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昊
雨,細密卻并不溫婉,重重的打在樹葉上,大地上。即使雨天,動物園卻依舊絡驛不絕,雨天覓食是困難的。但仍有幾名動物在雨中肆虐奔跑,不接受人類的供養。因為他們是王,真正的王者不低頭,因為他要自力更生。
世界是矛盾統一的,當正義低下頭,邪惡就會抬起頭;當善良低下頭,就會抬起頭來;當勇氣低下頭去,恐懼就會抬起頭來;當相互關愛低下頭去,冷漠就會抬起頭來......
回收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抬頭的人,耕耘青春,收獲夢想,創造歷史;
低頭的人,迷失自我,埋沒生命的光輝,葬送人生的輝煌。
有的人,抬頭走天下,就像向日葵,敢于接受風風雨雨,挑戰人生;有的人像含羞草一樣,低頭向暗壁,千喚不易回,唯唯諾諾,茍且于人間。
真正的光明,也絕不是沒有黑暗,只是永遠抗爭,不被黑暗淹沒罷了;真正的英雄也不是沒有卑下的情操,而是永遠不向卑下的情操屈服。面對黑暗與卑下,我們要勇敢的抬頭。
抬頭是鐵肩擔道義,低頭是沉默與縱容。
真正的王者不低頭,他們不是孤傲,更不是不需要,只是他們明白自力更生才最好。
杭州的夏天悶熱無比,一位青年走出杭州師范學院,拒絕了父母的幫助,他相信路是人踏出來的,他決心另辟蹊徑,在眾人的白眼與嘲諷下,艱苦創業,屢次失敗,但永不放棄,最終實現成功,一分鐘就能凈賺300個億。他就是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云。他用自己的雙手開墾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自食其力,雖不能流芳百世,卻是以不需低下自己的頭顱。
真正的王者不低頭,他們用雙手筑就夢想。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是馬寅初的真實寫照。抗戰時期,馬寅初發表檄文,矛頭直指國民黨高官,指責他們大發國難財。直到他被列入暗殺黑名單,也未曾低頭。新中國成立后,“文革”時期,他的《新人口論》成為紅衛兵批判他的“證據”,但他吐真言,敢說實話,持續兩年被批斗始終沒寫過一個字的檢討。他始終高昂著頭,捍衛著真理的尊嚴。
因為敢于抬頭說真話的人似乎如流星般滑過黑暗的天際,在一道閃亮后便被暗夜吞噬了。
文革時期,彭老總在暗夜里,寫“萬言書”,為民請命,勇敢抬頭。低頭的汪精衛,成為近代中國最大的賣國賊。
曾有十八個路人在小悅悅身旁低頭默然走過——成了當今冷漠的代名詞。
越來越多冷漠和低頭,使匪盜猖獗,案件頻發,邪惡橫行,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犯。
可是如果只是學生呢?那也要勇敢的說“不”!
抬頭是勇于面對困難,是挫折時的頑強與堅韌,低頭是懦弱與屈服,在命運考驗時交的白卷。韓黎說,受盡了命運那巨棒的痛打,我的頭在滴血,卻不曾垂下。亨利朗費羅說,在命運的悶棍下,我流血了,但絕沒有低頭。
在平靜的湖里,練不出精悍的水手。松子落入石縫,它向著陽光處伸展,努力地昂頭,造就生命的另一種極致。
海明威說“人可以被毀滅,卻不可以被打敗。”《老人與海》小說一開始,桑地亞哥是一位英勇無畏、熱愛生活、渴望勝利的老人。而孤獨、失敗,又奠定了其命運的基調———“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平底小帆船上釣魚的老人,這一回已去了八十四天,沒逮上一條魚”,“倒霉到了極點”。他的打了補丁的船帆,“像是一面標志著永遠失敗的旗子”。他曾有過妻子,妻子早已去世,成了畫像,映照著他的孤獨。他也年輕過,輝煌過,在角力中他曾榮獲“冠軍”,人人稱羨。但現在,他成了一面傷痕累累、古老破敗的旗。“他不再夢見風暴,不再夢見女人,不再夢見偉跡,不再夢見大魚,不再夢見搏斗,不再夢見角力,不再夢見他的老婆”。仿佛他已一無所有。
盡管他已飽經滄桑、年邁體衰,他被命運和歲月幾乎奪去了一切,但他還有勝利的沖動與渴望。他關切、熱衷于棒球比賽、他會回憶過去“冠軍”的自己,百獸之王的獅子屢屢出現在他的夢里,與他充滿失敗的現實命運恰成對照。
可以說,精神深處,他生活在另外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他成為王者、雄獅;雖然屢敗屢戰,但百折不撓精神和成為勝者的沖動與夢想,帶著他出海遠航了。
牛頓幼時貧困,他刻苦努力,不放棄,要站在偉人的肩膀上俯視世界;喬布斯在被蘋果公司逐出大門,勵精圖治,最后發布了一系列高端IPHONE系列,聞名于世。他們是王者,明白如何孤身一人達到成功的彼岸。
真正的王者不低頭,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時,抬頭是挺起的脊梁,低頭是喪失氣節、卑躬屈膝的恥辱。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岳飛面對昏庸的君主和求和的狗黨,壯心不已,他眉宇間盛滿義憤,憤然抬頭;“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臨刑前視死如歸,從容不迫,……他們之所以被歷史銘記,是他們在抬起頭頭顱的同時,更是抬起了偉大的人格!這是我們炎黃子孫們應有的姿勢:永遠高抬著不屈的頭顱,笑對蒼穹,讓中華民族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在平凡的生活中,在人與人相處中,抬頭是狂傲、浮躁,是目空一切、妄自尊大;低頭是沉穩踏實,是內斂謙虛。
越成熟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低頭是稻子,昂頭是稗子。”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越王低頭,他臥薪嘗膽,成就了一位君王的夢想和豐功偉績;唐太宗感恩魏征的直言勸諫造,低下了一代明君的高貴的頭,成就了繁榮盛世的大唐;陶淵明低頭向山野,成就了采菊東籬的田園生活夢想。面對生活,選擇低頭,是一種隱忍,是一種謙遜,是一種孤傲。
蘇格拉底說,天與地之間的距離不過三尺,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于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廉頗俯首謝罪,肉袒負荊,造就了千古名將。
《獨立宣言》起草人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導師,當他從小門進入時,因為門框過于低矮,他的頭被狠狠地碰了一下。前輩出來迎接,對富蘭克林微笑著說:“很痛是吧!可是,這應該是你今天拜訪我的最大收獲。你要記住: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人世間,你就必須時時記得低頭。”
當代社會隨著獨生子女的日益泛濫,溺愛已經成為一個社會關注的問題。如何擺脫孩子的依賴性,使他們獨立起來不僅僅是學校需要思考的,而更是家長所要關注的。孩子是尚未成熟的蓓蕾,他們需要呵護,但他們所更需要的是,一個獨立的環境和融洽的氛圍。如果學不會乘飛,他們甘愿不飛行,因為那樣摔的更痛。
朋友們,請不要輕易低下你那高貴的頭顱,不依賴,做自強、自立的新一代好少年。
王者不會低頭,做獨立的人,用自己的腳去丈量大地,用雙臂來擁抱天空。每一枝花開積蓄的不是營養,而是堅強獨立的信念。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項羽抬頭的悲壯,“仰天大笑出大門,我輩豈是蓬蒿人”是狂放的李白;“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潛低頭的閑適與淡泊,“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的低調。一俯一仰,低頭與抬頭,折射出人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