行探測,以發現是否有隱伏巖溶的存在。如果探查到隱伏巖溶,由于其多有圍巖強度較差、自穩能力較弱等特點,應該縣里注漿或冷凍的方式來對其進行加固,以提高整體的強度,并采用錨桿、導管進行超前支護,來達到保證施工安全的目的[2]。
(二)不同巖溶條件的支護措施
巖溶地區的地質條件變化比較復雜,尤其是其中含有的填充物,會與圍巖有著很大的性質差異,但填充物又是引起隧洞塌陷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根據巖條件與填充物的差異采取針對性的支護措施。
1、巖溶裂縫支護
如果隧洞開挖前方有巖溶裂縫,在支護上,只利用小導管即可;如果同時還伴有充水問題,在水量不大且沒有水體沒有源頭時,可以不做處理,而水量較多時,則應該在小導管中進行注漿,將水封堵。
2、巖溶含水較多
如果隧洞開挖部位的巖溶地區地下水較為豐富,在通過固結圍巖進行支護時,需要先做放水試驗,來確定地下水的具體情況,再制定相應的處理與施工方法,比如冷凍法,就是通過降低溫度是流砂與富水粘土與周邊的圍巖固結成一體,來避免開挖過程中流砂等涌出。如果巖溶地區有暗河或水源有補給時,要先對隧洞周邊的溶管進行探查,以設計過水通道,過水通道在設計時需要有一定坡度和過水斷面,以有效控制過水量,并防止泥砂淤積問題的發生。
3.填充物為泥砂
在探明隧洞開挖前方的巖溶中含有泥砂填充物,且整體量較多時,在支護方法上應該采取先大管棚后注漿的方法。首先,利用強度等級為C20的混凝土灌注止漿墻,將掌子面封閉,厚度在1-5m之間;其次,在隧洞開挖線外的3-8m進行局部帷幕注漿,將泥砂進行固結,并防止出現涌水;第三,根據泥砂位置與對周邊影響的大小情況,利用直徑在75-150mm的鋼管制成大管棚,并向其中灌注水泥泥沙漿。
4.填充物為碎石或塊石
如果巖溶地質中含有較多的碎石、塊石時,由于其自身較重,且多伴有較大的熔巖洞穴,在施工中極容易造成大范圍的塌方事故。此種地質條件在支護時,采取的也是先大管棚后注漿的方法,但混凝土強度等級與厚度不變,但大管棚鋼管直徑應該增加到108-150mm,插入到基巖的深度需在1-5m之間,在最后注漿時要將壓力穩定在1.5-2.0MP。
5.填充物為淤泥
當巖溶地區中含有較多的淤泥時,在隧洞開挖過程中就容易出現涌泥問題,針對此問題,應該先將掌子面封閉,并進行全斷面注漿,利用的材料為普通水泥結合水玻璃的雙液漿,其范圍除了開挖面外,還要加固開挖線外5-8m,施工順序為由內到外、從上到下、從左至右,大管棚使用鋼管直徑為108-150mm,插入基巖時要保持向外1-3°角,對大管棚注漿可用普通水泥單液漿一次性完成[3]。
6.填充物為粉細砂
對于填充物為粉細砂的巖溶地區,在隧洞開挖支護過程中,需要先封閉掌子面,再利用先注漿,后大管棚結合注漿的方式進行支護。具體措施為先對測定部位進行注漿,漿液可選用普通水泥、超細水泥或普通水泥-水玻璃以及HSC漿等幾種,注漿的范圍與順序以及大管棚的材料選用、施工、注漿都和淤泥填充物支護施工過程相同。
結語:
隨著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結合工程施工的特點,在隧洞開挖過程中,需要結合不同地質環境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支護措施,來有效保證巖溶地區隧洞開挖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蔡毅.淺談巖溶地區隧洞工程施工技術[J].廣西城鎮建設,2013,12:119-123.
[2]孫笑,趙明階.巖溶對水工隧洞圍巖穩定性的影響及研究進展[J].科技傳播,2010,13:27-28.
[3]郭捷,馬鳳山,趙海軍.巖溶地區雙隧道開挖圍巖穩定性數值分析[J].隧道建設,2011,S1:1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