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志明 馮季英
警官職業院校是培養警官的特殊院校,承載著社會對警界發展的期望。警官職業院校推行教育體制改革,促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僅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警官的職業性質所決定的。
中央決定:進一步改革警官招錄培養制度,加大警官院校畢業生入警的比例; 健全從涉警專業畢業生中招錄人才的規范便捷機制。警官職業院校是培養警官的特殊院校,承載著社會對警界發展的期望。警官職業院校推行教育體制改革,促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僅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警官的職業性質所決定的。
警官職業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警官職業院校在校大學生為實現自己在大學期間的發展目標,以期能夠適應將來的警官工作而對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訓練等各方面做出合理安排。警官職業院校給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側重點在于:制定好學生們日常養成規范,使學生們樹立良好的紀律意識;安排好學生的學習、生活、訓練,使學生們的知識、能力、身體及心理素質得到提升;保證同學們的大學生活嚴謹卻不失豐富精彩;做好專業教育培訓,讓學生們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為走上警官崗位做好準備。
一、警官職業院校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警官職業院校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我國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前很多都是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進行學習、生活的。在高度重視學習的重要性的同時,學校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們紀律觀念、生活能力、心理素質、道德品質等各方面的培養。這導致了學生在進入大學尤其像警官類院校后,出現了難以適應新的求學環境,表現出對管理模式不適應、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脆弱、道德意識淺薄、自主學習以及創新式學習不強等問題。與此同時,大學生涯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階段,積極正確的教育引導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在校學生只有明晰了長遠的發展目標,才能更好地規劃各個階段的任務和分工,在增加專業知識的同時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或課外實踐活動,在交往中強化人際交往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高強度的警官工作需要預備警官擁有強健的體魄,這就需要警官職業院校的大學生在校期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鍛煉,提高警務技能,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反之,則很容易成為警官職業院校招錄培養體制改革下的淘汰品。
二、警官職業院校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警官職業特性的需要
警官職業院校作為預備警官的搖籃,肩負著為警官隊伍輸送專業人才的重任,其對學生的要求明顯有別于普通高校大學生。第一,警官作為特殊行業,在理論學習和技能實踐過程中需要結合中國的基本國情和警官工作的實際要求,在課程安排上需要進行專業定向培養。結合當前社會需要和行業需要,設立偵查、刑技、網監、法學等專業,各專業學生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有關要求學習相關的專業課程。此外,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處理好群眾關系,警官職業院校大學生應該具備比普通大學生更為全面系統的知識架構,包括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等,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均應有所涉獵。第二,作為一名預備警官更應該準確定位,嚴格要求自己,在警務化管理下發揮主觀能動性,注重養成意識,將警務化管理的精髓逐漸滲透,將封閉式管理的教育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警務化管理并不意味著“高強度”、“被安排”的學習訓練生活,自由可支配時間是因人而異的。在其他普通高校普遍出現“無聊癥候群”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意志、認知、價值等方面面臨嚴峻考驗的時候,警務化管理展現了其特有的優勢。第三,普通高校大學生在職業選擇方面具有較大的自主權,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頻繁跳槽以求工作經驗的積累和工資薪水的提高。而警官職業院校的大學生在入校以后,其職業定位就已形成,發展的方向也基本確定,通過公務員考試,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官,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人民安居樂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同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在不同的環境下產生矛盾的碰撞,所以在加強警官核心價值觀的同時更應該灌輸終生服務的意識。
三、警官職業院校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適應社會發展以及招錄體制改革的需要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警官工作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新局面、新情況,這對人民警官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困難與壓力,警官大學的預備警官們即將走上社會,走上警官隊伍,如何對其進行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直接影響著未來中國警界的發展,對我國未來社會的長治久安具有深刻的影響。
同時,隨著近年來警官職業院校招錄培養體制改革的進行,各警官職業院校在培養應用型警官創新人才方面不斷拓寬思路,調整管理模式。招錄培養體制改革作為大學生教育的切入點有助于推動教育培訓和教育管理模式的轉型,推動改革的不斷深化,對招錄體制改革進行理性的分析是成了當務之急。當前,“包分配”機制在改革大流中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淘汰形式的競爭機制給高等教育和專業建設注入了新鮮血液。
警官職業院校招錄培養體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的教育管理理念造成較大的沖擊,很多警官職業院校大學生未能充分認識到形勢的嚴峻性,心存僥幸心理,對專業基礎知識的重視程度不夠,對未來職業發展的規劃沒有明確的目標,以往的教育優勢成果及政策支持反而成了學生心理上的束縛。警官職業院校大學生作為警官事業的后備力量,在社會競爭中面臨前所未有的現實壓力和心理負擔,同時又沒有建立完善的職業規劃,錯失提升自我的的良機,在時間管理上沒有統籌的安排,缺乏對時間效能的把握。在對待公務員考試方面,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依賴于專業的公務員突擊培訓機構,只在最后的關頭咬緊牙關背水一戰,這種錯誤的學習方法和理念無法從根本上保證學生順利進入警官工作崗位。因此,警官職業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其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全局性的地位就愈加明顯。
作者簡介:賀志明,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政教部主任,教授;馮季英,女,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大中專學生就業創業研究專項課題“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現狀調查與體系構建研究”(XJK012BJC021);湖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學會課題“湖南省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XHB201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