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美瓊
(四會市圖書館,廣東四會 526200)
淺談四會市圖書館如何做好讀者服務工作
萬美瓊
(四會市圖書館,廣東四會526200)
在信息時的今天,計算機和通訊網絡的高速發展,使讀者獲取文獻資源的渠道跟加廣泛,圖書館已不再是大家獲取文獻信息資源的惟一場所,傳統的服務已經跟不上發展的步伐,那么圖書館如何順應時代發展更好的為讀者服務呢?本文主要闡述了四會市圖書館具體如何做好讀者服務工作,主要包括以讀者為中心的個性化服務;豐富館藏資源,實現信息服務自動化;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創造優質的服務。
四會市圖書館讀者服務讀者
讀者服務工作直接反映了圖書館的管理水平,讀者服務工作已成為決定圖書館未來發展的關鍵,它和圖書館今后的發展戚戚相關。讀者工作做得好將會吸引更多的讀者,從而促進圖書館的發展;反之,則會使讀者越來越少,以至使圖書館陷入尷尬境地。就如何做好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筆者結合本館的實際工作,淺淡幾點看法。
讀者是圖書館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因素,以讀者為中心的個性化服務能使圖書館的服務更加人性化,更加實質地發揮圖書館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首先提高服務意識。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只有圖書館才是信息中心”的理念已經受到沖擊,面對商業與非商業咨詢公司的嚴峻挑戰,圖書館只有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才能在信息社會的競爭中生存下來。這就要求圖書館館員增強服務意識,提供個性化的高質量的服務,讓讀者個性化的信息需求得到滿足。
其次服務方式多樣化。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比較復雜,閱讀層次有所區別。讓圖書館有限的資源帶來最大的服務效益就要盡量滿足各個層次不同讀者的需求。因此必須開展多樣化的服務方式。下面筆者以本館為例,展開說明,(1)本館開設了讀者點購圖書、新書通告、好書推薦、網上續借、電話咨詢、網上交互咨詢、QQ續借、讀者QQ群、微信平臺等方式來滿足讀者的服務需求;(2)舉辦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具體包括有玉苗周末故事會、講座、展覽、電影播放、4.23世界讀書日、服務宣傳周等活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活動有:①在寒、署假期間,針對學生開展適合學生的講座,如邀請了廣東省高考作文評卷組副組長、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原語文科組長、廣東省特級教師、廣東省首批中學語文正高級教師鄒壽元前來作《高考要突出的亮點》專題講座;②開展“童眼看世界——圖書館之美臨摹大賽”優秀作品展;③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引導全市中小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傳承經典文化,感受漢語言的魅力,組織城區中小學校舉辦了‘讀經典頌中華’——四會市中小學生朗讀比賽”活動;④為鼓勵少兒多讀書、讀好書,實現“趣味閱讀、精彩講述、快樂成長”,開展第月二次的玉苗周末故事會活動;據統計本館在2014年共舉辦讀書活動55次。3、建立專科閱覽室及數據庫,針對地方特色,在本館增設了玉器書庫、蘇柑桔書庫,玉器文化、六祖文化、柑桔文化等數據庫以多樣化的服務滿足不同讀者的個性化需求。
再次創造舒適的閱讀環境。一個寧靜、典雅、舒適、寬松的環境,能使讀者全方位地感受到環境和人的親和力,激發讀者的求知欲望。四會市圖書館自2013年3月新館開館以來,不斷改善閱讀環境,注重舒適度和明亮度,如增加燈光設備,增加對閱覽室綠化的擺設、增設貼心的溫馨提示及標語、保持室內的清潔、為讀者提供無線上網、插座、專門開設殘疾人士閱讀室等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閱覽服務,讓讀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館藏是一個圖書館的重要標志,目前,國家倡導建立知識型社會,圖書館應以此為契機,特別是縣級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因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限制,一直未得到社會應有的重視,大部分縣級公共圖書館可利用的信息資源有限,檢索手段落后,嚴重影響讀者服務的質量。因此應努力爭取得到各級領導及有關部門的理解和支持,投入資金建設資源,擴充為可利用資源,通過信息技術提高服務手段。
以四會市圖書館為例:因本館是縣級市公共圖書館,可利用的財政專項資金有限,因此如何爭取資金,豐富館藏資源成了本館的重中之重。本館主要是能夠抓住機遇,變被動為主動,爭取資金,豐富資源,服務特殊人群。具體如下:
2.1爭取東西兩翼文化建設資金,改善本館的設施設備,實現信息服務自動化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基層文化建設的意見》精神,根據省文化廳、財政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扶持東西兩翼等地區文化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及<廣東省扶持東西兩翼等地區文化建設工程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要求,四會市圖書館結合自身的實際,制訂實施方案,并得到了省文化廳審批。通過這項扶持款項,本館購買了一批全新的液晶計算機及相關配套設備,實現光纖聯網,使館內文化設施得到了改造和充實,并實現了電腦自動化信息服務。
