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愛昆
師宗縣水務局防洪辦 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 655700
摘要:農村人畜飲水安全,惠及千家萬戶,為確保我縣廣大農村人畜飲水的安全,切實讓農村人畜飲水工程成為得民心的“德政”工程,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擬從前期規劃、資金籌措、建設管建后管理等方面,就新形式下的農村人畜飲用安全工作提出粗淺應對策略。
關鍵詞:師宗縣;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安全;對策
目前,我國的水資源問題十分嚴峻、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嚴重、水土流失等問題依然嚴重制約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尤其是缺水問題,已嚴重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存發展。因此,做好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勢在必行。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十一五”這一大好時機,將師宗縣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建設作為“十一五”期間的中心工作,為促進我縣農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一、師宗縣農村人畜飲水現狀分析
師宗縣位于云南省東部,東經103°42′至104°34′,全縣國土面積2741.66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半山區面積占90 %,全縣轄8個鄉(鎮)106個村民委員會775個村級小組。總耕地面積39萬畝,人均耕地面積1.01畝。2007年底,全縣總人口38.7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05萬人,全縣人均有糧392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2061元。境內山高坡陡,土壤貧脊,各項基礎設施薄弱,特別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較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對滯后,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十分突出,全縣飲水不安全人口13.67萬人,占規劃水平年全縣總人口的37.6%。其中:氟超標人口0.85萬人,飲用未經處理的Ⅳ類及超Ⅳ類地表水人口3.94萬人,飲用細菌學指標超標嚴重未經處理的地表水人口1.01萬人,其他飲水水質超標人口0.3萬人,用水方便程度不達標人口3.89萬人,水源保證率不達標人口3.68萬人。而這部分人大多居住在山區或半山區,生存環境惡劣,生產生活困難,用水基本是人背馬馱,嚴重影響著全縣社會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大局。
二、解決我縣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飲水不安全問題是當前農村最緊迫、最實際的問題。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問題,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健康的改善,也關系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關系到國家宏觀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和社會穩定,其核心就是要為農民解決實際問題。我縣項目區飲水安全工程的具體實施,改變了農村的基礎建設,發展了農村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正是我們水利部門履行自己的職責,為人民謀利益,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有利推進了新農村建設步伐,樹立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三、做好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的幾點對策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緊緊圍繞如何做好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作,我們作為最基層的單位應該從以下四方面著手做好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作:
(一)前期規劃是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的基礎
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的前期工作與其他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一樣,是工程建設的基礎,是工程建設成敗的關鍵所在,必須嚴格把握以下幾個主要環節,方能力保飲水安全項目的成功實施和充分發揮投資效益。
首先是項目的統一規劃,要具有科學性、前瞻性,才能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飲水不安全問題。葵山鎮的黎家壩村,8戶聯合投資11.6萬元打井提水,只解決了188人的飲水問題,占全村人口的1/9;竹基亨召村分三片各行其道引水,僅解決了1/3的飲水問題。有的工程由于規劃沒有遠見,今年建明年又擴建。這些都是缺乏統一規劃,浪費人力財力,工程效益較差的典型。
其次是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工程建設形式的實效性。全縣已建的管引工程,個別地方盲目追求吃自來水,明知水源水量不足,卻硬性興建管引工程,建成之日就不能正常使用,導致工程毀壞,投資流失,若采用建集雨水窖的方案就能徹底解決問題。
其三是要科學地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
(二)資金籌措是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的前提
搞好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的前提是要保障投入,把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納入“一事一議”范疇,嚴格按“一事一議”的規定和程序開展農村飲水工程建設,使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獲得新的發展生機。要采取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資方式,廣泛籌措資金,形成政府扶持、政策引導、社會融資、農民投工投勞的農村飲水工程建設投入機制,大膽探索利用民間投資進行飲水工程建設的投入新機制,整合各部門的水利投資,專項資金打捆使用,采取統一規劃、統一實施、各記其功的辦法,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使用綜合效益。
(三)建設管理是農村人畜飲水的關鍵
水利工程質量是水利建設的生命,沒有優良的工程質量,就無法保證工程長久發揮效益,就會損害老百姓的利益。因此,在飲水工程建設管理中,切實抓好工程質量的管理尤為重要。工程質量要把握規劃設計質量和建設施工質量兩個關鍵環節。工程規劃設計方案是工程建設的重要基礎工作,實施時要反復優化設計,注重實用實效。加大工程建設的監管力度,明確責任,水務局長為全縣飲水工程建設技術的第一責任人,分管副局長為直接責任人,鄉(鎮)長為行政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水務所長為主要技術責任人。工程建設完工后,經縣組織檢查驗收,出現工程質量不合格的鄉(鎮),從嚴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以確保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的成效。
(四)建后管理是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的保證
建是基礎,管是關鍵,保障工程良性運行,充分發揮效益才是目的。我縣非常重視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并制定了一項長期的制約機制,促進工程管理。切實推進師宗水利的健康發展,必須重建重管,挖掘管理新效益,水利才能協調發展,水利才能為師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項目區各鄉鎮經過多年的人畜飲水工程及山區“五小”工程建設,對工程的建設及運行管理,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能充分保證飲水安全工程長久發揮效益,實現飲水資源及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對飲水工程的管理,首先應依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條例,對工程設施實施維護,實行誰受益,誰管護,誰維修的原則,在工程建成后制定切實可行的管護措施。在飲水工程沿途制定鄉規民約,從水源保護、飲水工程設施的保護等方面對廣大村民進行宣傳教育,不斷提高群眾對工程的保護意識,真正把工程建設好、管理好。
其次,根據上級有關規定,按工程等級的管理要求,確定工程設施的產權和所有權,建立健全管理機構,配備必要的管理人員,對工程進行定期檢查和維修,保證供水暢通。然后是針對工程特點和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狀況,組織技術培訓,使其能充分勝任自己承擔的工作職責。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管好工程,全心全意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問題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舉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真實反映,是為群眾辦實事的直接體現。因此我們要把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來抓緊抓實,真正為群眾解決最根本、最直接的困難。使農村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參考文獻:
[1]《云南省農村人畜飲水技術手冊》
[2]《云南省師宗縣“十一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