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煥明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等級公路路面排水問題的概述,針對加強高等級公路路面排水問題的有效措施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高等級;公路路面;排水
引言
高速公路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力,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各級政府對于高速公路的發展也越來越關注,高速公路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出行等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與人們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但是由于高速公路的露天等特點,其路面的一些病害也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要點。
一、高等級公路路面排水問題的概述
高等級的公路由于其特點就是車流量大、車速較快。其公路功能就是方便車輛快捷、安全的通過,一旦公路路面出現水害問題就會給人們的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患。一般來說,在水害初期會侵蝕土壤的地基,之后會造成公路路面發生斷裂,嚴重的時候會造成公路路面的整體塌方。被水害侵蝕的高等級公路安全隱患巨大,路基和路面的嚴重損毀會嚴重影響行車速度,地表水侵入后無法排出,在行車作用下形成污泥。同時路面破損對車輛的行駛速度、載重能力、燃料消耗、機械磨損、行車舒適,以及對交通安全、環境保護等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加強高等級公路路面排水問題的有效措施探究
1、路基地面排水
1.1 邊溝
挖方段和填土高度小于邊溝深度的填方地段均應設置邊溝。路堤靠山一側的坡腳應設置不滲水的邊溝。為了防止邊溝漫溢或沖刷,在平原區和重丘山嶺區,邊溝應分段設置出水口,多雨地區梯形邊溝每段長度不宜超過 300m,三角形邊溝不宜超過 200m。平曲線處邊溝施工時,溝底縱坡應與曲線前后溝底縱坡平順銜接,不允許曲線內側有積水或外溢現象發生。曲線外側邊溝應適當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邊溝的加固:土質地段當溝底縱坡大于 3%時應采用加固措施;采用干砌片石對邊溝進行鋪砌時,應選用有平整面的片石,各砌縫要用小石子嵌緊;采用漿砌片石鋪砌時,砌縫砂漿應飽滿,溝身不漏水;若溝底采用抹面時,抹面應平整壓光。
1.2 截水溝
在無棄土的情況下,截水溝的邊緣離開挖方路基坡頂的距離視土質而定,以不影響邊坡穩定為原則,如系一般土質至少應離開 5m,對黃土地區不應小于 10m 并應進行防滲加固。截水溝挖出的土,可在路塹與截水溝之間修成土臺并進行夯實,臺頂應筑成 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路基上方有棄土時,截水溝應離開棄土堆坡腳 1~5m,棄土堆坡腳離開路基挖方坡頂不應小于 10m,棄土堆頂部應設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溝離開路堤坡腳至少 2m,并用挖截水溝的土填在路堤與截水溝之間,修筑向溝傾斜坡度為 2%的護坡道或土臺,使路堤內側地面水流入截水溝排出。
1.3 排水溝
排水溝的線形要求平順,盡可能采用直線形,轉彎處宜做成孤線,其半徑不宜小于 10m,排水溝長度根據實際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過 500m。排水溝沿路線布設時,應離路基盡可能遠一些,距路基坡腳不宜小于 3~4m。當排水溝、截水溝、邊溝因縱坡過大產生水流速度大于溝底、溝壁土的容許沖刷流速時,應采取邊溝表面加固措施。
2、路基地下排水
2.1 明溝
