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雪
摘 要:高校化學實驗室是培養國家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擔著大量教學任務和培養未來科技人才的重擔。為實現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國家逐步加大了高校化學實驗室的投入,化學實驗室迅速發展導致了安全問題的提升。實驗室安全管理是實現人才培養順利進行,保障人員、設備安全的首要保證。該文對高校化學實驗安全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從培養學生安全意識角度出發,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加強實驗室安全設施管理和安全培訓,切實提高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水平。
關鍵詞: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意識;安全規范行為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9-140-02
化學課程是高校基礎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學實驗室是開展化學教學的重要場所,也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重要平臺。作為醫學類高等院校,培養學生化學實驗能力至關重要,特別是剛進入大學的第一年,接觸基礎化學的學習,不僅需要掌握化學基礎知識,更是要熟悉化學實驗的操作與安全實驗能力的提高。近年來,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人數的增加,實驗室規模的擴大,實驗儀器和設備的增多,實驗室開放時間和使用頻率的增加,實驗室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對化學實驗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1]。化學實驗室涉及到的試劑種類繁多,許多試劑是易燃、易爆、具毒性或具腐蝕性;化學實驗過程經常會使用到高溫、高壓反應條件、或者釋放毒氣的過程;各種儀器設備安全設備水平不一,安全防護標準復雜多樣,對于實驗操作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維護水平。綜上所訴,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一旦發生化學事故,不但對實驗者的施救難度大,對學校財產和師生的人身安全帶來巨大的損失[2]。因此,在高校學生中開展化學實驗安全培訓,可以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但是略顯單一的安全教育課程并不能完全達到確保安全實驗的目的,絕大多數的安全事故是由于實驗者缺乏良好的安全實驗習慣導致操作失誤而造成,或者是缺乏對實驗的準確把握操控而造成安全事故。為了保證高校化學實驗安全進行,一定要在加強學生安全意識的基礎上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化學實驗安全培訓,規范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行操作為[3]。本文通過對現在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簡單分析后結合實際的化學實驗教學基礎,在加強學生安全意識和實驗安全培訓及規范實驗操作方面進行簡單的探討。
1 常見的化學實驗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 實驗室工作人員多,安全意識不強 實驗室是實現教學、科研任務的重要場所,每年都有新同學進入實驗室,進行化學實驗工作及學習。對于本科學生所開展的基礎化學實驗,其中包括有簡單的無機化學實驗,相對復雜危險的有機化學實驗等,各自有不同的實驗室,各自要開展不同的的化學實驗,由于學生剛進入大學,對于安全實驗的意識不強,并且不具備獨立操作實驗的能力,所以在實驗操作中會出現安全事故的發生。老師在培訓學生實驗能力的同時應加強對安全實驗的意識教育。
1.2 大型高端貴重儀器設備多,缺乏專業培訓 隨著國家對高校實驗室的加大投入,實驗室儀器設備不斷更新,特別是高端貴重儀器逐步進入實驗室,這些儀器的投入提高了科學實驗水平,同時也增加了安全管理壓力,各設備安全設備水平不一,安全防護標準復雜多樣。為了讓學生能夠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高校對學生開放實驗,但是學生缺乏專業培訓,對于高端貴重儀器設備不具備使用和操作的能力。實驗室管理需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通常實驗管理人員身兼數職,保管員、儀器維護、衛生等,導致儀器管理維護不夠專一、規范[4]。并且高校缺乏對進入高端設備儀器室學生的統一培訓及考核,大部分學生不能獨立操作及維護儀器,導致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
1.3 實驗室或實驗場所多種危險因素并存 化學實驗室是學生開展實驗的場所[5],而化學實驗所涉及的藥品、儀器、反應條件都非常繁瑣,許多藥品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險,因此在使用時需特別注意用水、用電、危險化學品、壓力容器、可燃易爆氣體等多種情況共存,學會處理安全事故的突發情況。實驗室存在藥品過量發生危險、制取氣體時實驗裝置不暢通、實驗室空氣不流通、實驗用水、用電存在安全隱患。特別是針對老舊實驗室,此情況更為明顯,安全問題更趨于嚴重。
2 加強安全意識教育,促進實驗室穩定發展
