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聰花
【摘要】園林植物是園林設計中重要的景觀元素,與園林中的地形、水體、建筑等要素共同構成豐富多彩的景觀形式。隨著生態、環境意識的加強,在園林設計中更加關注和重視園林植物景觀的營建。園林植物景觀成為了景觀表達的最主要手段,成為了園林規劃設計中的重要層面。本文旨在從整體和宏觀的層面解析園林植物景觀的空間構成與結構原則,從結構、空間、邊緣與路徑、節點與中心等各個層面系統研究園林植物景觀的空間意象過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園林景觀植物布局的策略,旨在為提高景觀植物設計效果,做理論參考。
【關鍵詞】園林設計;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
1.植物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
園林植物種類繁多,主要由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構成。木本植物有觀花、觀葉、觀果、觀枝干的各種喬木和灌木;草本植物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地被植物。喬木、灌木、草坪組成的植物群落生態效益極其顯著,因此在城市園林植物造景中應考慮喬灌草的合理搭配。
1.1 喬木
喬木綠量大,可以遮陽擋雨、減噪吸塵等功能,景觀效果好,因此在園林綠化中一般作為行道樹、孤植或成片栽植,喬木所發揮的生態效益最為明顯,是城市園林綠化中必不可少的園林植物。
1.2 灌木
灌木可以和喬木混栽,可以自然造景也可以密植。目前最流行的是小灌木密植造景,常見的應用可總結為:①代替草坪成為地被覆蓋植物,對密植的小灌木進行修剪,使其平整劃一,也可隨地形起伏跌宕。②代替草花組合成色塊和各種圖案,利用各種小灌木葉、花、枝、果的不同色彩,將其密植成寓意不同的曲線、色塊、花形等圖案。③花壇滿栽,用小灌木密集栽植于一些形狀各異的花壇,形成花境、花臺。
1.3 草花
草花造景就是應用草本花卉來營造景觀,供人欣賞,按照運用的形式可分為草坪鑲嵌、立體美化、花壇用花3種。草坪鑲嵌是在草坪的適宜位置點綴或制造花境,使草坪更富色彩;立體美化的主要形式有垂直綠化裝飾、花柱、花球、吊袋等;花壇用花采用脫盆種植進行裝飾以保證全年有花。草花具有造景迅速、效果突出的特點,特別是多年生花卉,又具有一次種植、多年觀賞的價值。草花造景具有觀賞價值高,適應性強和管理簡便、投入較少的特點,因而在造景中廣泛應用于專類花園以及與建筑、道路、水體等的搭配使用。
1.4 草坪
主要是指由人工栽植和管理的草坪,具有改善環境、凈化空氣、吸滯塵土、殺菌防病和保持水土等生態效益,在城市的街心廣場、休息公園、高速公路兩旁及具有紀念意義的場地中種植草坪,不僅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公共活動和休息的場地,同時還可以開闊視野,緩和隨著城市的發展給人們所帶來的緊張和擁擠。選擇優良草坪作為主景,并在其中建造花壇、點綴孤植或叢植樹種,在其邊緣種植觀賞色帶作為陪襯。
2.居住區的綠化植物配置
住宅小區園林是居住區主要的休閑活動場地,是人民工作之余、茶余飯后進行戶外交流,親近綠色的空間。綠化植物作為園林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綠化植物的配置不僅要滿足各種活動功能的需求,還要全面考慮植物的生態要求以及在觀形、賞色、聞味、聽聲上的效果,營造不同的空間感受。從以下幾方面分析住宅小區綠化設計
2.1開敞性空間
開敞性空間一般集中在小區入口、中心廣場等區域,結合大面積鋪地和水景設計,提供人們活動交流的場所。對于植物配置一般采用喬木、矮灌木和地被植物,而較少采用中間層次的大灌木和小喬木,使空間在人們視線和行為尺度上通透開敞。喬木龐大的樹冠又能遮蔭防曬,為居民生活創造舒適的環境。根據開敞空間的需要對喬木采用孤植、列植、叢植、群植等方式。
