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帶一路”戰略是黨中央主動應對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旨在通過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構建起一個緊密聯系、活躍共生的大經濟區。“一帶一路”戰略為我國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帶來了新機遇,沿邊地區由改革開放末梢變身改革開放前沿,自由貿易區建設穩步推進,俄羅斯政策利好為企業“走出去”創造良好條件,“互聯互通”助推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平臺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
[關鍵詞]“一帶一路”;沿邊地區;綏芬河
[中圖分類號]F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5-3283(2015)09-0085-03
[作者簡介]張成立(1964-),男,黑龍江慶安人,綏芬河市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區域經濟與中俄合作。
一、“一帶一路”戰略的涵義及提出背景
要全面、準確地理解“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 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戰略,首先應從“古絲綢之路”說起。實際上,古絲綢之路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最早開通于秦漢時期,歷經東漢、唐朝、元朝等時期,斷斷續續地暢通了430多年;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時間晚于陸上絲綢之路,但無論是歷史興衰還是改朝換代,幾乎沒有中斷過。古絲綢之路曾是中國與其他亞歐國家進行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和紐帶,從開辟到繁榮再到衰落,歷經2000多年的滄桑變遷,對中國及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交往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帶一路”戰略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應對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是適應世界經濟格局變動的需要,是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需要,是沿線國家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的需要,是打造區域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需要。“一帶一路”建設是國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全新戰略構想,也是構筑新時期國家戰略安全體系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通道建設,而是旨在通過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互通互聯”,構建起一個緊密聯系、活躍共生的大經濟區。一方面將實現與國內相關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對接,為沿線省份和地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縮小區域差距,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另一方面將促進亞太經濟圈與歐洲經濟圈的溝通,將亞歐大陸打造成潛力巨大的經濟發展走廊。
當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古絲綢之路合作、發展、互通的基礎上,賦予了現代合作發展、融合發展、合作共贏等新理念,進而形成一個新的發展區域。如果說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互通有無的通道,那么如今的絲綢之路則是一個帶狀區域,而不僅僅是一條路,是需要經過沿線國家共同努力來構建的一個新的發展區域,無論是產業、貿易、投資還是國際經濟合作,通過合作發展、融合發展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廣義地說,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僅僅局限于沿線的65個國家,它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任何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都持歡迎態度?!耙粠б宦贰睎|連亞太經濟圈,西連歐洲經濟圈,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國際經濟大走廊。“一帶一路”首先是一個經濟帶的概念,體現的是經濟帶上各城市的集中、集聚和協調發展,應理解為以沿線綜合基礎設施和中心城市為依托,以區內貿易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優化配置為動力,以區域經濟一體化安排為手段,以實現快速增長和關聯帶動作用為目的的中國—中亞跨國經濟帶或者說是一個經濟合作區。與古代絲綢之路相比,今天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沒有具體線路的,相關研究報告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設計了很多條通道,最后形成一個經過沿線國家和我們能夠相互合作的帶狀分布。比如:向西、向北、向東南亞和南亞都設計了不同的經濟帶和通道。所以從現在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來講,不存在起點和終點,當然,從國內的區域來講,一定會有重要的核心區、支點、節點城市和重要區域。
