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戈
肇慶市環境保護監測站 廣東肇慶 526040
摘要:本文分析了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的重要作用,闡述了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的具體內容,提出了應急監測工作存在問題及建議。
關鍵詞:突發污染事故;應急監測;預案;研究
1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人類的活動強度增大,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次數有明顯上升的趨勢。我市與廣西省交界,近兩年出現了幾次跨省的突發性污染事故。如何加強我市的環境應急監測能力,使環境應急監測能在事故發生時發揮應有的作用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下面就這方面進行研究分析。
2 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的重要作用
環境應急監測是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處置中的前提和關鍵環節,發揮著重要的決策支持和技術保障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確保環境應急處置系統正常運轉。通過應急監測,可以及時判斷突發事故的污染物種類、濃度、污染范圍及可能的危害,為環境應急處置系統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突發事故提供科學依據,為環境污染事故后的恢復計劃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數據,為事故的評價和吸取經驗教訓,完善應急預案提供極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2)確保企業員工和周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旦發生突發事故,通過應急監測可以快速準確地判斷污染物的種類、濃度和危害范圍,及時采取應急處置措施,避免人員和財產的更大損失。
(3)做好信息發布,維護社會穩定。通過應急監測,可以及時發布監測信息,避免突發事故后果被人為夸大,以致造成經濟損失,造成緊張氣氛,甚至影響社會穩定。
3 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預案的制定
應急監測預案是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為迅速、有效、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方案,用以明確事前、事發、事后的各個進程中,誰來做,怎樣做,何時做以及相應的資源和策略等的行動指南。為了給環境污染事件監測提供技術支持和操作指導,增強監測人員的快速反應能力,快速、準確、高效地查明環境污染原因、范圍和程度,總結以往的應急監測經驗,我站制定了《肇慶市環境保護監測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預案》。預案明確了各科室人員職責,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進行分級響應,對現場采樣、樣品交接、分析測試、數據報送、后勤保障、質量管理、機動協調小組工作程序實施細則作了詳細的說明。從以往應急監測來看,只有詳細且可操作性高的預案,才能更好地讓應急監測人員找到自己位置。預案還包含后期處置、應急保障、預案管理等內容,并附有肇慶市交通路網及主要保護區分布情況、肇慶市主要工業園區、工業聚集地、大型工業企業分布圖和統計表以及肇慶市環境功能區劃等內容。
3.1 確定應急保護目標及防護范圍
根據突發性事故性質、事故危險源所處的區域(單元)物料的性質、事故污染物的特性來劃定防護的范圍,明確應急監測過程中的保護目標。
3.2 確定應急監測方案及工作開展
3.2.1 采樣點位布設
現場環境應急監測小組要根據突發性事故污染物的擴散速度和事發地風向、風速或污水、消防水排放流向、堵截情況等,確定污染物擴散范圍,結合敏感點位置布設相應數量的監測點位。以2013年7月賀江出現的鉈污染事件為例,兩廣監測部門制定了聯合監測方案,共布設了13個監測斷面,主要布設在污染河段、飲用水源上游、交接斷面、河流交匯處等,見圖1。
3.2.2 監測項目的選擇
依據環境風險評價結果、事故的性質(火災、爆炸、泄漏等)、生產裝置及存儲設施單元介質情況確定應監測的污染物項目。如無法確定污染源,應根據污染物形態、污染程度等逐一排查。如2014年3月在我市賀江封開段江面出現不明浮游物質,經過監測人員現場初步判斷為藻類生物,確定監測項目為生物毒性和石油類。
3.2.3 監測時間和頻次的確定
事故發生初期,根據事件的嚴重程度,盡量加密監測頻次的原則進行監測,隨著污染物的擴散情況和監測結果的變化趨勢逐步減少監測頻次,直到確認環境污染事故影響的結束,宣布應急響應行動的終止。對于跨區域的地表水聯合監測方案,監測時間和頻次最好一致,這樣有利于污染物濃度變化的分析。
3.2.4 應急監測方法的選擇
根據污染事件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監測方法。在未確定污染物的情況下,盡量使用便攜式分析儀器法來做定性或定量分析。對于聯合監測方案分析方法應統一,特別是前處理方法,如懸浮物較高的水樣,前處理方法不一致可能會造成分析結果存在較大差異,這樣不利于后期監測數據的分析。
3.2.5 開展應急監測分析
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布點、項目、頻次、監測方法后,應迅速開展監測分析工作。在事故應急監測過程中應:
(1)做好現場監測記錄。按規范格式記錄,保證信息的完整性,主要包括環境條件、分析項目、分析方法、分析日期、樣品類型、儀器名稱、儀器型號、儀器編號、測定結果、分析人員、校核人員、審核人員簽名等。
(2)如需送樣到實驗室分析,應了解周邊的實驗室條件及監測能力,盡快選擇較近的實驗室。市站人員做好技術指導和進行實驗室間的比對工作,盡快開展項目分析。如超出我市監測能力范圍,及時聯系其它監測站或第三方檢測機構,確保應急指揮中心及時收到準確的監測數據。
(3)做好監測數據的審核工作。
3.2.6 應急監測數據分析和報送
應急監測實行快報制度,根據污染事件的污染源情況、應急監測情況及其監測結果、監測過程中發現的異常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提出處理建議,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在數據報送時,應明確環境質量標準,避免數據報出后因執行標準不同而造成誤會。如兩廣賀江交界,廣西扶隆碼頭斷面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的Ⅲ類標準,而肇慶封開段執行Ⅱ類,連續出現污染物濃度在廣西達標而廣東超標的情況,匯報時應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