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耀旭 張楊
【摘要】近些年隨著我們對房屋、建筑物抗震要求的逐步提高,一些混凝土質量通病在構造柱上反映也比較集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問題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有必要對構造柱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通病進行剖析并提出預防措施。
【關鍵詞】構造柱;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目前,多層磚混結構住宅房屋,在我國仍占有重要位置。在規范中,為提高多層磚混住宅的抗震能力,要求設置與墻體連城整體的構造柱和圈梁,使之共同承擔荷載。在多年的施工過程中,發現構造柱較易出現多種問題,這不僅影響了建筑的抗震能力,同時使建筑物的整體性和抗震能力隨之降低。本文探討其產生的原因及如何防治。
一、構造柱施工中常出現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1、 構造柱錯位
產生構造柱錯位的原因是:砌筑磚墻時,馬牙槎進退尺寸控制不好;構造柱鋼筋骨架傾斜,砌筑磚墻時磚墻隨構造柱鋼筋移動;構造柱截面尺寸偏差過大,使鋼筋骨架上部傾斜或有較大的自由度;同時在澆筑柱混凝土時,鋼筋工不跟班作業或不認真調整鋼筋的位置。另外在澆筑柱混凝土時,施工人員為圖方便,往往將柱鋼筋改變原有方向,這不僅使柱筋偏離原位置,而且也使鋼筋的抗折、抗拉強度降低。
2、構造柱的“爛根”
在多層磚混住宅中,上下層構造柱結合處夾雜的砂漿、碎磚等雜物,即為“爛根”。施工中,此種情況經常出現,究其原因是構造柱混凝土上皮及圈梁混凝土上皮在同一標高,而樓板在圈梁上,這樣構造柱就低于樓板面,(一般樓板厚度為120mm),即在構造柱底部形成與構造柱等截面的凹下區域。在上層磚墻砌筑過程中,大量的砌筑砂漿及磚渣掉落在凹下的部分,等一層磚墻砌到設計標高,凹下的部分邊已大致埋平,且具有了一定的強度,給清除帶來一定的困難。施工中若忽略這一點,即使留清掃口也難以使上下層構造柱混凝土緊密結合成一整體。
3、構造柱掛漿、斷條
在構造柱的施工中,一般是先綁扎鋼筋后砌筑磚墻。砌筑中砂漿難免掉入構造柱內,掛到鋼筋上,隨著磚墻砌筑的升高而加重和硬結,影響了鋼筋與混凝土的結合。另外,在灌注構造柱混凝土時,由于還存在拉結鋼筋綁扎位置不正確,構造柱鋼筋、圈梁鋼筋和磚墻拉結筋交織在一起,鋼筋密集、間距較小;混凝土級配不合理,粗骨料粒徑過大,使粗骨料卡在鋼筋上,影響了混凝土正常的通過;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過大,產生離析現象;特別是構造柱一次澆筑,振搗不到位、不密實等等,均容易造成構造柱局部無混凝土或出現大面積空洞現象,即斷條。
4、蜂窩、麻面
構造柱的模板不同于框架柱的支模,磚砌體表面不平且有磚縫,隱藏多數情況模板與墻體接觸不嚴,有較大縫隙。澆筑砼灰漿大量從縫隙流下,造成構造柱表面出現嚴重的蜂窩及麻面。
5、構造柱鋼筋反復彎折
構造柱鋼筋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機具碰撞或軸線偏差而偏離原有的位置,許多施工人員不是采用必要的補救措施而是直接彎曲鋼筋,使其恢復到原有位置。這樣不但降低了鋼筋的強度。同時,也使構造柱的抗震作用削弱。
二、防治措施
1、防止構造柱錯位
砌筑磚墻時要準確留好構造柱的位置,不能使磚頂在鋼筋上砌筑,而應使鋼筋有足夠的保護層厚度。留柱位置時,在底部彈線,往上砌“馬牙”。“馬牙”槎凹凸線均應相應上下垂直,最小處截面要滿足構造柱的截面尺寸。首層砌筑完,即用經緯儀彈出構造柱的軸線即基準線,以上逐層吊上去。同時在澆筑柱砼時,先矯正構造柱筋的位置。施工機具不準碰撞柱根部模板或為方便施工隨意彎折柱筋。根據規范要求在磚墻砌筑中,馬牙槎應從柱腳開始先退后進,以保證柱腳為大斷面。澆筑砼時,也不得將振搗棒觸及柱鋼筋,以防柱筋移位。
2、防治構造柱“爛根”
澆筑柱及圈梁混凝土時,構造柱根部要高出圈梁12cm,即與樓板上標高齊平。砌墻砌筑完后,要認真清除落于構造柱根部的砂漿及雜物。模板底部設清掃口,澆筑混凝土前用清水清洗柱根,保證構造柱上下結合成一整體。
3、防止構造柱“斷條“
磚墻砌好后支模板前,敲掉柱筋上沾有的砂漿硬塊。澆筑構造柱混凝土時,其級配要符合設計要求,選用較為適宜的骨料直徑。同時,適當調整混凝土的塌落度,一般在50-70mm為宜。混凝土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以減少混凝土離析現象,確保混凝土密實。構造柱混凝土應分段澆筑,每段灌注高度不宜大于2m。振搗長度宜為振搗棒長度的1.25倍。柱頂鋼筋密集區,應振實,以保證構造柱整體的密實度。
4、蜂窩、麻面的防治
首先保證墻體的平整,特別是不要有大的磚縫。二是模板與磚墻的搭接寬度,不宜小于50mm,過小宜漏。模板與磚墻之間縫隙塞嚴,,以防跑漿。同時掌握好振搗時間,每點15秒為宜,時間過長也會產生蜂窩現象。
總之,目前我國民用建筑大多采用磚混多層建筑,正確施工構造柱,保證施工質量,杜絕施工質量隱患,提高建筑物的整體性,抗震性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就要不斷加大管理的力度和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增強責任感,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加強質檢工作,使施工后的構造柱起到它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風霞.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施工質量控制[J].科學之友(B版),2009,02:37-38.
[2]胡文偉.多層磚混房屋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施工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15: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