關于海上絲綢之路,在歷史上并不是固定的一條線路,各朝代根據各自國家的戰略重點、國家政策等情況的不同選擇和重視的線路也有所不同,古代“海絲路”的涵義應當界定為,它是以絲綢貿易為象征的,在中國古代曾長期存在的,中外之間的海上交通線以及與之相伴隨的經濟貿易關系。那么現在所說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要遠遠大于古代絲綢之路。第一,它不是以絲綢貿易為象征;第二,現在的“海絲路”實際上是以能源、資源為主的一條通道,而且“海絲路”不僅僅是交通通道的問題,也不單單是經濟貿易關系,還加之政治、外交等綜合因素,所以,現在的“海絲路”內涵和外延大大超過了古代“海絲路”。
二、“一帶一路”戰略給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帶來的新機遇——以綏芬河市為例
(一)沿邊地區由改革開放末梢變身改革開放前沿
新形勢下,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主動參與 “一帶一路”建設,沿邊地區將迎來良好發展機遇,將有力促進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俄羅斯遠東開發戰略的有機融合,推動沿邊地區經濟發展和邊疆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以綏芬河市為例,近幾年出臺的一系列國家級重大規劃高度重視和支持綏芬河市發展,這對綏芬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的發展機遇。《中國東北地區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規劃綱要(2012—2020)》明確指出:提升重點沿邊城市的支撐能力;研究設立綏芬河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強化綏芬河的對外開放窗口作用,增強對俄羅斯的貿易集散地功能?!逗邶埥蛢让晒艝|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提出:優化口岸布局,加強綏芬河等重點邊境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的現代化口岸;到2020年,黑龍江及蒙東地區對俄羅斯及東北亞沿邊開放重要的橋頭堡和樞紐站基本建成,成為全國沿邊地區重要經濟增長區域。該《規劃》在城市功能定位、貿易便利化、產業園區建設、口岸功能改造、交通網絡建設等眾多領域提出了目標和要求,國家將給予綏芬河更多重視和支持?!秶倚滦统擎偦巹潱?014—2020年)》把綏芬河列為面向東北亞重點建設的陸路邊境口岸城鎮,以完善邊境貿易、金融服務、交通樞紐等功能,建設國際貿易物流節點和加工基地。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對沿邊地區展開新一輪的調研,擬研究制定新的“加快沿邊地區開放步伐的政策措施”。endprint
(二)自由貿易區建設穩步推進
建設面向全球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網絡,與“一帶一路”建設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進高標準的自貿區網絡建設,要以周邊為基礎,輻射‘一帶一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選擇若干具備條件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有效推進了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步伐。繼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運營以來,我國又批準了天津、廣東、福建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另據了解,中國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區談判基本完成,今年有望簽訂中韓自貿區協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政府自由貿易協定》已于6月17日簽署。
綏芬河市獨特的區位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和多年對外開放積累的經驗,為“自由貿易實驗區”的創建提供了必要條件。綏芬河作為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沿邊開放口岸,創建“自貿區”的優勢眾多,應該進一步深化“自貿區”可行性研究,堅持不懈地爭取成為“自貿區”試點地區。
(三)俄羅斯政策利好為企業“走出去”創造良好條件
據新華社和俄羅斯衛星網的消息,俄羅斯國家杜馬2015年7月3日通過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聯邦法。根據這部法律規定,與綏芬河毗鄰的俄羅斯濱海邊疆區15座城市和村鎮將享有海關、稅收和簽證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有望降低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門檻,給企業“走出去”創造有利條件。
