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音樂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不僅注重實踐的目地,還需要理論的支持。所以中學音樂教師在積極學習實踐知識之余,還要積極參與理論研究,多看優秀的教育文章、教育書籍,從書中掌握教學的方法,尋求理論的支持,對教學實踐進行改進,從而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與教學技能。
關鍵詞:音樂教師;教學技能;專業技能
對于當代中學音樂教師來說,如何提升教師教學技能,使教師能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課時、良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有新鮮感,時時處于學習的最佳情緒狀態,從而產生師生間的情感溝通,使教與學升華為愉悅的情感交流,是目前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由于中學音樂教師的職業特殊性,中學音樂教師不僅要培養教育技能,更要培養專業技能,這二者缺一不可。
一、中學音樂教師教育技能培養研究
(一)中學音樂教師課程設計能力的培養研究
教師訓練課程設計能力時首先要認真學習《音樂新課程標準》(2013版),它為音樂教師的課程設計提供了教學目標和教學思路,使教師學會分析和處理教材。同時,教師要學會不斷思考,要養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只有不斷思考才能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從而良好的設計課程;其次,教師在訓練課程設計能力的時候要多做練習:可以隨時記錄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反思,教學感想等,并對這些記錄進行分析總結,提出改進方案。只有通過不斷積累,不斷總結,在不斷地研究中推陳出新,才能提高自身組織能力;最后要多向別人虛心求教,多聽有經驗的音樂教師對自己的建議,只有虛心接受別人對自己提出的建議并加以改進才能不斷進取。同時,可以多聽其他中學音樂教師的公開課。切身體會才可以有更深的體會,才能對課程有更深的感悟,進而對課程內容的設計才能進行合理的創新與發展。
(二)中學音樂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研究
教師在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時首先應當多讀多寫,多看優秀的教育文章、教育書籍,從書中掌握語言的組織方法;其次要注意說話的對象,善于運用本學科的專業術語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要注意用詞的準確性,用詞要簡潔明了,具有教育性。在準備課堂教學內容時就應當反復斟酌思考語言的表達。例如在準備導入階段時教師應根據導入情景訓練說話的語調和語態。比如說教唱課《大海啊,故鄉》的導入:在優美的歌曲背景下,教師用抒情溫柔的語調描述大海的美麗,用懷念的語氣表達對媽媽的思念。而提問時教師要訓練自己的語速及語匯。提問時語速不宜過快,語匯要通俗易懂,否則會使學生產生壓力及厭煩感,不利于課堂的進行。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一名合格的中學音樂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之中不斷思考、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總結和分析、研究如何改進教學手段、充實教學內容;不斷吸取別人的成功經驗,并加以不斷創新,最終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二、中學音樂教師專業技能培養研究
(一)“彈”,即中學音樂教師的歌曲伴奏技能
中學音樂教育中歌曲伴奏多采用鋼琴伴奏或多媒體伴奏,多媒體伴奏雖然音響效果好、使用方便,但學生音樂帶入感不強、且無法分段練習,對學生的音準和節奏的訓練也不好,所以中學音樂教師應當將鋼琴伴奏和多媒體伴奏結合起來教學。教師訓練鋼琴伴奏技能時可以首先練習基本手法,從音階練起,同時要注意彈琴的坐姿和手型;其次,由于中學音樂教師的鋼琴演奏以歌曲伴奏為主,教師練琴時應當以歌曲伴奏為目地,多配合歌曲的旋律使用不同的伴奏手法練習,但伴奏類型不宜過于復雜;最后,中學音樂教師要著重訓練自己的視奏能力,在訓練時可以選擇簡單而富有旋律感的樂曲進行視奏,并不斷對樂曲進行加工處理。
(二)“唱”,即中學音樂教師的歌曲范唱技能
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師必須對歌曲進行正確的演繹,使學生對歌曲有正確的初始印象。教師在進行范唱訓練時首先應注意基本功的訓練:中學階段的學生模仿能力很強,教師的音準和節奏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教師可以在訓練時反復模唱音階,拍打節奏,以此來訓練音準和節奏感;其次要選擇正確的歌曲唱法:中學音樂歌曲的演唱不需要太高深的聲樂技巧、音域相對較窄,符合中學生的音域特點。但情感的表達十分重要,教師要在范唱前了解歌曲的背景,理解歌曲中所表達的情緒,可以適當加入個人的理解,以便更好的詮釋歌曲。
(三)“指”,即中學音樂教師的合唱指揮技能
合唱指揮能力是一門綜合和能力,不僅包括合唱隊組織能力,合唱訓練能力,還包括音樂處理能力和指揮能力。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樂曲處理能力和視唱練耳能力,可以針對自身薄弱之處進行專業訓練,比如尋求音樂專業人員的幫助,參加專業培訓等;其次中學音樂教師要積極組織和排練學生合唱訓練,不斷實踐并加以總結,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可以請專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學習,以此提升中學音樂教師的合唱指揮技能。
(四)“舞”,即中學音樂教師的舞蹈教育、編排技能
首先教師要注重基本功的訓練。要學會舞蹈的基本動作和具備基本編舞能力,在舞蹈方面有所欠缺的音樂教師可以尋求舞蹈專業人員的幫助,參加舞蹈培訓,提高自身舞蹈功底;其次,中學音樂教師要積極主動的利用舞蹈進行教學。舞蹈的動作性可以極大的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內容。例如在學習歌曲《找朋友》時可以將學生分組加入不同的舞蹈動作,配合歌曲的演唱進行演繹。
中學音樂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不僅注重實踐的目地,還需要理論的支持。所以中學音樂教師在積極學習實踐知識之余,還要積極參與理論研究,多看優秀的教育文章、教育書籍,從書中掌握教學的方法,尋求理論的支持,對教學實踐進行改進,從而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與教學技能。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學音樂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方式多種多樣,因人而異,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教師本人只要有不斷進取、積極研究、不懼困難的精神,努力學習、不斷積累,就可以達到提升教學技能的目地。
【參考文獻】
[1]林衛民.談教學技能的重要性[N].教育信息報,2007(25)
[2]霍磊.中學音樂教師教學能力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王一.淺談中學音樂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Z].國培計劃,2010(07)
作者簡介:賈珺,聊城大學音樂學院2014級研究生。研究方向:古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