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以及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這就給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為了促進自身教學質量的提升,都加大了教學方法的研究,因此,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具體到初中物理教學而言,生成性教學法的應用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基于此種情況,筆者對初中物理課堂生成性教學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淺見。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生成性教學;研究
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教師只強調物理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的對生命體驗的過程,雖然,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學到了一定的知識,卻沒有真正獲得內在的發展。而生成性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的應用,正好彌補了傳統初中物理教學的這些不足。本文以初中物理課堂生成性教學的含義作為文章內容的切入點,并對初中物理課堂實施生成性教學的有效途徑進行了詳細地闡述。
一、初中物理課堂生成性教學的含義
所謂初中物理課堂生成性教學指的就是一種充滿創造性、過程性以動態性的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對話和內在體驗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其中,共同體現人生價值以及創造生命意義的過程。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是沿用以前的教學方法也不是按照教學計劃一成不變地開展教學,而是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并根據學生在課程進行中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靈活地調整,從而會出現超出原計劃的教學流程,這種教學流程的出現使物理課堂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中,真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狀況以及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給予了高度的關注。
二、初中物理課堂生成性教學法運用的具體方法和有效途徑
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實施生成性教學的有效途徑主要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以及和生活實際緊密相聯,具體內容如下:
(一)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生成性教學的本質就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而學生能夠快速發展的前提是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得以成功實施生成性教學,而成功實施生成性教學的前提是學生能夠有效地參與到物理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去,可以說物理課堂生成性教學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參與性。任課教師也要認識到,物理課堂生成性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環境、教師、教材以及學生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動態的活動過程,而這種探究知識的過程離開活動是無法實現的,因此,教師要讓學生能夠有效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應充分地認識到,學習的過程不只是被動接受的過程,更是知識體系的自主建構的過程,教師應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并將其作為教學目標,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始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活動的舉辦,來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比如講到光的折射這節課,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從而讓學生對光折射的原理有一個更為透徹的理解。從而能夠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其實,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以及自我生成的過程,也就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過程。所以,物理課堂教學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基本物理知識的傳授,同時還要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獲取的思維過程,而這一點才是至關重要的。
(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學生在提出疑問的過程中會促進自身以及思維能力的提高,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生可以發表一些和老師不同的看法和獨到的見解,多給學生一些空間,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從而能夠生成和其他人不一樣的看法的見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創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鍛煉。生成性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的應用,不僅要求教師要把課程內容和生活實際進行緊密的結合,同時,還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適當的運用情景教學法,對課堂的有用信息進行快速捕捉,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特別是那些看似并不重要的問題,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使初中物理課堂收獲最好的生成效果。例如,教師講到世界是運動的這節課的時候,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也就會提出很多的問題,因為處在運動狀態的東西比比皆是,這時,教師應給予足夠的耐心,并正面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
(三)和生活實際緊密相聯
眾所周知,物理科目研究的是關于自然界的最基本的運動規律,特別是初中物理的教學內容更是和生活實際有著緊密的聯系,而新課改也曾明確提出回歸生活世界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與時俱進,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打破學生學習內容和生活世界的界線。具體到初中物理教學而言,其實就是讓物理教學里的科學世界回歸到生活世界中去,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和生活實踐結合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物理課程開設的價值所在,并且對科學研究方法也有最初步的體會,感受物理學科所具有其他學科沒有的優勢,也就是它的探索和創新的精神,進而達到人文世界和科學世界融會貫通的目的,讓學生能夠真正喜歡物理的學習,并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意識到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的并不是沒有用的,從而促進學生的物理意識的提高。例如,在講到摩擦力的時候,讓學生舉一些生活中產生摩擦力的情況,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知識的實用性。同時,受到生成性教學的影響,教師的工作理念也得以轉變,從以前重視科學規律的理論知識的講授到現在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了以科學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轉變。此外,當科學世界真正回歸到生活世界中去時,生活中豐富的資源也會出現在物理課堂上,這就使得生活變成了學生學習的教科書。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在日程的教學中,不僅要把以前固定教學模式加以摒棄,更為重要的是,還要用生成性的眼光來看待教學,在進行課堂教學內容設計之初,應留有一定的彈性空間,寬容地對待教學中意外事件的發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高他們自主探究能力,為促進他們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建輝.初中物理課堂生成性教學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05)
[2]楊惜春.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3,(34)
【作者簡介】
龐秀玲(1983.07),女,江蘇省邳州市(省市),學歷:本科,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邳州市宿羊山初級中學,研究方向:物理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作者單位:邳州市宿羊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