同時,俄羅斯方面希望與中國企業一道實施遠東投資項目。2015年7月3日,俄羅斯副總理兼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特魯特涅夫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在談及俄國家杜馬“三讀”最終通過《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聯邦法時表示,符拉迪沃斯托克應該成為與亞太地區大港新加坡和韓國釜山一樣有經濟吸引力的港口。他說,俄政府將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機場和毗鄰地區視為一個整體,在那里應該最大限度簡化行政手續,加快通關手續?!拔覀兿M麆撛鞐l件保證遠東地區實現急速的、幾近爆炸式的發展?!?“遠東開發是俄羅斯在整個21世紀的國家優先方向,俄對與中國合作感興趣”,特魯特涅夫表示,俄政府一直努力在遠東地區為投資創造獨特條件,簡化行政手續,減少稅收負擔。遠東引進了“一個窗口”原則,投資者不需要在各個辦公室“跑來跑去”,所有問題在一處就能解決。
特魯特涅夫說,俄通過了跨越式開發區法,建立了投資項目扶持機制,基礎設施也在建設之中?!拔覀冋J為,新的投資空間正在形成?!彼嘎?,俄在制定吸引投資機制時研究了亞太地區所有國家在稅收、行政手續、關稅和基礎設施方面的政策,將其中最佳內容吸收到俄法律中。談到俄中在遠東開發方面合作時,特魯特涅夫表示,“中國是俄的朋友和主要經濟伙伴,俄對與中國合作感興趣。遠東有許多項目,可以與中國企業一道實施”。
從綏芬河來看,應充分發揮毗鄰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地緣優勢、交通優勢,搶抓俄羅斯辟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機遇,大力引導國內企業擴大對俄羅斯的投資,到俄羅斯建設一批境外經貿合作區,加強投資、產業與園區的合作,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優先發展農業合作,擴大園區合作,加強能源、礦產、林業、物流等領域投資合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建設中俄雙向貿易和加工基地,形成跨境產業良性循環。敦促俄方政府建立區域投資促進與保護機制,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只有企業“走出去”我們才能構建起自己的產業體系和產業鏈,在以一些大企業為主導“走出去”的背景下,一些中小企業才能跟進“走出去”,進而逐步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外向型現代產業體系。
(四)“互聯互通”助推基礎設施建設
“一帶一路”戰略成功與否,與沿線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口岸、公路、鐵路是否暢通息息相關,這是實現“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的基礎。我國將著力推進中俄蒙、孟中印緬、中國與中亞等幾個最重要的經濟走廊建設,加強與俄羅斯、蒙古的合作,重點推進中蒙、中俄遠東地區之間的公路、鐵路、電信等實現互聯互通,為推動雙方合作提供基礎條件。以中俄兩國政府批準的《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為指導,共同構建大交通、大流通、大市場格局,實現交通運輸的互聯互通,形成雙邊運輸通道和多邊國際運輸網絡,突破地區發展與合作的瓶頸制約,盡快啟動建設跨境大橋、通道、口岸等項目,完善人員交往和貨物暢通的便捷通道和運輸環境。
從綏芬河來看,要加速推進綏芬河鐵路站場改造、牡丹江—綏芬河鐵路擴能改造、綏芬河—(俄)格羅杰闊沃跨境鐵路改造工程和綏芬河支線機場建設工程,努力建設聯接亞歐的國際貨物運輸大通道,吸引生產要素向通道沿線聚集,構筑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為黑龍江省擴大與俄歐、東北亞合作提供重要平臺,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同時,在推進互聯互通過程中,還要通過合作項目的支撐來吸引企業參與,使企業成為市場主體,而國家主導的“絲路基金”和“亞投行”只能起到撬動作用,最關鍵的是要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才能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實施。
(五)合作平臺建設步伐加快
從國家層面來講,要積極研究和推進邊境地區的中越、中老、中蒙、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擴大貨物貿易規模的過程中,深化服務貿易領域合作,建設“一帶一路”國家旅游合作機制,舉辦旅游節、旅游論壇等活動,加強對沿線各國旅游資源的宣傳與推介,打造旅游熱點城市和特色旅游線路,推動絲綢之路文化旅游,使旅游合作由點到面,漸進式深入。同時,積極探討制定區域金融合作的未來發展路線圖,加強與沿線國家及央行金融機構在金融監管及風險防范等領域的溝通與協作,共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應對國際和地區金融風險。
對綏芬河來說,在原有邊境經濟合作區、中俄邊民互市貿易區、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的基礎上,努力爭取綏芬河(東寧)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早日獲批,大力推進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和境外園區建設。加強跨境電子商務合作,鼓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電子商務合作,鼓勵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的第三方平臺,針對跨境電子商務建立相應的通關及金融解決方案,實現區域跨境電子商務商品的便利通關,助力對外貿易轉型升級,使“跨境電商”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新的增長點。
[參考文獻]
[1]衣保中,張潔妍.東北亞地區“一帶一路”合作共生系統研究[J].東北亞論壇,2015(3).
(責任編輯:馬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