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明
【摘 要】所謂“把關教師”,是指將相對優秀的教師放在相對重要的年級、相對重要的科目上。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素質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比重越來越重,學校也應當順應發展,合理調整教育資源,將更多的“把關”老師分配到新入學年級,把好“入關口”,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關鍵詞】“把關”老師;新入學年級;教育
“把關”老師該“把”在哪,是涉及到學校教育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問題之一。從小學到高中,“把關”老師配置到畢業年級,是絕大多數學校的傳統做法。但隨著教育形勢由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把關”老師配置到新入學年級(小一、初一、高一),將顯得更加合理、更為必要。
一
“把關”老師配置到畢業年級,符合傳統邏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質量高低,是以最終成果(如中考、高考成績)來評定,那初三、高三畢業年級的老師就擔當了出此成果的角色。要出最佳成績,當然需要最佳老師;崗位如此重要,配置豈能馬虎。按此邏輯出發,在許多學校,畢業年級便配置了該學校絕大多數教學經驗豐富,對升學考試(主要指中考、高考)有深刻把握,并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名曰:畢業班把關老師。
把絕大多數名優老師配置到畢業年級有沒有必要?低年級或新入學年級能不能配置相當的優質教師資源?“把關”的“關”,只是初三、高三畢業班,范圍是否過于狹窄,過于片面呢?
二
要搞清楚這些問題,首先應從這個“關”入手。關,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有關解釋:指古時交通要道或險要地方設置的守衛處所;又可比喻重要的轉折點、決定性環節或難以度過的一段時間。
對此解釋,畢業年級確是一道重要的關口,是學生走出學校前的一道“出口關”。但根據矛盾的對立統一,有“出口關”就必然有“入口關”。只考慮“出口關”而不考慮“入口關”,是否意味著學生的“入口關”就不是“關”,不重要或不需要考慮呢?
“入口關”完全符合“關”的解釋,小學一年級、初一、高一,這些新入學年級,那一個不是學生的重要轉折點、決定性環節或難以度過的一段時間呢?
譬如,從小學升入初一,對于學生來講,就是一道很重要的關口:生理心理逐步進入青春期,由兒童心理向青少年心理轉變,開始關注世界,關注自我;中學課程結構趨于復雜,由單一學科向多學科交叉,知識和內容加深,并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變。學生能否適應來自生理、心理關口,學業關口的轉變,直接影響或決定其今后三年初中學習與生活,甚至其今后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在這個人生的重要“關口”。當然離不開一個好老師,為他們把好“關”。
不幸的是,大多數學校往往把新分配、新調入的年青老師配置到新入學年級。如剛從大學分配、應聘來的新老師,他們自身也面臨巨大的人生轉折,面臨新環境的適應,面臨由學生身份向職業人身份的轉變。
不幸的是,有的學校往往會把一些教學水平相對較弱,或思想、道德水平有一定問題,或在學校不受歡迎、在校方不受歡迎的教師配置其中。
不幸的是,新入學年級,教師跨學科、跨年級老師最多。教語文的兼教歷史,教數學的又兼地理——學科不專業,知識不到位,極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跨一個年級,兩個年級,甚至多個年級。“跨頭”老師上課如歌星趕場,直累得氣喘吁吁;備完初一的課,又得考慮高一怎樣來上,精力分散。而“跨頭”老師又往往把重心放在高年級,新入學年級教學與成績便有所忽略,搞得跨頭年級的課上得隨意,質量下降,成績不理想。
是到了該轉變的時候了。
隨著新的教育評價體系逐步建立,評價標準的多元化,分數或最終成績將不再成為決定因素,畢業年級這個“關”的重要性必將降低,新入學年級這個“入口關”的重要性將越發顯現。從源頭抓起,從起點著手,必將成為一種趨勢。
三
新入學年級需要怎樣的“把關”老師?
(一)他不應該是那種單純精于題海戰術,精于知識的單向傳授,精于中、高考應試型的老師。
(二)他應該是這樣的老師。
首先,充當“入口關”的把守者,充當新入學學生這種“初級原料”的篩選者、分類者、重塑者。
其次,在教學上,對知識有較深把握,知識傳遞多向且簡潔易懂,課堂教學手段靈活多樣,情感豐富多彩,能隨時隨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果新入學年級配置的老師,知識把握不甚準確,知識傳遞過程復雜難懂,教學方法陳舊呆板,課堂沉悶難耐,很容易使學生產生錯覺:“這個老師還不如我小學或初中的老師”,“這樣的課真沒勁”,進而喪失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影響學生今后三年的學習。
再次,他還應該是一位出色的心理輔導師,他了解新生的心理和需求,懂得應用正確的方法來處理新入學者的心理問題和矛盾,并且善于跟新生溝通、交流。
第四,他應該有較強的責任心和耐心,能對學生的現在負責,對學生的未來三年或六年作出規劃,能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學習,幫助他們生活,幫助他們轉變,幫助他們成長。
總之,新入學年級這道“關”把好了,由畢業年級走出去的學生,完全可能成為“免檢產品”,學校也就沒有必要把那么多的優質教師資源配置到畢業年級。還是那句話:從源頭抓起,從起點著手。
【參考文獻】
[1]黃小娟.關于選用“把關教師”的看法[J].教書育人,2012(20):42
[2]郝澤茂.教師“把關”很有必要[J].教育文匯,2010(4):25-26
[3]劉建春.一位“把關教師”的心里話[J].教育文匯,2010(4):9
(作者單位:石城縣贛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