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葉霞
摘要:目的:探討子宮b-lynch縫合聯合欣母沛在剖宮產術中子宮收縮乏力產婦中應用的臨床效果分析。方法:從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間選取存在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宮產產婦7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予以子宮b-lynch縫合聯合欣母沛)和對照組(傳統治療聯合欣母沛),各35例,比較兩組治療后臨床效果、術中和術后各指標情況。結果:觀察組顯效率80.0%、總有效率97.1%高于對照組31.1%、57.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865.38±208.83ml、手術時間80.32±16.79min、術中輸血量451.36±136.28ml、產后2h出血量400.72±60.32ml、產后24h出血量520.14±50.40ml、住院時間5.35±0.35d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產褥感染5.7%低于對照組2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子宮b-lynch縫合聯合欣母沛治療剖宮產術中子宮收縮乏力臨床效果較好,術中和術后指征均恢復較好,適合臨床廣泛推廣。
關鍵詞:子宮b-lynch縫合;欣母沛;剖宮產;子宮收縮乏力
剖宮產是目前較多產婦會選擇的分娩方式,但其發生產后出血概率相對較高,既不能預見,一旦出血即兇猛、突然,不易控制,能在短時間內由于失血過多導致低血容量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產后出血是產婦首要死亡原因,及時、有效的搶救措施對挽救產婦生命意義重大[1]。我院應用子宮b-lynch縫合聯合欣母沛治療產后出血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共選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間醫院收治的存在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宮產產婦70例,隨機分為2組,各35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33±12)歲,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9±3)周,其中初產婦19例,經產婦16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0—44歲,平均年齡(32±11)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40±2)周,其中初產婦23例,經產婦1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所有產婦均經本人及家屬同意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對照組在分娩后即刻使用縮宮素20 單位,宮體肌注,同時縮宮素20單位+0.9%NaCl溶液250ml,靜滴,按摩子宮,欣母沛250 μg,宮體肌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子宮b-lynch縫合,1號可吸收線快速縫合子宮切口,進針同樣使用1號可吸收線,確定進針點為子宮切口右中外1/3切緣下3cm,進入宮腔,出針于同側子宮切緣上3cm。褥式縫合子宮前壁,同樣拉線至右側距宮角縫合1針,再拉線至子宮后壁縫合2針,出針于子宮切口。助手雙手內聚壓迫子宮,縫合,打結。縫合完畢子宮至腹腔,嚴密監測約20 min,若無子宮異常顏色改變、無異常收縮,無滲血,生命體征平穩,再逐層關腹術畢。
1.3 療效分析
比較兩組治療后臨床效果、術中和術后各指標情況。療效標準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第7 版《婦產科學》的定義,術中和術后指標包括術中出血、手術時間、術中輸血量、產后2h出血量、產后24h出血量、住院時間、產褥感染率。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數據處理采用SPSS17.0,組間計量資料結果用表示,采用t檢驗;組間計數資料結果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后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顯效率80.0%、總有效率97.1%高于對照組31.1%、57.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臨床效果比較[n(%)]
2.2 兩組術中和術后各指標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中出血865.38±208.83ml、手術時間80.32±16.79min、術中輸血量451.36±136.28ml、產后2h出血量400.72±60.32ml、產后24h出血量520.14±50.40ml、住院時間5.35±0.35d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產褥感染5.7%低于對照組2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中和術后各指標情況比較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提高,越來越多的產婦選擇剖宮產分娩,而剖宮產術后出現產后出血是產婦致死的首要原因。一旦出血,需采取合理、及時的搶救措施,避免因失血過多導致低血容量休克而危及生命。以往臨床大多首選藥物治療,長期臨床研究顯示效果并不滿意。子宮b-lynch縫合術對于無效宮縮乏力性出血效果十分明顯,有效降低子宮切除率。該種手術方法優勢較多,其縫合過程中采用褥式縫合,并不穿透子宮內膜,加強縱向機械壓迫力,降低子宮血流速度,繼而達到止血目的,且子宮缺血能夠一定程度刺激子宮收縮,促進止血[2-5]。從上述結果中可見,觀察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術中出血、手術時間、術中輸血量、產后2h出血量、產后24h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產褥感染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在各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綜上所述,子宮b-lynch縫合聯合欣母沛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臨床效果較好,術中和術后指征均恢復較好,適合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清桃,劉亞瓊.改良B-Lynch縫合聯合欣母沛應用于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6):6158-6159.
[2]盧明霞,朱玉蓮.改良 B-Lynch 縫合術聯合欣母沛治療剖宮產術中難治性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4):155-156.
[3]冉琴,劉雙林.欣母沛+b-lynch縫合術在剖宮產產后出血處理中的臨床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4):506-507.
[4]孫茹欣,楊靜,周衛衛.改良 B- Lynch 縫合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的臨床分析[J].醫學信息,2011,24(5):2974-2975.
[5]楚志平.改良 B-Lynch 縫合術聯合欣母沛治療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