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韋宇 楊眉
本論文為黑龍江省教育科學 “十二五”規劃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GBD1213008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高等教育信息化越來越受到高效的重視,本文將高等創新創業教育與現代化計算機網絡技術緊密結合,旨在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開辟出新思路。
關鍵詞:創新創業;網絡平臺;藝術設計
一、當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瓶頸與原因分析
隨著二十一世紀初全國各大高校的擴招,更多的學生有了進入高校深造的機會,然而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卻不樂觀。就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而言,在經過四年的大學學習之后,這些畢業生能成為比較高級的設計師的概率卻是微乎其微,一部分進入比較小的工作室或企業,更多的人則陷入暫時失業的狀態,其中的大部分人或改行或成為自由職業者。針對這一現狀,各高校針對國家“以創業帶動就業”這一倡導開始不斷地重視起來,各高校,尤其是民辦高校對學生實習、實訓、就業開始重視起來并由此進行一系列教學改革,但高校創新創業的全面發展還面臨著諸多難題。首先,學生們社會經驗的不足以及對自身能力與價值的認識是其創業最大的瓶頸。創業者的“想法多、實踐少”,很多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在創業初期往往缺乏較為成熟的思考,對市場缺乏理智的分析,所以隨著創業的深入,當問題一一浮出水面;其次,對市場規律和法則的理解、在經營與管理方面的能力、在處理事物以及溝通交流時的藝術,都是影響大學生將創業想法付諸實踐的關鍵問題;其三,市場風險意識不夠,藝術設計學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過于追求個性,希望得到更為自由的創作空間,而這恰恰與藝術設計的服務性以及商業性幾乎背道而馳,藝術設計學生由于自身的特長使得創業之路比較廣泛,卻由于對設計類產品的服務性與商業性本質認識程度不夠而忽視了創業的風險。
二、基于網絡平臺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勢分析
(一)網絡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更具吸引力。
利用網絡信息的多樣性,引入信息上傳的使用激勵機制和考評機制,定期對上傳資源多、使用效率高的資源建設者給予獎勵,盡可能調動各方積極性,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網絡平臺的良性循環發展。
(二)網絡的普及為擴大創新創業教育的輻射度與受益面創造了條件。
網絡的應用可以實現將藝術設計專業的相關理論知識與創新創業實踐內容進行科學整合,具體可將藝術設計專業內容通過網絡資源整合并進行模塊化分離,同時,高校藝術教師與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開展教學互動與教學跟蹤,將教學信息進行雙向交流,改變單一的、傳統的資源整合體系,將藝術設計專業的成果展現出來,進行共享,實現本專業創新創業優質教學資源跨學校、跨地區、在任意時間為學生、教師、企業提供無界化網絡資源服務,全面提高藝術設計專業的資源有效性。
(三)網絡的應用為有效運用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提供了便捷途徑。
拓展網絡平臺技術服務,可以擴大學生、學校、企業間資源信息交流的暢通和安全性,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全面展開提供保障。讓學生通過網絡可以自由進行藝術設計作品的上傳,通過自由上傳,將一些好的作品自動進行篩選與挑揀,與其他學校和社會之間進行相互置換,確保資源豐富;向社會各界與企業進行展示,與各界洽談合作,確保學生的藝術設計作品與才能可以得到全面的展現和發揮。此外,網絡平臺也需要安全性保護,要設計一系列的防火墻軟件與服務器安全保護插件,防止外界竊取資料,確保資源信息的暢通和安全性,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全面展開提供保障。
三、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機制的構建
(一)構建完善的網絡體系。首先,要建立覆蓋全體學生的校園網絡,讓互聯網深入教室、寢室,以此作為整個體系的基礎。其次,以校園網為基礎,在其中開設創業教育專欄。使學生有更加多元化的選擇空間和機會。創業專欄以創業新聞及創業案例為主體,將創業知識及創業政策融入其中,同時利用網絡媒體表現形式多樣、趣味性強的特點,將創業專欄建設成內容豐富生動、形式靈活多樣,對學生具有吸引力的教育平臺。
(二)構建網絡課堂平臺。網絡課堂是網絡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創新創業教育,以網絡和計算機為媒介,借助于已成功運行的校園網或專門的創業教育網,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虛擬的網絡教室,教師通過教學課件向虛擬網絡教室提供教學資源,學生通過網絡進入虛擬教室進行創新創業知識的學習,并與教師或同學就學習及各方面問題進行交流討論。
(三)構建網絡培訓平臺。如果說網絡課堂平臺是面向全校學生進行創業相關知識的學習,那么藝術類網絡培訓平臺則是針對將要進行創新創業活動的藝術設計學生展開培訓,對于已經掌握一定的創業知識、創業政策的學生,在進行創業活動前,一些創業策略的指導、一些創業技能的提升,尤其是對于市場對設計類產品的需求現狀,這些東西都需要學生通過培訓平臺來獲得。通過培訓平臺,由專門的創業培訓機構、企業相關人員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培訓,解決針對性培訓的問題。
(四)構建模擬訓練平臺。模擬訓練平臺的建立,有利于培養學生提升創業實踐能力,在真正創業前進行網絡上的模擬訓練,不但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加入創業實踐的練習中,避免了直接進行創業所需面對的風險,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創業能力。
(五)構建在線交流平臺。網絡教育的一個主要優勢就是互動性,在虛擬的空間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面對面時所表現出的那種隔閡將被極大削弱,而且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與創業導師、創業者之間進行深入的交流,提高創業教育的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化教學具有覆蓋面廣、形象化和趣味性等特點,對人們尤其是大學生的學習、工作與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文將網絡化教學與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發展協同互動研究,是將高等藝術設計教育與現代化計算機網絡技術緊密結合,以培養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創新創業型人才為目標,旨在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優秀藝術設計人才。網絡化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將彌補以往創新創業教育的受益面、輻射度不足等問題,使學生在相同的時間內可獲得更廣泛、便捷的創新創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切實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創業能力,增強學生創業激情,進一步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其創新創業教學水平及就業率。
【參考文獻】
[1]寧靜峰,姜妍.淺談大學生創新創業協作平臺的構建[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4(09)
[2]陳玉娟.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河北師范大學,2013(05)
[3]王鳳蕊等.網上研究性學習支持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教育信息化,2007(02)
[4]李忠曉,張忠臣.新形勢下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