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芳 雷鳴



[摘 要]自“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黑龍江省引進FDI規模不斷擴大,但受某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FDI對三次產業發展并未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因此,黑龍江省在引進FDI的過程中,更應關注FDI的利用效率,樹立科學、可持續發展的引資觀,逐步提高第一產業利用FDI的比重,引導FDI投向第二產業中的高新技術產業,并努力優化第三產業中FDI的結構。
[關鍵詞]黑龍江省;三次產業;FDI利用效率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5-3283(2015)09-0045-03
[作者簡介]李碧芳(1974-),女,漢族,湖北天門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資利用與產業安全;雷鳴(1978-),女,漢族,黑龍江大慶人,講師,研究方向:國際金融與投資。
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外商直接投資(FDI)已成為發展中國家最主要的利用外資方式,也是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最重要手段。進入21世紀以來,黑龍江省引進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對黑龍江省經濟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FDI并未對黑龍江省的經濟增長產生穩定、有效的影響。因此,探討FDI對黑龍江省產業的影響,并著重分析FDI在三次產業中的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 黑龍江省利用FDI及其產業分布現狀
(一)黑龍江省利用FDI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黑龍江省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黑龍江省利用FDI獲得迅速發展,投資領域涉及十幾個行業。2014年全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突破50億美元,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98個,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86327萬美元,較上年增長17.31%,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08791萬美元,較上年增長10.29%。2013年在黑龍江省投資的外資企業增加到931個,遍布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FDI在推動黑龍江省產業結構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黑龍江省的FDI大部分來源于香港、維爾京群島、英國、美國、新加坡、百慕大、韓國、臺灣、日本、德國等國家和地區。近年來,雖然到黑龍江省直接投資的國家和地區進一步增多,但從所占比例來看,香港始終占據FDI投資總額的一半。以2013年為例,香港外商直接投資額261949萬美元,占黑龍江省FDI總額的56.78%。這表明,黑龍江省的FDI來源過于集中。另外,黑龍江省的FDI還具有地區集聚的特點。近年來,吸引外商投資額比較大的始終是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及牡丹江等大中城市。以2013年為例,這四個城市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68286萬美元,占黑龍江省FDI總額的79.83%。這種FDI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現象,顯然不利于黑龍江省經濟的總體協調發展。
(二)黑龍江省FDI產業分布
總體來看,目前黑龍江省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于第二產業,第一產業嚴重偏少,第三產業利用FDI較為穩定,但比重偏低。首先,第一產業利用FDI比重從2005年開始基本保持穩步上升,至2011年達峰值后,近兩年回落明顯。但在比重最高的2011年也僅占7.47%,而在比重最低的2005年只有0.33%;其次,第二產業利用FDI一直占主導地位,比重最低的2005年達到了43.22%,比重最高的2006年達到了91.94%;第三,除了2006年和2007年,第三產業利用FDI比重一直保持在20%~30%左右,直至2014年突破40%(詳見表1)。
為了更精確地衡量三次產業FDI分布的相對比重,還可以用區位商來進行分析。區位商的計算公式為:LQ=Q1/Q2,其中Q1為該產業利用FDI的比重,Q2為該產業占GDP的比重。若LQ>1,表明該產業在吸引FDI上具有比較優勢,LQ值越大,比較優勢越明顯。若LQ<1,表明該產業在吸引FDI上具有比較劣勢,LQ值越小,比較劣勢越明顯。利用表1和表2的數據,計算出黑龍江省三次產業利用FDI的區位商,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各產業在利用FDI上存在巨大差異。第一產業利用FDI的區位商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近兩年竟低于0.1,說明處于絕對劣勢地位。除了2005年,第二產業利用FDI的區位商一直大于1,2013年達到最大值1.912,說明處于絕對優勢地位。除了2005年,第三產業利用FDI的區位商一直小于1,但大多數年份超過了0.5,說明處于比較劣勢地位。
二、黑龍江省利用FDI實證分析
(一)計量結果
分別以三次產業利用FDI的比重為自變量,以三次產業占GDP的比重為因變量,對三次產業GDP與各自FDI利用之間進行相關與回歸分析。運用EXCEL2013計算,結果如下:
(二)結果分析
1.相關系數
通過EXCEL計算結果發現,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與各自FDI利用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性,但第二產業與FDI之間卻呈顯著負相關,如表4所示。
