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蓮
摘要 重金屬對環境的嚴重威脅正逐漸成為全球性問題,水環境重金屬污染問題已十分普遍,國內外已制定了許多相關的法律法規、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水環境重金屬污染的評價主要包括水質直接評價和沉積物評價。根據開遠市2012~2014年連續3年的監測資料,采用直接評價法,對開遠市地表水中生物毒性顯著的重金屬汞、鎘、鉛、鉻以及類金屬砷污染現狀進行評價,分析了主要污染物變化趨勢及產生污染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建議。
關鍵詞 開遠市;地表水;重金屬;污染現狀;變化趨勢
中圖分類號 S18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20-263-02
Abstract Heavy metal,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a global issue. The problem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water environment has been very popular. A lo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standar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have been mad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water environment includes water quality direc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sedimen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from 2012 to 2014 and using the direct evaluation method, evaluates the pollution of the heavy metal mercury, cadmium, lead, chromium and metalloid arsenic which have significant biotoxicity in surface water in Kaiyuan City, and analyzes the variation trend of the main pollutants and the causes of the pollution. In addition, the prevention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Kaiyuan City; Surface water; Heavy metal; Pollution status; Variation trend
密度在5 g/cm3以上的金屬統稱為重金屬,如金、銀、銅、鉛、鋅、鎳、鈷、鎘、鉻和汞等。環境污染方面所說的重金屬,主要是指生物毒性顯著的重金屬,如汞、鎘、鉛、鉻以及類金屬砷等,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屬,如鋅、銅、鈷、鎳、錫等。目前最引起人們注意的是汞、鎘、鉻和砷等。重金屬隨廢水排出時,即使濃度很小,也可能造成危害。由重金屬造成的環境污染稱為重金屬污染。
目前重金屬對環境的嚴重威脅正逐漸成為全球性問題,水環境重金屬污染問題已十分普遍,水體中的重金屬通過直接飲水、食用被污水灌溉過的蔬菜和糧食等途徑進入人體,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國內外已制定了許多相關的法律法規、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水環境重金屬污染的評價主要包括水質直接評價和沉積物評價。筆者根據開遠市2012~2014年連續3年的監測資料,采用直接評價法,對開遠市地表水中生物毒性顯著的汞、鎘、鉛、鉻以及類金屬砷污染現狀進行評價,分析主要污染物變化趨勢及產生污染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建議,對環境管理及政府決策具有很好的參考意義。
1 開遠市地表水概況
開遠市的地表水主要有南洞河、瀘江河及南盤江;瀘江河是南盤江一級支流,南洞河是南盤江二級支流。根據《云南省地表水水環境功能區劃(2010-2020年)》,南洞河水功能區劃類別為Ⅲ類,南盤江和瀘江河水功能區劃類別為Ⅳ類[1]。南洞河在南洞泵房設1個監測斷面;瀘江河設3個監測斷面:南橋、木花果、石橋,南橋是瀘江河開遠段入境斷面,石橋是瀘江河開遠段出境斷面;南盤江設2個監測斷面:小龍潭水文站、長虹橋,小龍潭水文站是南盤江開遠段入境斷面,長虹橋是南盤江開遠段出境斷面,也是開遠市地表水的出境斷面。
