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蓉
實驗教學在中專院校人才培養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電子技術專業是實踐性和技術性很強的專業,大部分課程的性質是直接面向應用的技術基礎課的,就目前電子技術專業實驗教學這方面的總體情況而言,傳統的實驗教學體系仍然存在著問題。本文就當前電子專業實驗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對策,立求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
一、電子專業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實驗課的指導思想主要側重于驗證理論
電子專業實驗課內容大多數是為某門理論課而設置的,學生做的實驗多數是以驗證理論為主,這些驗證性實驗雖然可以加深學生對定理、定律等知識的理解,但是專業所要求的實踐能力卻得不到系統的培養。
(二)在地位上附屬于理論課
現階段中專電子專業開設的實驗課程基本上都是附屬于某一門理論課,存在重理論、輕實驗的傾向。實驗課程缺乏理想的實驗指導書籍。相應課程的理論教科書很多,但與這些教科書配套的實驗指導書卻很少。現有的實驗指導書大多數也是大學本科教材的壓縮版,缺乏新穎性和創新性。
(三)實驗方法單一
目前中專電子專業實驗課教學中主要還是采取先由教師講解和示范實驗內容,再由學生被動模仿的方法。學生照著現成的實驗步驟,跟著教師動幾下、取幾個數據、算出結果、填好表格,實驗就算完成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被有效的調動起來。
(四)相對統一的實驗教學與學生能力參差不齊的矛盾
現在中專學生有兩類,一類是參加高考升入中專的普高中專生,另一類是參加“3+2”考試從中職考入中專的對口中專生。由于對口中專生在中職學習期間己經進行了一定的職業技能培訓,相對于普高中專生來說己經具備了一定的實踐技能。現階段的實驗教學仍然采取同一套教學方法,對于對口中專生來說技能得不到提高,而對于普高中專生來說技能的培養還需要一個過程不能一輟而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個吃不飽,一個吃不了”。這種實驗教學方法勢必會影響總體的教學效果。
二、電子專業實驗教學的措施
(一)獨立設課
獨立設課提高了實驗教學的地位。在傳統實驗教學中,電子技術實驗都是根據理論課的教學進度和內容進行安排,完全依附于理論課。往往是做完第一個實驗,隔一段時間再做第二個實驗,學生對前面所做的實驗內容幾乎忘得一干二凈。所以,學生對做實驗普遍不重視、興趣不大。為了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將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課改成獨立設課,自成體系,集中訓練。實驗課獨立設課后能提高實驗教學的地位,保證了教學時數,增強了實驗的系統性,同時有利于各教學班實驗課的合理安排和統一管理,有利于對學生進行考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成為相互聯系、相互融合的兩個獨立教學環節。
(二)優化實驗教學內容
在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推陳出新的今天,電子產品在摩爾定律的左右下,一月一小變、一年一大變,三年后連影子都不見了。電子專業的實驗教學內容不可能時刻跟上電子產品的發展,但是實驗教學內容也不應僅僅滿足于對已過時電子產品結構原理的簡單驗證;實驗課也不僅僅是理論課的附屬品,它同理論課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具體體現。因此電子專業實驗教學內容要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
電子專業實驗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要做到輕驗證性實驗,重探索性實驗。改變以往學生在學習一個定理、定律或某個電子器件功能結構后,單純進行驗證性實驗的方法,要有計劃地幫助學生從照著教材做實驗,逐步過渡到能作部分實驗設計。如:要求學生對教材中的某些實驗,在明確目的、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自行選擇儀器、確定實驗步驟,或設計簡單的實驗裝置、實驗電路等。
(三)加強創新性實驗力度。
加強創新性試驗對于電子專業的實驗教學具有重大的改革意義,只有創新再有進步,只有創新才有提高,電子專業實驗教學需要進一步加強改革,所以必須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創新性實驗是實現電子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在學生的實驗教學中應用創新性實驗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實驗設計,盡量獨立完成整個實驗,這樣學生的實踐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也得到很大進步。創新性實驗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改變現在實驗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斷進行實驗教學的改革創新,改變理論教學為主,實驗教學為輔的傳統教學模式;改變實驗教學單一由教師操作演練,學生照搬照抄課本的教學方式;改變實驗教學中學生動手操作少的局面。推進實驗教學改革,重視創新性實驗,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注重習慣和能力培養相結合
在實習中,必須培養一絲不茍、有條不紊的習慣。對電工實驗中元件多、易損壞、易出安全事故等情況,可采用標號進行管理,對每位學生實驗的元件及線路進行編號,明確職責,故意損壞應賠償,保證元器件的正常使用,培養學生愛護公物的良好習慣,符合安全文明生產的要求。線路組裝中的故障,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良機。教師要立足于理論教學法,使學生熟練掌握線路原理,分析某一元件或某一段線路出現問題,將會出現什么樣故障,這是學生進行故障分析的基礎。另外,教師要向學生介紹多種不同的故障排除方法,明確其利弊,并指導學生動手故障排除,培養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品質,提高思維能力,使其知道如何避免一般性故障。還可由教師故意設置故障,讓學生分析問題,動手排除故障,幫助學生學會故障排除方法,使其有較強的知識遷移能力。同時可利用社會實踐的機會,鼓勵學生多進行社會實踐,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需要。
(五)建立開放式實踐和仿真實驗室
對電子技術專業實驗課程的教學體系應進行開放式改革,將低頻、高頻、數字電路及電子測量等四門課的實驗課進行整合,成立一門獨立的開放實驗課。教學內容以設計性實驗為主,元器件發給學生,儀器1人1組,實驗室開放。同時建立開放式仿真實驗室,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電路的參數,在計算機上進行仿真設計,然后裝調實驗電路,測量技術指標。提高學生對設計性實驗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可以得到明顯提高。同時對微機原理、單片機等實驗課也可進行改革。形成以硬件為主,加強工程訓練,以培養實際動手能力和工程設計能力為主要目的的電子線路實驗課教學體系。
總之,電子專業實驗教學應該擺脫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不斷地進行實驗教學改革,提升實驗教學質量,實現教學實驗的創新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探索創新能力,為社會輸送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