2.回歸分析
通過EXCEL運算結果,可以得出三次產業GDP與各自FDI利用之間的回歸方程。
第一產業:Y1 = 0.5964X1 + 10.780
第二產業:Y2 =-1.7830X2 + 57.567
第三產業:Y3 = 1.1867X3 + 31.653
由上述三個方程可知,三次產業在FDI的利用效率上存在顯著差別。利用FDI的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平均增加0.596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平均增加1.1867個百分點,而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卻減少1.7830個百分點。
(三)結論
理論上FDI應該對三次產業的生產總值具有相應的刺激和促進作用,黑龍江省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相關數據也基本反映了這種規律性,但第二產業的相關數據卻沒有體現出這種規律。該現象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FDI對生產總值的影響可能受實物資本中邊際報酬遞減規律作用的限制,因而第二產業FDI占比越大,GDP占比反而越小;第二,專門針對FDI的優惠條件對國內投資可能產生顯著的“擠出效應”,從而嚴重影響第二產業的投資總額和生產總值,導致FDI占比與GDP占比顯著負相關。endprint
三、對策建議
(一)樹立科學、可持續發展的引資觀
在追求外資引進規模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外資的利用效率,并將其作為業績考核的標準,充分發揮FDI對調整經濟結構的促進作用。逐步從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過度,既要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廣招博引,更要以戰略眼光提高開放層次。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提高招商質量,堅決摒棄以犧牲環境和資源為代價的“短視”行為;要堅持正確的政績觀,避免因“政績需求”而招“窟窿”項目和“貽害”項目;要著眼于結構調整、國企改制和產業升級,高起點、有計劃地引入戰略投資者。
(二)提高第一產業利用FDI的比重
黑龍江省第一產業的GDP占比與FDI占比呈顯著正相關性,但第一產業利用FDI比重一直遠遠低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應逐步提高第一產業利用FDI的比重,充分發揮FDI應有的作用。
(三)引導FDI投向第二產業中的高新技術產業
黑龍江省第二產業利用FDI占比雖然一直很高,但是投資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采礦業、電氣、燃氣及水供應等資源密集型產業。這些傳統產業投資規模過大容易面臨邊際報酬和規模報酬的雙重遞減,因而應引導FDI投向第二產業中的高新技術產業,逐步消除FDI在第二產業中的負效應。
(四)優化第三產業中FDI的結構
黑龍江省第三產業的GDP占比與FDI占比顯著正相關,而且相關系數最高。但第三產業利用FDI比重一直偏低,且主要集中在租賃、商務服務等傳統領域。因此在積極引導FDI投向第三產業的同時,應加快發展服務貿易、金融保險、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研發設計、信息服務、倉儲配送等生產性服務業,努力優化第三產業中FDI的結構。
[參考文獻]
[1]石衛星.外商直接投資對江蘇省產業結構的影響及對策[J].華東經濟管理,2015(5).
[2]胡元禮,劉菲.外商直接投資對青島市經濟影響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4(23).
[3]朱燕.外商直接投資與江蘇省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的實證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
[4]武洪玲.基于統計視角的安徽省外資利用效率分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
Abstract: Since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implement,the introduction of FDI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ve been constantly expanding,but because of some uncertain factors,FDI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industries did not play its due role in promoting. Therefore,in the proces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FDI,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efficiency of FDI an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capital concept,and gradually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primary industry use of FDI,boot FDI to invest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in high-tech industries,and efforts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FDI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ree industries;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FDI
(責任編輯:董博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