明溝的開挖一般采用人工或機械進行,施工時注意安全,防止塌方。當土質均勻,地下水位低于槽溝底標高且開挖深度符合規定時,(①密實,中密的砂土和碎石類土開挖不支撐深度不大于1.0m;② 硬塑、可塑的輕亞粘土及亞粘土開挖不支撐深度不大于1.25m;③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類土開挖不支撐深度不大于 1.5m;④堅硬粘土開挖不支撐深度不大于 2.0m)其他挖方邊坡可不加支撐,當開挖深度較深,土質情況又較差時,必須考慮支撐,溝槽開挖好后,及時進行砌筑等有關結構工程施工。
2.2 暗溝
暗溝采用砼澆筑或漿砌片石砌筑時,應在溝壁與含水地層接觸面的高度處,設置一排或多排向溝中傾余的滲水孔,溝壁外側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濾層。沿溝縱向每 10~15m 或當溝通過軟硬巖層分界處時應設置伸縮縫或沉降縫。暗溝溝底縱坡建議不小于 1%,采用暗管時,管底縱坡不小于 0.5%,如出水口為邊溝暗溝(管)底應高出邊溝最高水位 20cm 以上,不允許出現倒灌現象。在施工過程中,應防止泥土或砂粒落入溝槽或泉,以免堵塞。暗溝頂可鋪筑碎(卵)石一層,上填砂礫。邊水暗溝,如兩雨水井之間的水道連接,可采用混凝土水管。
2.3 滲井
滲井直徑一般為 50~80cm,井內填充材料由中心向四周分層次填入由粗而細的砂石材料;粗料滲水,細料反濾;填充料要求篩分沖洗,施工時需用鐵皮套筒分隔,用以填入不同粒徑的材料,要求層次分明,不得粗細混雜,以保證滲井達到預期排水效果。在下層透水范圍內填碎石或卵石,上層不透水層范圍內填砂或礫石;井壁和填充料之間應設反濾層。
3、路面排水
3.1 攔水帶的建造和作用
對于排到公路兩邊的積水要進行進一步的處理,不能讓流入公路兩邊的積水滲入地下,如果滲入地下會對公路的路基帶來巨大的傷害,所以要對積水做進一步的收集。現階段最常見的方式是建造攔水帶,攔水帶是指沿硬路肩外側或路面外側邊緣設置的用來攔截路面和路肩表面水的堤埂。攔水帶的作用就是對排水到公路兩邊的天氣降水進行收集,防止降水滲入地下,腐蝕地基。
攔水帶一般采用混凝土結構,其建造一般只需滿足結構簡單實用,較為結實,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知識為了滿足對公路積水的收集。但是攔水帶的設計建造要保證耐用,同時要防滲和防漏,有效的將公路排放的積水進行收集。對于收集后的降水也要設計排水渠,排水渠可以與江河等河流相連,方便對水進一步排空,以免降水對排水渠道的腐蝕[3]。
3.2 泄水口
泄水口的不對稱式嗽叭開口,應使長邊在上坡方向,短邊在下坡方向。為了防止滲漏,泄水口一般設計為現澆砼,并要求施工一次性澆筑。外觀質量與路緣石連接的圓順是泄水口施工關鍵。
3.3 直線段中央分隔帶排水
邊溝開挖后應做好防滲處理。開挖的邊溝如果表面粗糙,瀝青不易粘結牢固,就難以形成均勻、無破損的防滲層;土工布的接縫如處理不好,同樣不能形成整體,達到完成不透水的程度。如果條件允許,地下滲溝宜設計成梯形或矩形的水泥混凝土滲溝。橫向排水管的布設要適當、可靠。如果施工質量控制不好,橫向排水管容易造成標高誤差或產生淤塞,從而使中央分隔帶嚴重積水,長時間浸泡路基,影響了路基路面強度。
4、加強日常對高等級公路路面維護
高等級的公路路面在進行排水處理的同時,要想保證能夠使路面完整不被腐蝕,也要定期進行維護,在進行維護時要定期檢查路基是否被水所侵蝕,檢查侵蝕程度。對高等級公路路面的維護還包括定期疏通排水渠道,攔水渠由于建造的深度要求并不是十分嚴格,會被風沙和一些樹枝等物體堵塞,所以高等級公路維修人員要定期對公路的溝渠進行巡檢,定期對溝渠進行排污,防止攔水渠中的水漫過公路,造成公路的使用年限下降。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車輛的增多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為了使人們節省更多的時間,減少在公路行程所消耗的時間,我國高等級公路的建設步伐會越來越快,高等級公路的數目也會逐漸增多。為了保證人們在高等級公路上的行駛安全,就要保證公路的暢通和道路的平整。對高等級公路排水的研究是保證道路平整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國高等級公路建設中的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參考文獻:
[1]杜炳伶.高速公路路面排水問題研究[J].中華建設,2012(12):134-135.
[2]馮祎.淺談高等級公路路面的養護修補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