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財經

商務部部長助理張向晨日前介紹,我國境外投資短短12年時間增長了近40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已連續兩年居世界第三。200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為27億美元,2013年這一數字已增至1078億美元。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超過6600億美元,列世界第11位;境外中資企業數超過2.5萬家。2014年前9月,中企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為749.6億美元,同比增長21.6%?!爸袊磥?年對外投資增速會保持在10%以上。如果按這個增速來算的話,今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金額將達到1200億美元左右?!睆埾虺勘硎尽#靾笳匀嗣袢請螅?/p>
2014年10月31日,證監會正式發布《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該辦法從股權激勵方面考慮,刪去持續盈利要求,持有期貨公司5%股東的準入門檻;與證券公司設立分支機構的審批主體保持統一;取消了期貨資管業務的核準;擴大期貨公司可參與的范圍;鑒于規范性文件規定,對部分條款予以廢止。《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一是落實簡政放權要求;二是降低準入門檻;三是完善期貨公司業務范圍,為牌照管理和混業經營預留空間;四是明確期貨公司多元化經營要求;五是完善監管制度,六是強化期貨公司信披義務;七是完善期貨公司監管措施和法律責任;八是配合境外交易者進行特定交易作出安排;九是期貨公司引進境外股東的規定。(快報摘自證券時報網)
記者2014年11月30日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我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啟動以來,全國已累計減稅3276億元。自2012年營改增啟動試點以來,范圍不斷擴大,目前已覆蓋交通運輸、郵政、電信業和研發技術、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有形動產租賃、鑒證咨詢、廣播影視等現代服務業。截至2014年9月底,全國試點納稅人共計381.82萬戶,其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占19%,小規模納稅人占81%。全國累計減稅3276億元中,試點納稅人因稅制轉換減稅1482億元,非試點納稅人因增加抵扣減稅1794億元。2014年前三季度看,營改增減稅1448億元,試點納稅人因稅制轉換減稅693億元,非試點納稅人因增加抵扣減稅755億元。(快報摘自中國證券報)
據組委會統計,第116屆廣交會共接待來自211個國家(地區)的采購商18萬余人,比第115屆廣交會減少1.07%;出口成交金額1792.03億元人民幣,扣除匯率波動因素,實際成交金額比2014年春交會同期下降6.1%。與上屆同期相比,歐洲采購商增長14.4%、亞洲減少1.98%、美洲減少6.42%、大洋洲減少6.66%、非洲減少13.77%。本屆廣交會有1329戶國際連鎖企業與會,環比減少8.29%;與會人數3182人,環比減少6.16%。在2013年最新公布的世界零售250強企業中有102家與會,排名在前10位的有5家,分別為沃爾瑪、特易購、家樂福、家得寶和Target。本屆廣交會對歐盟、美國、金磚國家、中東、日本等貿易伙伴的出口成交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4%至19%不等,僅對東盟、韓國和中國香港有所增長。(快報摘自人民日報)
近日,國務院印發通知,正式頒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共取消、下放38項核準權限,其中取消核準改為備案15項,下放地方政府核準23項。具體下放項目方面,一是將鋼鐵、有色、水泥等項目改為備案管理。二是將火電站、熱電站、新建港區、鐵礦開發以及部分電網工程、飛機制造等項目下放到省級活地方政府進行核準。三是大幅下放《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核準權限。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目錄將企業境外投資項目除去敏感項目,全部取消核準改為備案管理。發改委外資司司長顧大偉表示,此次境外投資改革力度非常大,除了沒有建交的國家或者是受到國際制裁的國家、正在發生戰爭、發生內亂的國家和地區以及幾個敏感行業,按照規定要核準。其他不論投資規模大小,不論投資什么行業全部取消核準。(快報摘自一財網)
根據中國銀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三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7669億元,較上季末增加725億元,連續十二個季度上升;不良貸款率為1.16%,較上季末上升0.09個百分點,亦創近四年新高。對此,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2014年11月16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數據分析來看,近期國內銀行業不良貸款規模繼續攀升并不意外,其上升的增速則取決于多個變量,比如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價格回調、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的經營情況未出現明顯改善等。但他亦強調,總體來看,各家銀行的整體撥備覆蓋率依然都保持在200%以上甚至更高水平,這樣的撥備幅度和較好的盈利水平足以支撐銀行業的資產質量不發生大的問題。(快報摘自中國新聞網)
