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春花
精河縣水利管理處 833300
摘要: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同樣是經濟發展的戰略資源。但當前,水資源短缺、分布不均、污染嚴重制約著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為解決我國日益復雜的水資源問題,實現水資源有效保護和高效的利用,國務院頒布的相關文件都已把水利工作擺在了經濟社會優先發展的位置,強調水資源開發要建立“三條紅線”。本文主要是對精河縣“三條紅線”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及其如何解決進行分析論述,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精河縣;三條紅線;水資源管理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我國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為此,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通過建立“三項制度”,確立“三條紅線”,著力改變當前水資源過度開發、用水浪費、水污染嚴重等突出問題,使水資源要素在我國經濟布局、產業發展、結構調整中成為重要的約束性、控制性、先導性指標。
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項制度”,相應地劃定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下文將結合精河縣對三條紅線的相關內容進行詳細的論述。
一、“三條紅線”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三條紅線”指的是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控制紅線、用水效率的控制紅線以及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的紅線。這三條線是從不同角度管理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三者既有密切的聯系,也有顯著的區別。比如,在管理角度上看,用水總量控制可以宏觀管理對流域或者較大區域的水資源,而水效率可以微觀對待各行業或者用水戶,并與此同時,根據限制納污的指標還可以對水體內的質量進行管理,三條紅線構成一個完整的水資源管理體系。通過科學合理的劃定包括取水、用水和排水重要環節的“三條紅線”,將經濟社會系統對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系統的影響限制在可以承載范圍之內,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措施。
第二,實行“三條紅線”水資源管理是基于我國基本國情和水情做出的現實選擇,是加快轉換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要求,通過對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領域形成反向的約束機制,以最小的水資源消耗和水環境損失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此管理模式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的重大決策,必將對當代中國科學發展、對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二、精河縣水資源管理的現狀
近日,博州水利局水政科、水政監察支隊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學習活動中,結合落實“三條紅線”控制目標,將嚴格控制地下水資源開采確定為切實保障群眾利益的實際行動,以執法巡查非法取水為契機,對精河縣水資源的管理狀況進行調查,發現當地的水資源管理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政府部門對“三條紅線”的認識不到位
一些政府部門對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條紅線”控制目標認識模糊,往往從本部門角度出發,以本部門項目為借口,無視水資源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先斬后奏,以項目名義非法取用地下水,給地下水總量控制帶來很大的困難;同時,給當地群眾造成“老百姓取水就要辦理取水許可,政府取水就沒人過問”的不良認識。
2.存在非法鑿井和非法取水問題
㈡ 非法鑿井、非法取水點的調查統計困難,由于以往水利部門和電力部門未形成合力,有許多非法取水點存在,這一部分地下水開采量沒有包括在水資源管理統計之內,嚴重影響地下水總量控制目標的落實,同時嚴重影響合法開采地下水用戶的用水權益。
3.水政監察隊伍力量薄弱
水政監察隊伍力量薄弱,隨著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條紅線”控制目標任務的落實,需要對水資源尤其是地下水資源實行精細化管理,目前,水政監察隊伍人員偏少,影響到水資源管理目標的完成。
三、完善“三條紅線”水資源管理的措施
現階段,精河縣“三條紅線“的水資源管理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需要針對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水資源工作,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具體措施如下所示:
1.加強政府的正確認識,并落實好該項工作
在建立“三條紅線”水資源的管理過程中,地方政府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國務院頒發的《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相關的內容,全國總用水量紅線要合理的分解到各個地區,建立嚴格的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評制度勢在必行。為完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需要將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也納入主要的指標,本行政區域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是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總責。總之,不管是制定科學的“紅線”標準,還是嚴格執行這一標準,都與完善的水資源管理息息相關。因此,各級地方政府應該積極配合國家能力建設工作,制定節約型社會配套的管理辦法和法規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水資源管理,建設人人參與的社會管理體制。
2、摸清家底。
徹底摸清精河縣地表水、地下水水資源總量,根據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在保證精河縣生活、生態、工業等用水的前提下,按地表水、地下水分別論證精河縣農業用水總量方案。
3、加大水資源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
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要讓各族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精河縣水資源面臨的嚴峻形勢,充分認識到水資源的科學使用管理是直接影響到每家每戶的切身利益,保護水資源,管理好水資源是在保護著我們的家園,保護著每家每戶的切身利益;政府各部門對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條紅線”控制目標負有共同的責任,充分認識水資源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控制水資源使用的緊迫性,管理好水資源的必要性。尊重科學,合理使用水資源。使各部門形成管理水資源的合力。
4.加強對地下水的管理
大力推進計量設施安裝進程,全面統計地下水使用狀況。一是充分與電力和土地部門進行溝通,切實摸清非法取水點的地點、用電量情況、取水量情況、取水用途和土地性質等;二是盡快出臺對非法取水點機井限制供電政策,強制安裝計量設施,對拒不配合安裝的強制封井,使這部分機井取用地下水量納入到統計中來,為進一步落實地下水總量控制目標提供依據;三是以取水許可年審為契機推動合法取水戶安裝計量設施。
5.強化水政監察隊伍
擴大水政監察隊伍,充分發動群眾和社會各階層力量,共同管理水資源。一方面賦予水管部門各基層站、所對水資源管控的責任,在水工程管護過程中同時負有巡視監督水資源取水使用情況的職責和報告職責;二是聘請水資源管理社會監督員,充分發揮群眾對地下水開采的監督作用,自覺維護自身權利,公開舉報電話,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維護合法取水戶的利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行“三條紅線”水資源管理是基于我國基本國情和水情做出的現實選擇,是加快轉換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要求,為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分布不均、污染嚴重等問題提供了科學合理的理論依據,對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本文主要是對精河縣“三條紅線“的水資源管理進行論述,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希望能夠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節約水資源。
參考文獻:
[1]陳進,黃薇. 實施水資源三條紅線管理有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水利,2011(06).
[2]張建龍.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支撐與應用模式研究[J],水利發展研究.,2013(01).
[3]王成玉. 對貫徹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2011(07).
[4]劉小勇.“三條紅線”與“四項制度”[J],水利部發展中心,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