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飛速發展,社會中對于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大。金融業是一個知識密集型行業,面對21世紀的時代特征,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瞄準市場需求這個較高的標準來定位。本文就當前中專金融專業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對在教學中,如何提高金融課堂的教學效率展開了探討,為社會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學生。
一、當前中專金融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符合學生學習能力與水平
學習成績不好,想早點就業是很多家長和學生選擇中專教育的原因,而中專學生本身的學習基礎并不好,學習能力也較差。而現今的一些中專金融專業教學目標的設定#課程的設置并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水平。他們把對大專或是本科金融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用到中專生上,教學針對性不強,還給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學習壓力,易使學生失去對金融學習的信心。
(二)教學內容滯后性嚴重,落后于社會發展
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經濟也在不斷發展,而現階段中專金融專業使用的教材和具體的教學內容卻與時代發展沒有進行很好的聯系,學生學習的知識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難以滿足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需要與要求。書上的理論沒有及時地更新,教師的教學內容總是一成不變,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還缺少實踐,學生對于學習會產生消極的想法,沒有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專教育的教學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現階段的教學內容,學會運用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自主學習,并培養其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這將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終身發展都起到積極的影響。學生若掌握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外或是工作后就可以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發展自己。而現今的中專金融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是否明白了本節的學習內容,不會有深層次的要求,沒有讓學生愿意學,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二、提高中專金融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改變金融教學觀念
教學觀念的轉變有利于金融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為了實現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金融人才的培養目標,金融學教師首先需要改變金融教學觀念,實現從注重金融知識傳授向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質培養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傳統的金融教學觀念往往片而強調金融基礎知識的傳授和金融知識而的鋪墊,低估了學生金融知識存量的廣度和深度,低估了學生學習金融知識的能力和潛質。程序化的金融知識傳授和按部就班的金融教學阻礙了學生開展金融學術探究的激情和個性的發展。實際上,金融學專業的每一名學生都有著小同的知識和智力結構,都有著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比較特殊的學習方法。這就需要金融學教師打破傳統的金融理論與金融實務的知識傳授、學生被動學習和注重金融基礎知識鋪墊的教學觀念,盡快樹立金融理論與金融實務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三位一體、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辯證統一的教學觀念,按照金融知識的學習、研究和工作一體化的模式,開展以金融前沿理論、重要金融理論問題和金融實務問題分析、研究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觀念,鼓勵學生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
(二)教學方法的創新
高校金融教學的傳統模式比較注重教師的課堂講授,學生主要靠聽、記筆記等方式在教師講授范圍內接收、消化講授內容,基本上處于被動地位,從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這種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和記的單向式教學方式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應該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高度尊重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應當在教學中提倡交流與互動。教學方法上強調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有助于將教學重心從“教”轉移到“學”,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其次,搞好課堂的交流與互動。如,以提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思考;組織課堂討論、辯論,激活學生的思想,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學會將所學知識加以綜合運用;通過教師講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并從中得到更多啟示和學習收獲。
(三)充分運用案例教學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案例教學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通過對案例的介紹、討論、分析、講評、總結,使學生身臨其位、如臨其境分析并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方法。自1918年出現于美國以來,效果神奇,受到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并很快被推廣到西方各學校。案例教學法在被引入我國的20年當中,逐漸被教師和學生及企業界發現和運用,特別是在管理學教學中由于其卓越的教學效果而備受青睞。通過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廣泛開展課堂討論,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興趣備增,思維活躍,可以充分體現主體教育原則,并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作用;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強化了教學效果,又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判斷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更能促使教師全面提高業務水平,做出更有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學術科研成果。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必然有助于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教學效果的顯著提高。
(四)多媒體網絡教育的導入
傳統的金融教學偏重于教,學生自主選擇的余地較小,接觸的金融案例分析較少;函授和電視大學則偏重于學,與老師的交流不夠,高層次的師生探討商榷機會太少,這都不利于新時期適用型金融人才的快速生成。而且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周期愈來愈短,公民獲取知識的欲望越發強烈,適應這種需求,非凡的教學創意、獨特的教學設計必將推動和主宰教學的變革。這與教育消費者追求的各取所需的知識資源、個性化課程設訓練。個性化學習方式是一拍即合的。多媒體網絡教學正是憑借引領潮流的個性化設計,并以有效知識供給,必將贏得教育消費市場上的主導權。
總之,在現今的就業形勢下,注重中專金融教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能力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教師要進行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改進和充實,為學生日后的學習與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出具有專門知識、創新創業能力、綜合素質較高并具有持續適應市場發展變化要求的金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