2.2水景空間綠化設計
根據植物習性因地制宜,當幾種水生植物混合配置時,要考慮它們生長在一起的主次關系,抓住形體、姿態、葉形、葉色的特點,在花期、花色上產生對比協調。常見的水生植物有:菖蒲、鳶尾、水蔥、荷花、睡蓮等。通常是選用耐水濕的灌木花草栽于水邊,加強水景趣味,豐富水邊色彩。如玉簪、麥冬、花葉姜、鶴望蘭、美人蕉、春羽、龜背竹等。挺水,浮水,沉水等不同習性的水生植物營造豐富多彩的水景空間,構建了穩定的生態結構,給住客提供了自然生態的視覺享受。
2.3小區道路綠化設計
(1)住宅區的道路分為交通性道路和游園性園路
①機動車道由于汽車的通行不僅會產生噪音,也會影響住宅區內的安全,因此,機動車道的植物配置宜選用樹冠整齊,枝條廣被,下枝較少,生長迅速,耐修剪的喬木,如香樟、陰香、人面子、廣玉蘭、杜英、小葉欖仁、小葉榕等。
在喬木底部種植綠籬,可以遮擋視線,防止噪音。宜選用四時常茂而不落葉,枝葉稠密而無間隙,下枝伸長而不枯萎的植物。
有的小區選用常綠小喬木、灌木、花卉,在道路中間設置花壇或綠化帶劃分道路可減緩車速,美化道路空間。
②游園的園路是供居民休閑娛樂的場所,住宅區的園路既是道路又是景觀。其變化萬千,似路非路,沒有整齊的路緣,布局自然靈活。一般采用喬木、灌木、地被植物、草皮等多層次組合以構成具有一定情趣的景觀,并用特色植物強調某些節點,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
2.4活動場所周邊的綠化設計
在住宅小區中常用植物和鋪裝來分隔與界定兒童游樂場所。通過植物的高度和密度來控制聲音和視線,家長從樓上可以時刻關注孩子的安全,孩子們的喧嘩聲又不會影響底層住戶。由于兒童生性活潑、好奇心強,因此周邊植物應配置一些能給他們帶來感覺上刺激和興奮并能提供學習機會的植物。
2.5建筑小品周邊綠化設計
在園林景觀中小品是住宅區園林設計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如雕塑、花架、座椅等不僅有美化環境的景觀價值,還有不可忽視的實用價值。
花架的設置更是離不開植物,各種攀緣植物隨著花架的形式營造出綠意盎然的休閑空間。常用的攀緣植物有:爬墻虎、紫藤、炮仗花、使君子等。
雕塑小品周邊的植物配置要以設置點的場地特征進行考量。一般作為景觀節點的雕塑都會擺放在相對開敞的空間,形成視覺的焦點。此處的植物配置切勿喧賓奪主,盡量低調,形成背景,烘托主角。
座椅的布置就直接影響了該處環境的使用率。通常在座椅附近植有落葉喬木作背景,使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夏天能在樹蔭下乘涼,冬日能在陽光下交流,以增進鄰里關系。根據人們的行為心理,座椅背后一般要以稠密的植物作為依托,從而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時還起到軟化建筑墻角的作用。
3.結語
在園林設計中充分發揮植物的特性,組織層次豐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異的植物景觀,達到合理的、豐富多彩的空間序列,滿足人民對園林景觀的需求。園林景觀植物的配置在考慮綠地的景觀效果和生態功能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人民的身心健康,滿足不同年齡的人群需求。通過兼顧構思、總體的布局、單體的處理以及細部的處理,達到人居環境的合理性、功能性和觀賞性的統一,創造完美的人居空間環境,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曉光. 景觀象征理論研究[D]. 哈爾濱: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6.
[2]風景園林設計要素,[美]諾曼 K.布思,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7.7(2011.8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