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娟 鄧坤
摘要:造林樹種選擇的適當與否是造林工作成敗的關鍵之一。選擇造林樹種的主要原則:一是造林樹種要具備最能滿足造林目的的要求(如生產木材、防護、美化等)的性狀,二是造林樹種最能適應造林地的立地條件,即達到適地適樹的要求,因地制宜選擇造林樹種。
關鍵詞:樹種選擇;原則;方法
一、造林樹種的選擇
1.用材林樹種的選擇。主要要求樹種具有良好的遺傳性,即樹干較大、速生、干形園滿通 ?直、干材質量好并適應干旱區的環境特點,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用材要求。用材林對樹種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豐產、優質”目標上。
①速生性。即樹種的生長速度要快。發展速生樹種造林,是世界上林業發展的個共同趨向。我國的鄉土速生樹種很多,引進的速生樹種 ?也不少,如北方落葉松、楊樹、泡桐、刺槐等。都是很有前途的速生用村樹種,這些樹種少則一二十年,多則四五十年就能夠成材利用。應是山區主要的造林樹種。
②豐產性。即要求樹種生長高大,樹干通直,出材率高。如杉木、桉樹、刺槐等。
③優質性。即樹干粗細均勻,圓滿整枝性能強,材質良好,如毛白楊、泡桐、落葉松、濕地松、火炬松和杉木等。
2.經濟林樹種的選擇。經濟林是以生產果品,油料、藥材和工業原料等為主要目的的林 ?種,樹種選擇應選擇具有生長快、抗性強、產量高、品質優、價值大、收獲期長等優良特性,尤其注意選擇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名、優、新的品種和類型。
3.風景園林樹種的選擇。建立森林公園及市郊綠化,除了樹種保健性能外,要考慮美化要求及游玩和休息活動需要。風景園林造林樹種應具有發葉早、落葉晚、樹形美、色彩綠、花果麗等特性,且不同樹種交替配置。
4.防護林樹種的選擇。
①農田防護林樹種的選擇??癸L力強,不易風折及風干枯梢。生長迅速,樹形高大,枝葉繁茂(如楊樹、雪松、圓柏)。壽命長,生長穩定,長期具有防護效能。樹木具有良好的木材生產能力。
②土保持林的樹種選擇。水土保持林是以控制水土流失為主要目的水土保持能減少、阻攔和吸收地表徑流,籠絡土壤,防止土境沖助,同時還可以擔供木材。水土保持林選用的樹種應符合如下要求:根系發達,能籠絡土壤。在表土疏松、侵蝕嚴重的地方采用根蘗性強的樹種。如刺槐、火炬、檸條等。樹冠濃密,落葉豐富、易分解、具有改良土壤的性能。如刺槐、沙棘、紫穗槐等。生長迅速,郁閉緊密以避免雨點直接沖擊地表,能在林下形成良好的枯枝落葉層,從而保護土壤。水土保持林應能適應不同地形的特殊環境;護坡林要能耐干旱瘠薄,如檸條、杜梨等;防風林抗風力要強,不易風倒、折及枯梢,如楊樹、柳樹等。
二、樹種選擇的原則
選擇造林樹種的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
1.經濟學原則。造林目的是與經濟原則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盡管衡量和預測育林成果中使用的經濟技術屬于森林經理學和林業經濟學,但對于正確選擇造林樹種和育林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對于樹林來說,木材產量不僅是樹種選擇的最客觀的指標,由于不同的樹種,在種子來源、林木培育等其他育林措施方面的成本不同,木材價格不同,所以,所以所得收益是不同的。假定輪伐期分別為3年、10年、50年的樹種,每公頃平均生產的木材價值雖然均為1000元,但是實際的收益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對于這樣的方案的選擇,要用復利的方法進行比較。
2.林學原則。林學原則是個廣泛的概念,它包括繁殖材料來源、繁殖的難易程度、組成森林的格局與育苗技術等。盡管繁殖方法和森林培育的其他技術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很陜,但是造林樹種的選擇既需要有前瞻性,又必須與當前的生產實際相結合。繁殖材料來源的豐富程度和繁殖方法的成熟程度,直接制約著森林培育事業的發展速度。例如,多種集流和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成功與推廣應用,使得原本在困難立地上營造的樹種造林成為可能。
3.生態學原則。森林培育的全過程必須堅持生態學原則,也就是說,森林是個生態系統,造林樹種是其主要的組成都分,因而樹種的選擇必須作為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全面考慮。首先,立地的溫度、濕度、光照、肥沃等狀況是否能夠滿足樹種的生態要求;其次,生物多樣性保護是森林培育的重要任務,而造林樹種的選擇是執行這一任務的基礎與關鍵,樹種的選擇必須堅持多樣性原則;另外,樹種選擇應考慮形成生物價落中樹種之間的相互關系。其中包括引進樹種與原有天然植被中樹種的相互關系,也包括選擇樹種之間的相互關系。因為,在混交林中,各樹種是相互影響和作用的,樹種選擇要考慮到人工林的穩定程度和發展方向,以及為調節樹種間相互關系所需要的付出。
三、樹種選擇的方法
1.用材林的樹種選擇。用材林對樹種選擇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優質、豐產、穩定和可持續”等目標上。我國的樹種資源很豐富,鄉土材種很多,引進的速生樹種也不少,如落葉松、楊樹、泡桐、刺槐、杉木、馬尾松、毛竹,從國外引進的松樹、按樹等樹種,都是很有前途的速生用材樹種。樹種的豐產性就是要求樹體高大,相對長壽。材積生長的速生期維持時間長,又適于密植,因而能在單位面積林地上最終獲得比較高的木材產量。良好的用材樹種應該具有良好的形(態)質(量)指標;所謂形,主要是指樹干通直、圓滿、分枝細小、整枝性能良好等特性,這樣的樹種出材率高,采運方便,用途廣泛;所謂質,是指材質優良,經濟價值較大。用材樹種質量的優劣還包括木材的機械性質、力學性質。一般用材都要求材質堅韌,紋理清晰均勻、不易變形、干縮小、容易加工、耐磨、抗腐蝕等。
2.經濟林的樹種選擇。經濟林對造林樹種的要求和用材林的要求是相似的,也可以概括為“速生性”“豐產性”“優質性”三方面,但各自的內涵是不同的。例如,對于以利用果實為主的木本油料來說,“速生性”的主要內涵是生長速度快,能很快進入結果期,即具有“早實性”“豐產性”的內涵是單位面積的產量高,這個產量有時指目的產品(油脂)的單位面積年產量,這樣的數量概念實際上融進了部分的質量概念,例如果實的出仁率、種仁的含油率等;“優質性”則除了出仁率和含油率以外。主要指油脂的成分和品質。在這三個方面,重點應是后兩個方面,經濟林的早實性雖有一定重要性,但不像用材林對于速生性的要求那樣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