進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是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所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同時也是保障實驗安全進行的基礎[6]。通過借鑒其它高校在實驗室安全管理中的一些有效做法,結合我校化學實驗室的特殊情況,從安全教育發面進行深一步的改革探討,為進一步完善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2.1 安全教育課前先導入 作為醫學類高等院校,培養的是高尖端醫學人才,在實驗技術能力上的培訓更是重中之重,而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的開展是為了讓高校學生能夠在進入專業課學習之前能夠著實掌握基礎的實驗技能。而安全教育必須從一開始就導入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課堂教育讓學生在實驗前了解安全實驗的重要性及危害性,切實從自身出發強化安全意識保障,確保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實驗室安全問題。
2.2 教學內容多樣化,吸引學生注意力 化學實驗雖內容豐富、變化有趣,確具有潛在的危險性,因此除常規安全知識內容之外,必須根據化學實驗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增加相關安全培訓內容,通過有趣的課堂導入,引入大量生動有趣的事例研究,吸引學生注意力,加大安全培訓的力度,著實提高安全意識能力,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在教師能力的培訓上,我校積極開展教師能力培訓,特別是對實驗室教師的培訓,不光是在專業知識上加強培訓,同時加強教師上課素質能力的培訓,能夠有趣生動的講解安全知識,讓學生輕松掌握。
2.3 加強實驗規范行為培訓,保證化學實驗安全 為了保證化學實驗的安全,對于任何一個復雜的化學實驗都需要一個個簡單的基本操作組成,所以實驗規范行為培訓注重的是實驗過程中規范行為的培養。如果不能規范的進行實驗,那么實驗安全就無從談起,實驗者的安全和環境的安全也就無法得到保障。在實驗教學中也應注意使學生掌握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方面的安全知識,在任何一次實驗規范行為培訓中,都不能疏忽任何一個不規范的行為,例如:實驗室中酒精燈必須用火柴點燃,不能用一個酒精燈點另一個酒精燈;加熱盛有液體藥品的試管時,試管口不能對著自己或他人;這些實驗行為細節在整個課堂上進行全面教育。而任意安全事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都可能是一個細節的忽略而導致,如:易燃易爆藥品使用不當;打翻距熱源過近的裝有易燃有機試劑的器皿;為節省時間加快反應溫度和速度,導致反應劇烈,造成容器爆裂等。因此在實驗行為規范培訓上不容有所疏忽,從根本上保障實驗安全,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開展實驗規范行為培訓,力在消除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恐懼心理,進一步體會到化學實驗的樂趣和成就感,繼而啟發學生的實驗創新能力。保障高校化學實驗室能夠安全進行,為學生提供安全理想的實驗環境。
2.4 開展課后安全評價,鞏固實驗室安全環境 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一項課后安全評價,在實驗報告中突出安全知識考察一項,在實驗結束后,對于實驗室安全行為進行評估,讓學生從安全角度審視自己的整個實驗過程,包括每個簡單的實驗細節,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時刻意識到實驗安全的重要性。對于沒有按照實驗規范行為進行的操作,即是獲得較好的實驗結果,從整個實驗嚴格來說是不合格的。通過實驗后的安全評價能讓他們進行這方面的自我批評和改正,真正在實驗能力上得到提高。開展課后安全評價才能進一步鞏固整個實驗教學過程的安全。
3 結論
高校化學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進入實驗室的人員較多,其安全不僅關系到學校師生的財產、生命安全還影響著社會的安定和環境污染。因此,提高進入化學實驗室的學生安全意識是對實驗室安全的一道保證屏障,通過各種有趣生動的課堂教育和有效的課后安全評價方式,為高校化學實驗安全進一步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加大硬件投入,又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加強學生安全規范行為培訓,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實驗事故的發生,為師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實驗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羅一帆,湯又文,孫峰,等.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04):147-149 .
[2]苑乃香,謝東坡.化學實驗突發安全事故的預防及應對措施研究[J].實驗室科學,2009,2:164-166 .
[3]劉浴輝.高校化學實驗安全與實驗規范行為培訓[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02):182-185
[4]劉義全,鮑洪剛,宋世軍.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10(01):173-175.
[5]呂明泉.實驗室化學危險品的安全知識與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05):116-118.
[6]鄧留.化學實驗安全教育和管理教育改革的嘗試[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9(09):195-199.
(責編:吳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