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利軍
【摘 要】面對我國頻發的礦井安全問題,結合實踐經驗,深入思考和分析,現總結了煤礦機電運輸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探究出一些預防對策,將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點。
【關鍵詞】煤礦機電運輸;隱患;預防;對策;排除
近些年來我國煤礦生產的機械化水平迅速提高,煤礦運輸設備大量引入,這給煤礦生產帶來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頻率越來越高的煤礦機電事故。作為礦井生產的一個重要方面,煤礦機電運輸存在于生產的每個環節,并給安全生產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
1.煤礦機電運輸中隱患及原因分析
1.1管理工作不到位
各類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觀念差,安全意識淡薄,一味追求生產效率,沒有把“安全第一”的思想徹底貫徹下去,在操作中無視“三大規程”及其它安全規章制度,指揮,操作都存在違章問題。這與有些礦井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忽視安全和工人人身安全,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的生產觀念有很大關系。同時,安全設備的使用與維護也直接關系到安全生產順利的進行。
1.2人員替工問題混亂
代崗替工人員臨時接任工作,對不準代崗的工作不甚了解,沒有接受過相關培訓,操作能力和技術熟練度差,安全知識匱乏,容易產生盲目操作和違章指揮,在給所代替的工作帶來安全事故的同時牽連到其他工作,給整個礦井的安全事故帶來不良后果,威脅到替工人員本身和其他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這一隱患的產生與替工的不規范,缺乏相關規章和管理有關,也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責任心有很大關系。
1.3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不到位
特種作業人員調換隨意、頻繁,崗位調整混亂,無章可循,這都會給礦井安全生產埋下巨大隱患。特種作業人員是接受了專業的培訓并取得了操作合格證的較高質量工作人員。由于他們接受的培訓是專門針對某項工作的,所以他們的工作崗位不可隨意調動。這一隱患的產生與企業領導有很大關系。
1.4煤礦機電運輸設備存在安全問題
忽視地面維修的隱患排查,地面維修標準低,執行驗收制度不嚴格,沒有對設備的各項性能進行全面檢查。井下安裝和運行維護的隱患排查都不到位。不重視安裝或安裝前準備不充分,沒有選好安裝位置、打好安裝基礎,給安全埋下隱患。使用設備時缺乏日常維護,沒有定期排查,不能及時更換舊的、壞的部件,從而造成安全事故。
2.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預防對策
2.1完善管理制度,在管理層面扼殺安全隱患
眾所周知,安全工作離不開管理,管理的引導決策職能有很大作用。一旦失去了管理,違規生產、玩忽職守等存在巨大安全隱患的現象會層出不窮。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首要原因。因此,必須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條例,充分發揮管理者的作用,堅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將安全管理落到實處,向管理要安全。適當采取用獎金激勵安全生產的方式,定期嚴格考核,兌現獎罰,從而實現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
2.2加強特殊工種的用工制度管理
煤礦機運工種對專業性、技術性的要求相比其它工種強很多,因此不可隨意指派工作人員,任何工種都要任人唯能,要選擇技術能力強、工作態度端正、安全意識強的工人任職。為解決臨時用工問題,要盡力避免使用臨時用工,并加對強臨時用工的管理。對特殊工種的工作人員的調動問題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沒有特殊原因,不可隨意調動特殊工作人員,如有調動一定要安規行事,并且加大對替工的監督,避免安全問題的產生。
2.3建立機電運輸設備安全安裝驗收制度
不可忽視驗收的作用,嚴格驗收程序,不可讓不符合規章的設備蒙混過關。規范機電設備安裝、驗收工作,強化機電運輸設備的安裝、改造和設備的設計、購置、施工和驗收的管理,強化各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能,落實監督管理避,免監管行為流于表層,防止機電運輸設備安全事故的發生,制定全面的可行的機電運輸設備安裝驗收的管理條例,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2.4加強職工的安全業務培訓工作
精簡人員,以崗定人,管理層和工完善競爭機制,對管理和技術人員采取競爭上崗,采用新的工資制度,將工資按技能劃分為不同等級,迫使工作者主動學習安全業務知識。革新培訓方式,改變原有的不適應現在生產的培訓形式。定期組織工作者交流技術經驗,如開展技術競賽,獎勵優勝者,從而調動工作者研究業務、提高技術水平。創新培訓方式,如將多種培訓方式相結合,業余與重點培訓相結合,內培與外培相結合。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全體工作者的素質。
2.5加強礦井質量的標準化
礦井質量標準化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前提條件。只有實現標準化,才能實現統一管理,使煤礦的生產形成一定范式,避免隨意生產帶來的混亂與安全隱患。實現標準化有利于和國際接軌,緊跟設備發展的步伐,加快技術更新。礦井質量標準化的落實,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生產效率實現到多倍的提高。將礦井質量標準化當作一項長期工作來抓,并由靜態達標轉向動態達標,提高對生產過程的重視度 ,實現生產全過程的安全達標。礦井的領導和管理層面要注重標準化的實現,以決策者的身份推動礦井質量的提高。
2.6加強礦井工作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
統一全體工作人員的思想認識,堅持“安全第一”不動搖。利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手段引導教育職工,讓他們深刻認識到事故的危害性,徹底消除生產的僥幸心理,強化生產的安全意識。建立教育展室,定期為職工展示典型的安全教育事故,用真實的案例提高職工安全生產的警惕心。組織學習安全規章條例,讓員工明確在生產過程中哪些行為是違章的,提高他們的注意,避免因盲目操作而犯錯。
3.設備更新換代基本跟上,把井下無MA標志的電氣設備進行更換
(1)礦井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設備管理制度、防爆設備入井檢驗制度、設備包機制度、設備定期檢查制度、各種安全裝置定期試驗制度和停電檢修掛牌制度。建立設備、電纜、小型電器的臺帳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設備的技術性能檔案。
(2)認真貫徹執行設備使用與維修相接合的原則,設備誰使用,誰管理,誰維護,負責安全直接責任并實行專責制,主要設備實行包機制,做到定人、定機、憑上崗證操作,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設備操作規程,對多班制生產的設備,操作工人必須執行設備交接班制度,大型設備均有運行記錄。
(3)建立大型機電設備安裝驗收管理制度。為進一步規范大型機電設備安裝、改造、驗收管理工作,強化大型機電設備安裝、改造工程的設計、選型、設備購置、施工和驗收等環節的管理和監督,強化業務保安部門的管理職能,防止大型機電設備惡性事故的發生,各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大型機電設備安裝驗收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
4.結束語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煤礦機電運輸帶來了更多、更先進的機械設備。這些機電設備的運用與推廣提升了它在煤礦生產中的影響力,煤礦機電運輸設備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生產的效率與安全。在近些年來的礦井生產中,煤礦機電運輸事故已成為阻礙礦井生產發展的一個嚴重問題,本文通過對煤礦機電運輸的隱患進行分析總結,制定了預防事故發生的對策,希望能給減少礦井工作中的煤礦機電運輸事故提供好的建議,為礦井的安全生產、穩步增產做出貢獻。 [科]
【參考文獻】
[1]陳永學.制約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的因素及預防[J].煤炭技術,2009,04.
[2]王春海.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隱患及解決對策[J].科技風,2008,11.
[3]陳卓雄.淺談煤礦機電運輸事故[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