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介紹聯合概念框架提出背景的基礎上,分析了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演進歷程,以及FASB-IASB聯合概念框架財務會計信息質量體系的變化。“趨同”一直以來是我國對應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采取的策略。FASB與IASB聯合框架的發布,為我國建立健全高質量的會計準則和會計質量特征體系提供了參考,為我國制定會計原則提供了方向。我國在借鑒聯合框架質量特征時,應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質量特征體系的結構層次,逐漸與國際接軌。
[關鍵詞]聯合概念框架;信息;特征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5-3283(2015)09-0157-02
[作者簡介]張利平(1986-),女, 漢族,河南新鄉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會計。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 和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 于2004年啟動聯合概念框架,共分為8個階段。2010年9月28日發布的第8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即為聯合概念框架的第一個階段,主要為“目標與質量特征”,此公告目前由三章構成,第一章為“通用財務報告的目標”,第三章為“財務信息質量特征”。第一章財務報告的目標主要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決策,將財務報告的目標定位于決策有用。第三章把財務信息質量分為兩個層次,并對財務信息質量特征進行了調整。
我國并沒有正式的概念框架,很多理論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國外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經過了幾個階段的演變,而目前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只在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中進行了規范,在基本準則中提出了8項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2010年4月2日財政部發布了《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趨同路線圖》,“趨同”是我國一直以來對應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采取的策略,聯合概念框架的提出,對于制定我國會計原則具有借鑒意義。
一、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演進
1970年,美國FASB指出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目標包括:1.相關性;2.可理解性;3.可驗證性;4.中立性;5.及時性;6.可比性;7.完整性。1980年5月,FASB發布了第2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將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進行了系統的論述,詳細地介紹了信息質量特征的定義,提出了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層次圖,層次圖的高層是“決策有用性”,這是會計信息的核心。質量特征包括相關性(預測價值、反饋價值、及時性)、可靠性(如實反映、可驗證性和中立性)、可比性(包括一致性)、重要性。其中,主要質量特征是相關性和可靠性;次要質量特征是可比性。信息如滿足重要性,才能進行確認,普遍約束條件是效用大于成本。
1989年7月,IASB發布了《編制財務報表的框架》,提出了4項主要質量特征,即相關性(預測價值和確認價值、重要性)、可靠性(如實反映、中立性、實質重于形式、謹慎性和完整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2010年FASB – IASB發布聯合框架即第8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將質量特征區分為基本的質量特征和增強的質量特征;用“如實反映”取代“可靠性”,并移除“可驗證性”“謹慎性”和“實質重于形式”等構成要素;將“及時性”從“相關性”中移除,將“可驗證性”從“可靠性”中移除;增強的質量特征包括“可比性”“可驗證性”“及時性”“可理解性”;基本的質量特征包括“相關性”“如實反映”。基本的質量特征和增強的質量特征同等重要。
二、FASB-IASB聯合概念框架會計信息質量體系的變化
為了明確信息質量特征的不同,將質量特征區分為基本的質量特征和增強的質量特征,基本的質量特征就像金字塔的塔底,決定了會計信息是否有用。如果信息滿足基本的質量特征,即相關性和如實反映,那么這項信息就是有用的,有助于決策。如果會計信息不僅具備基本的質量特征,還具有增強的質量特征,則信息的決策有用性進一步提高。但如果一項財務信息具有增強的質量特征,不論是具備可比性、可驗證性、及時性和可理解性中的一個或多個特征,只要它不滿足相關性或如實反映,都不能使該信息有助于決策。可見,基本的質量特征決定了會計信息是否有用,而增強的質量特征則決定了有用的會計信息是否更加有用。
用如實反映取代可靠性原因有兩點:第一,可靠性的概念十分模糊,人們普遍缺乏對它的正確理解,一些人僅僅關注于其中的可驗證性而忽視了如實反映,有人甚至直接將可靠性理解為精確;第二,可靠性無法量化,如實反映相對于可靠性來說更恰當一些。
FASB-IASB聯合概念框架的如實反映中不再包括實質重于形式,如果一項財務信息值表述了形式而與實質有差異,那么它必定不是如實反映的。謹慎性也沒有包括如實反映,謹慎性使我們在確認、計量報告時,可能會低估資產或者高估負債,結果使財務業績與事實不相符。這樣看來,謹慎性與中立性是對立的。可驗證性也不能包括在如實反映中,因為沒有驗證的信息有時是必須進行反映的。排除掉這些信息會使財務報告的有用性減少。
聯合框架在相關性中也經歷了變化,最后得出一致結論:相關性中不應包括及時性,并且將重要性這一特征保留。如果一項財務信息與用戶相關,并且能夠如實反應,即使這項財務信息沒有及時報告,這項財務信息仍然是有用的,仍有助于用戶做出決策,所以及時性不應該包括在基本的信息質量特征之中,將及時性包括在增強的質量特征中是恰當的。重要性是針對報告主體層次的,是反映財務信息的基礎,它是相關性的一個構成要素。
三、FASB與IASB制定概念框架的環境與我國會計環境比較
第8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在第一章對財務報告目標進行描述時,我們可以看出聯合概念框架建立在一種經濟環境特征上,即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資源是通過市場進行調節的,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十分明顯。而在我國,雖然計劃經濟時代已經過去,但政府在資源配置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另外,我國資本市場的有效性較低,公司治理結構混亂,發行上市與監管制度不嚴格,法律責任和懲罰機制缺位。在我國資本市場中,個體投資者比重較大,機構投資者相對較少。因此我國的財務信息使用者主要為個體投資者,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既不熟悉商業與經濟活動,也不具備專業知識。而在發達國家,財務信息使用者主要為機構投資者。總之,我國在會計環境方面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差距。
四、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1.為我國建立健全高質量的會計準則提供了參考。FASB與IASB的聯合框架對信息質量特征做出了修改,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盡管有一些觀點仍舊存在爭論,但是總體是積極的。FASB與IASB的聯合框架統一了會計質量特征,使我國會計制度與世界接軌有了統一的可參考文件。
2.為我國制定會計原則提供了方向。聯合框架不具備強制性并且內容詳細全面,而我國的會計準則具有強制性且不如聯合框架詳細全面。聯合框架的制定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在我國借鑒聯合框架質量特征時,應隨著環境的變化平穩過渡,建立中國特色的財務報告的概念框架,逐漸與國際接軌。
3.為我國建立會計質量特征體系提供了借鑒。美國參與了聯合框架的制定,而且從聯合概念框架中也顯示出美國的強勢,制定的規則仍然是偏向于發達國家。目標指引方向,FASB與IASB的聯合框架是以決策有用觀為目的,而我國是決策有用觀與受托責任觀并存,目的不同,則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必定不同。借鑒聯合概念框架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所表現的新變化,建立符合目前我國國情的質量特征體系的結構層次,才能有利于我國會計制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驥 .FASB第八號概念公告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淺析[J].新財經(上半月),2011(8).
[2]孟凡利.環境會計[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梁宏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