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云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210046)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際間交往范圍及內容的不斷拓展和深化,對我國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高水平、高規格、高素質、復合型、有特色的英語專業人才已成為今后我國高校英語專業教學的主要努力方向。現代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從單一的外語型轉向為“復合型”(既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又具備其他專業知識的人才)。我國英語專業本專科招生規模逐年擴大,而學生數量與教學質量之間的矛盾也使英語專業教學改革成為熱點問題。所有這些因素使得英語專業教學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英語專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高職的英語專業與本科的英語專業有一定區別。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養從事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基本素質和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畢業生應具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較寬的知識面和較高的素質。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專業課程和教學體系: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并應該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高職高專的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學校與社會用人部門結合,師生與實際勞動者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是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因此,由于高職的英語專業是培養熟練掌握英語,又懂得國際性商貿知識和技能的外向型、復合型的英語高級應用性人才,就不能跟在本科院校的后面,亦步亦趨地走本科的壓縮型的路子。而是要讓我們培養的畢業生既具有扎實的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應用能力,又能以英語為工具從事商業貿易活動。所以,我們本著實用為本、產學研結合的宗旨,在教學設計中,加重了實踐的份量,通過加強聽說讀寫譯的強化訓練和信息技術應用的綜合訓練,為培養應用型的外語人才奠定了基礎。
在教學改革和建設上,首先要深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專業建設是教學建設和改革的基本內容,是重中之重。科學的、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是實現培養目標的有效保障。構建專業教學體系應遵循先進性、適應性、可靠性、開放性的原則。按照“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不拘泥于傳統學科型的課程體系結構,淡化基礎課與專業課的界限,進行課程重組和整合。
其次,要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在教學上,要盡量避免老師一言堂的現象,可采用分組討論,配對練習等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參與教學活動。同時,由于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核心課程之一是英語類的課程。要想促進學生在學習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要培養學生對學習英語這門語言的興趣,并讓學生了解學習英語的一些好的學習方法。這就要采取多項措施,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教學手段上,要大膽采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采取措施,鼓勵學生加強課外英語的學習與提高。
同時,在專業教師的配備上,要加大“雙師型”教師的人數。目前,我院應用英語專業教師隊伍由專職教師、外籍教師、兼職教師三部分組成。全體教師具有現代教育思想和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理念,勤于教學研究,愛崗敬業,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能配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能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手段教學。我院聘請教師不只是看職稱高低,更看中實踐操作能力強弱。目前,有部分專職教師為雙師型教師,這些教師在其他工作崗位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實踐操作能力很強,由這些教師去帶實習實訓,使學生的實踐能力更貼近職業崗位的要求,可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但有些教師缺乏實際相關領域的工作經驗,可采取措施,鼓勵專業教師尤其是實踐課教師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同時,還應讓專業教師每年有一定機會到企業參加實踐。另外,聘請企業有相關領域實際工作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來擔任實訓課教師或舉辦相關的職業教育講座。這樣,在教學中,會更有針對性。
在筆者與其他同類的商務英語專業老師的交流中和其他渠道了解到,雖然很多學校意識到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和建設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有些學校在課程設置上甚至比較隨意,全憑領導的喜好與意愿調整教學內容和進行教學改革,致使培養的畢業生很難適合崗位的需求。如何更好地有效進行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和建設,仍然有待進一步探索。
[1]胡安娜.與就業崗位對接的商務英語精讀課堂教學模式設計[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2(3).
[2]趙小云.商務英語類專業建設的探討[J].對外經貿,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