南洞河在南橋與木花果之間匯入瀘江河,瀘江河在石橋后長虹橋之前匯入南盤江。開遠市地表水系及監測點位示意圖如圖1。
2 重金屬污染現狀
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2]及《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試行)》[3],根據2012~2014年的地表水監測資料[4-6],分別對南洞河、瀘江河及南盤江各監測斷面重金屬進行評價,結果見表1~3。
從表1~3可知,近3年的監測結果表明,南洞河水質基本穩定,達到水功能區劃Ⅲ類標準要求。瀘江河基本為劣Ⅴ類水質,主要污染物是砷、鎘和鉛。南盤江入境水質較好,基本保持在Ⅲ類;出境水質受瀘江河水污染,水質變差。
3 主要污染物變化趨勢分析
從污染現狀可知,開遠市地表水受重金屬污染嚴重的河流是瀘江河,主要污染物是砷、鎘和鉛。根據2012~2014年的地表水監測資料[4-6],分析瀘江河主要污染物砷、鎘和鉛變化趨勢(圖2)。
從圖2可知,瀘江河主要污染物砷、鎘和鉛,入境斷面污染物濃度較高,經過南洞河水稀釋及河流的自凈作用等,沿程斷面污染物濃度大幅下降。
2012年,南橋砷0.886 4 mg/L,超標7.86倍,石橋砷0.354 7 mg/L,超標2.55倍,降低了60.0%;南橋鎘0.043 3 mg/L,超標7.66倍,石橋鎘0.011 6 mg/L,超標1.32倍,降低了73.2%;南橋鉛0.030 mg/L,石橋鉛0.022 mg/L,均達到Ⅳ類標準,降低了26.7%。
2013年,南橋砷0.184 1 mg/L,超標0.84倍,石橋砷0.081 1 mg/L,達到Ⅳ類標準,降低了55.9%;南橋鎘0.020 4 mg/L,超標3.08倍,石橋鎘0.005 9 mg/L,超標0.18倍,降低了71.1%;南橋鉛0.050 mg/L,石橋鉛0.021 mg/L,均達到Ⅳ類標準,降低了58.0%。
2014年,南橋砷0.119 1 mg/L,超標0.19倍,石橋砷0.060 2 mg/L,達到Ⅳ類標準,降低了49.5%;南橋鎘0.019 6 mg/L,超標2.92倍,石橋鎘0.008 0 mg/L,超標0.6倍,降低了59.2%;南橋鉛0.023 mg/L,石橋鉛0.019 mg/L,均達到Ⅳ類標準,降低了17.4%。
4 結論
開遠市地表水3條主要河流中,南洞河水質基本穩定,達到水功能區劃Ⅲ類標準要求。瀘江河受重金屬污染較為嚴重,基本為劣Ⅴ類水質,主要污染物是砷、鎘和鉛。南盤江入境水質較好,基本保持在Ⅲ類;出境水質受瀘江河水污染,水質變差。
造成瀘江河嚴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入境水污染。入境斷面水質污染物濃度較高,經過南洞河水稀釋及河流的自凈作用等,沿程斷面污染物濃度大幅下降,水質明顯好轉,2013和2014年均由入境劣Ⅴ水質變為出境Ⅴ類水質。
5 防治措施建議
(1)上級各部門加強協調,形成跨區域聯動管理機制,加強對瀘江河上游涉重企業的監督管理,加大企業廢水、廢渣治理力度,禁止向河流排放。
(2)強化企業職工的環境意識,建立完善的自我約束機制,確保各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長期、穩定地正常運行,提高污水處理效率,杜絕偷排、漏排現象,確保達標排放。
(3)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條例》和“三同時”驗收制度,嚴把項目審批關,全面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與排污許可證制度,堅持“以新帶老,增產減污”的原則,防止產生新的污染源。
(4)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提高廢水處理回用率和固廢資源利用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
(5)加大環保宣傳力度,提高廣大民眾的環保意識,積極調動社會資源和各方力量參與到環保工作中,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云南省環保廳.云南省地表水水環境功能區劃(2010-2020年)[EB/OL].http://www.docin.com/p-911858636.html.
[2]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環辦[2011]22號《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試行)》[EB/OL].(2011-03-09)http://wenku.baidu.com/view/307d240d581b6bd97f19ea99.html.
[4] 開遠市環境科研監測所.2012年環境監測年鑒年報表[R].2013.
[5] 開遠市環境科研監測所.2013年環境監測年鑒年報表[R].2014.
[6] 開遠市環境科研監測所.2014年環境監測年鑒年報表[R].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