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函
【摘要】給排水工程是建筑設備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建筑物使用質量的重要因素,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給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必須嚴格把好建筑物給排水施工質量一關。文章結合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管理的實踐,分析了給排水施工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具體措施,謹供參考。
【關鍵詞】給排水;防治措施;施工管理;給水系統;規范性
一、建筑給排水的理論概述及背景研究
隨著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境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同時,對美觀和舒適度的需求逐步增大,對建筑給排水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給排水工程是建筑設備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影響建筑物使用質量的重要因素,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給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給生活與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因此必須嚴格把好建筑物給排水施工質量一關。給水管道堵塞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①閥門失靈,閥門螺桿損蝕、折斷;②水箱內浮球閥失靈,箱內無水可供;③管內雜質太多,使沖洗自閉閥的進水針孔受堵;④施工中一些人為因素造成的管內棄入物,而影響正常供水。解決辦法是:安裝閥門前進行必要檢測,嚴禁使用低劣的鐵桿閥門,且在安裝時逐個開啟、閉合調試一下,開啟靈活方可使用。亦可通水試驗,管內雜質應進行事先清理或清洗,水箱在完工后應徹底清洗干凈泥沙雜物,以免流入管內和閥體。對于人為造成的避免堵塞方法是,安裝閥門時留意別反方向,管道口暴露在外暫不聯接時可及時包扎或臨時用管堵悶掉。市政給排水工程建設投資已從單純由政府投資發展為政府投資、企業等其它社會投資共同參與建設的新格局。市政給排水工程質量也由以施工單位自控為主發展為政府監督、社會監理和企業控制相結合的較為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
二、給水管道滲漏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分析
1.材料本身質量引起的滲漏
如管材上出現裂痕、針眼,配件二端部出現的變形,絲口有偏絲、斷絲、毛絲及缺口,各類閥體內的部件損蝕、密封圈破損、松懈、閘板和閥體毛糙而閘不到底,閥桿變形折斷,另外潔具沖洗水箱出水口與浮球接觸不密實,閥件老化、腐蝕而失靈等均會產生滲漏,針對上述原因,其防治的辦法是:所有材料的進貨渠道應正規,信譽、質量可靠,除有必要的質保單或合格外,在安裝前,還必須進行嚴格的外觀檢測,即對于每批次不同來源的產品進行必要的目測查驗或調試。當數量較大時可采用取樣抽查,必要時亦可試壓和解體檢測主指閥門排除隱患,發現上述問題應予以調換,直到全部合格方可安裝使用。
2.給排水安裝人員技術不熟練
鍍鋅管在套絲接口時斷絲或缺口大于絲口總長度10%,絲口過松或過緊;絲接口長度不足或纏繞物生料帶、油麻絲不足、不均勻,或在邊接旋轉過頭又返回產生松動而造成滲漏水,另外,法蘭之間偏心受壓而滲漏,?焊接管道之間或管道法蘭之間焊縫不到位,造成開裂,衛生潔具邊接填料不當。蹲坑沖洗皮碗與接口未綁緊或任意采用細鐵絲而銹蝕造成的種種滲漏。其預防措施是安裝施工人員需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嚴格的操作規程意識,以確保施工質量,如在管道套絲時做到管子鋸口平整。切口與管子中心垂直,絲口清晰。管子絲口應略呈園錐狀,銜接時嚴密并外露兩牙,絲口纏繞適量、均勻,法蘭與管道之間在邊接時應進行水平或垂直交叉校正,選擇不同對應介質的墊片大小相稱,為防偏心應力。螺拴緊固時應順序對稱平衡控緊,外露絲口或埋入地下的管道應及時進行水壓試驗,蹲坑皮碗與接口必須采用≥2的銅絲綁扎2~3mm道,且綁扎嚴密,亦可臨時通水試驗。
現場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樓面預留洞不設套管,因預留口側面光滑,管道安裝時未作鑿毛處理而直接二次澆注洞口砼,使洞口砼與板面砼之間或砼與立管之間出現滲漏。另外預留洞口位置埋設不準,安裝人員隨意敲鑿板面砼,使得預留洞口擴大,造成板面砼體破裂,填補洞口時又沒采取有效澆注封口的補救措施。另一種情況是雖埋設了套管,但因在樓板混凝土澆搗時,未能在套管四周充分密實震搗,而造成套筒四周砼較松散而滲水或是套筒固定不牢,震搗時產生偏心移位,使套筒與給水管之間一側的空隙無法嵌入填充物造成滲水。在澆搗樓板混凝土時,督促土建人員留意預留孔位的震搗,有套管的,套管應高出建筑平面30?mm,無套管的則應在二次澆搗預留洞細石砼時,采用洞口面翻邊處理,每側翻邊寬度應大于20mm原板面砼洞側面應鑿毛處理后方可澆注細石砼。建議衛生間、盥洗間板面,還是采用預埋套管為妥。
三、加強給排水管道檢查與試驗技術措施
1.室內排水管道通水能力試驗
根據規范要求,應自上而下進行或在浴缸、洗臉盆、水槽等用水設備處充滿水,再行通水試驗,以不漏不堵為合格或在便器內丟入二至三張衛生紙,觀察衛生紙是否很快被抽吸到污水管道內,并暢通排至室外管井處為合格。室內排水系統通水能力試驗的步驟是:按管路系統的層數先逐個開放給水排水的各配水點,檢查各排水口及立管應暢通無阻,接口處無滲漏;按管路系統每層的給水系統配水點數同時開放1/3配水點,各排水口及立管應暢通無阻;按各管路系統的總配水點數同時開放1/3配水點(一般在最高層),各排水口及立管應暢通排流。對于設置在地面的地漏,應采用橡皮管引灌,地漏排水口應暢通排放。
室內排水系統通球試驗的步驟是:對于多層及高層建筑,排水系統較為復雜、工期長,在排水立管施工安裝完工后,很難避免較大的異物(如斷磚、砂漿塊、木塊)進入管內,可能造成立管及出戶管彎頭被堵而導致出水不暢通。對此,交付使用前可用通球的辦法進行檢查,方法是將一直徑不小于2/3立管直徑的橡膠球或木球,用線貫穿并系牢(線長略大于立管總高度)然后將球從伸出屋面的通氣口向下投入,看球能否順利地通過主管并從出戶彎頭處溜出,如能順利通過,說明主管無堵塞。如果通球受阻,可拉出通球,測量線的放出長度,則可判斷受阻部位,然后進行疏通處理,反復作通球試驗,直至管道通暢為止,如果出戶管彎頭后的橫向管段較長,通球不易滾出,可灌些水幫助通球流出。
【參考文獻】
[1]葉建秋.論土建專業的施工配合.工程建設與設計.2008年(3)
[2]杜宇新.電氣安裝工程與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河南機電高專學報.2006年(4).
[3]劉志平.高層建筑安裝工程預留預埋階段的質量管理.建筑管理現代化.2007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