2.2爭取廣東省流動圖書館的流動建設點
自從流動圖書館開辦以來,四會市圖書館都在努力不懈地爭取,2007年本館克服因沒有獨立館舍,館舍面積小的地方限制因素,爭取到了省流動圖書館的流動點,并于九月份開館。自從開館以來,本館依照流動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創造了優質的服務態度,如:為每位到館讀者派發流動館的服務宣傳簡介,推廣流動館的服務理念及數字資源,指引讀者查找書目,為了讓讀者更好地利用省立中山圖書館的資源,主動講解及指引每位辦證讀者如何查找文獻資料并使用電腦演示省館的數字資源、“共享工程”和“網上參考咨詢”,并印發具體的操作方法分派給讀者。經過館內人員的宣傳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如今的廣東流動圖書館四會分館每天都座無虛席,成為節假日人民群眾充電的一道美麗風景。
2.3借住社會力量,增加館藏,建立基層流動圖書室,服務特殊人群
這幾年來,本館能充分利用社會捐資力量,增加館藏建設,并利用這些資源服務基層。據統計,本館利用宋偉文先生、四會市新華書店、省立中山圖書館等捐贈的圖書資源,建立館外流動服務點25間,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25間以及公共電子閱覽室19間。具體包括消防中隊、武警中隊、市人民法院、四會監獄、市幼兒園、市馬田幼兒、市碧海灣社區、下茆文化站等流動圖書室,充分發揮圖書館的資源。
2.4加強本館的數字化建設
首先開通四會市圖書館網址,讓更多的讀者及時了解本館的動態;其次,加強對電子圖書建設,近年來,本館先后采購電子圖書7萬多種;再次,針對地方特色,增加本館的特色資源庫,先后建立六祖文化數據庫、玉器文化數據庫、柑桔文化數據庫、地方文獻數據庫;最后,本館購買了歌德電子圖書借閱機、博看觸摸屏讀報刊一體機,提升了我館的服務水平,滿足讀者數字化閱讀需求。
2.5引導讀者參與讀者的管理工作
自本館新館開館以來,為了克服本館人員緊缺的現象,本館特別成立“四圖書友”志愿者團隊,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志愿者是本館的讀者,她們具體參與到我們的工作中,其中包括日常的借閱,活動的組織,圖書漂流等工作,使他們對圖書館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與了解。
在圖書館中,“以人為本”就是以讀者為本,必須明確圖書館工作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圍繞著“人”而展開。急讀者之所急,想讀者之所想,設身處地為讀者著想,圖書館服務應該向知識服務方面發展,有為才有位,面對讀者應該做到“百問不倒,百問不煩”,因此變圖書館員為“知識導航員”,其職責就是幫助人們選擇信息,評價信息、并與信息網絡取得連接,同時加強二、三次文獻以及館藏的網絡專題數據庫建設等創新性知識產品的生產。
3.1鼓勵圖書館員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高素質的圖書館員隊伍需要圖書館的支持與鼓舞。一個圖書館的館員素質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與領導的管理機制有關。因此筆者認為激勵圖書館員適當地進行在職進修、參加短期培訓等形式的學習,是開展讀者服務工作的重心,光有技術而沒有人員的話那是寸步難行的,做好讀者服務工作需要館員的參與。以四會圖書館為例:這幾年來,四會館都很注重館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并積極鼓勵館員學習,完善本館的知識結構。具體有:提供時間在職進修;把握好每次由省立中山圖書館或其它機構舉辦的各種短期培訓班,選派人員或輪流去學習;在職人員只要拿到相關的學歷證書,適當的報銷60%的學費,因此四會圖書館的在職人員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不僅提高了本館人員的知識結構,而且為開展個性化服務打下了基礎。
3.2加強館際合作,建設完善的信息資源體系
加強傳統館藏建設,同時重視網絡信息的建設,加強館際資源共享,構建一個廣闊的動態信息資源體系。同時,圖書館還要根據本地用戶的需要,對文獻資源進行加工,建立特色數據庫,并隨時予以更新。如四會市圖書館與肇慶地區的圖書館聯合實行借書一卡通服務,通借通還,方便讀者隨時隨地利用圖書館,除此之外四會市圖書館與肇慶市圖書館、廣東省省立中山圖書館合作,充分利用他們館豐富的電子資源、展覽及各種類型的講座。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圖書館除了要具備較為齊全的服務條件和設施之外,更主要的是要增強服務意識,做到想讀者之想,急讀者之所急,以便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1]曹霞.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實施[J].圖書館論叢,2008(1).
[2]潘淑蘭.淺談如何做好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J].管理論壇,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