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
(黑龍江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黑龍江哈爾濱 150028)
科技成果轉化的內涵邊界與統計測度
劉會
(黑龍江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黑龍江哈爾濱150028)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成果也在不斷更新,在科技成果的轉化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認知偏差,究其原因不外乎來源于統計測度等基礎性工作的不到位。科技成果的創新需要依賴于科技成果的轉化,然而科技成果轉化的內涵又在于需要通過解決好其中所存在的商業化問題。關于此方面的測度評價,國內外很多研究已經大規模展開,然而相比于國外,國內的研究進展則稍顯遜色。本文將以此為出發點,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內涵邊界和統計測度做初步分析,以期能夠為相關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些許的參考。
科技成果內涵邊界統計測度科技轉化
科技成果的轉化,本質上需要建立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同時也是科技創新過程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所有科技的創新成果均需要通過此過程來實現其市場價值,這樣才能發揮出科學技術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從整體角度看,科技成果的轉化能力又是基于國家層面的一種體系創新,轉化的質量取決于國家宏觀層次的創新驅動戰略和整體的創新體系等,因此成為國際中各個國家所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此背景下,我國也充分認識到了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意義,因此更好地糾正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存在的認知偏差對于進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質量具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科技成果轉化,目前大多數的研究都將其概念界定在商業性科技成果轉化領域的范圍當中,指的是將科學技術在各個機構之間轉移的過程,以期能夠借此對相關科技做進一步的創新。我國各界對于科技成果的轉化質量有著不同角度的認識,從日常生活中身邊的報道中就能夠看出,發達國家的科技成果轉化率的平均水平臨近80%,而我國近些年的平均水平卻始終徘徊于30%左右,由此可見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亟待提高[1]。然而目前的低水平僅代表著的總體平均水平,在我國一些發達城市比如北上廣深的很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卻能夠達到70%以上。縱觀當前全社會對科技成果轉化的認識角度存在偏差的根源重點在于統計測度指標體系的不完善,然而要想將其完善卻并非輕而易舉,不僅需要明確范圍定位,同時還需要確定轉化的相關標準。
科技的創新能力衡量方式主要看其轉化的質量,因此當前判定科技成果轉化水平的重要方式就是通過統計測度來進行評價。目前關于科技成果轉化水平的測度主要有三種方式:建模計量法、綜合指標法和DEA效率評價法,三種方法各有各的優勢,但對其所具有的劣勢也存在著一定的爭議,所涉及的要素不外乎指標選取、權重確定等等。關于測度的定量方法,也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大多都是通過科技專利轉化率方面來進行,并沒有涉及到更深的多位計量數據方面的探索[2]。
盡管當前關于科技成果轉化質量的統計測度目前已經在業界中取得了一定的共識,但依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問題。第一,我國涉及到科技成果轉化質量統計測度評價方法上雖然有了諸多的方法,但是一些基礎性工作卻依然停留在探索階段,比如相關指標體系的設定和統計調查等等;第二,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調查和統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利于進行國際之間的比較;第三,以科技成果轉化結果作為依據的相關評價指標也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包括將評價指標建立在專利申請等方面,失去一定的成果再創新吸引力,同時還側面反映出當地的政府扶持力度和整個社會的文化風氣等[3]。
針對當前科技成果轉化所存在的問題,本文通過總結認為其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首先,有著統一的認識。唯有充分明確科技成果轉化的邊界內涵,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范圍的擴大,確保所從事的相關活動能夠為科技成果的進一步創新創造最有利的條件。這樣才能保證使科技成果轉化發揮出最大的價值,為推動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率的根本性提升。
其次,充分吸收國內外發達城市或國家的的成功經驗,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統計測度相關指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這就需要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統計力度,在此過程中更多的依賴于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將真實的調查數據信息予以明確的界定,并對調查統計結果進行公布,確保相關部門相關政策的出臺都能夠“有信息可依”。
最后,將相關的法律與政策環境予以完善,對于現行的科技成果評價測度對專利的過分依賴制度弱化甚至取消,將高校院所等職務發明成果的專利歸屬方面的嚴格規定暫且擱置,與此同時加大對相關活動的支持力度,不僅要在制度方面,還應當拓展到政策領域,并大力加強科技創新的文化建設,通過激勵機制的完善來全面提高全社會的科技創新風氣和動力。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的現代化發展,科學技術成果與日俱增,為了更好地促進科技成果的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是最有效途徑,并且也是必由之路。對此,國家應當進一步提升對此的扶持力度,同時進一步明確科技成果的內涵邊界與統計測度相關指標,通過多手段、多途徑來創設更好的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新空間,實現科技成果價值的充分發揮。
[1]賀德方.對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轉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與思考[J].中國軟科學,2012(11):1-7.
[2]龍飛,張哲,戴昌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知識基礎測度與實證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3(07):1060-1067.
[3]何彬,范碩.中國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演變與影響因素——基于Bootstrap-DEA方法和面板Tobit模型的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3(10);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