臺灣“經濟部”2014年11月2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工業生產指數創下歷年單月高位。數據顯示,臺灣10月工業生產年率增長8.97%,預期增長7.45%,前值增長10.30%。“經濟部”表示,10月工業生產指數112.56,為歷年單月新高?!敖洕俊惫賳T稱,電子零組件持續受惠國際品牌行動裝置新機熱銷,大尺寸面板出貨順暢,看來已部分提前反應歐美圣誕節的需求。按照該部對廠商的調查,預期11月的工業生產指數將較10月略減。此外,受到食安問題的影響,10月食品業及飲料業已連續第二個月負成長,但是10月受影響的力道已經減緩,依照該部詢問相關廠商意見,認為11月至12月受食安問題影響將愈來愈小。(快報摘自匯通網)
破除壟斷、創造平等投資機會、降低門檻……國務院最新發布的國字號文件《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中,關于如何鼓勵社會投資、放開固有壟斷領域、創造平等投資機會等問題,被頻頻提及。據介紹,為了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強薄弱環節建設,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選擇生態環保、農業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社會事業等領域,重點就吸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參與,提出了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發改委表示,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也可以穩定市場預期,充分調動社會投資積極性,切實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快報摘自經濟參考報)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今天透露,截至2014年10月底,已有超過30家央行和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胡曉煉強調,2014年以來,本幣使用的國際合作不斷深化。截至目前,已有28個中央銀行與我國簽訂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總金額超3萬億元人民幣。截至10月份,人民銀行先后與12個國家或地區的中央銀行簽訂了人民幣清算安排。截至10月底,共有16家境內金融機構赴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1055億元,推動境外企業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5億元;已有169家境外機構進入我國銀行間市場投資,超過30家的央行和貨幣當局已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快報摘自中國經濟網)
澳門特區統計暨普查局2014年11月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服務出口等因素影響,第三季度澳門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際收縮2.1%,為五年來首現季度經濟同比負增長。據分析,服務貿易欠佳是澳門經濟收縮的主要原因。當季,博彩服務出口跌幅擴大,按年減少12.3%;入境旅客增加,但旅客消費減少,導致其他旅游服務出口按年下跌0.7%。另一方面,私人消費平穩上升。勞動力充分就業、人力資源需求殷切,有助于總就業人數及工作收入保持增長,推動私人消費開支按年上升7.2%。住戶在本地及外地的最終消費支出分別增加6.7%及10.6%;政府最終消費支出按年上升8.1%。截至目前,澳門博彩收入已連續5個月同比下跌。(快報摘自中國金融信息網)
發改委及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認為,“鬼城”、“空城”、廢棄的高速公路和到處束之高閣的煉鋼廠正是政府刺激和過度施工建設的惡果,也是2009年以來中國浪費了6.8萬億美元(約為人民幣41.7萬億元)投資的體現。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上述機構研究人員的報告稱,僅2009-2013年,就有將近半數對中國經濟的投資屬于“無效投資”。這類投資大多直接流入了鋼鐵和汽車制造業。報告認為,大量投資浪費源于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近乎毫無遠見的政府投資規劃和扭曲的官員激勵機制?!督鹑跁r報》還提及,總部位于中國的新興市場咨詢機構Emerging Advisors Group創始人Jonathan Anderson預計,過去五年,中國約有1萬億美元因為疏于監管和投資冒進而白白浪費,“可能相當于5%的年度GDP打了水漂”。(快報摘自華爾街見聞)
銀監會、財政部、央行、證監會、保監會五部委聯合印發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辦法》2014年11月28日正式對外公布,辦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該辦法,金融資產集團母公司及附屬金融類法人機構應當分別滿足各自監管機構的單一資本監管要求。其中,集團母公司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2.5%。辦法還規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集團母公司要定期對面臨的主要集中度風險進行壓力測試,識別可能對集團經營帶來不利影響的潛在因素,并根據壓力測試結果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辦法附則提到,資產公司可分階段落實本辦法中風險計量及壓力測試、數據管理及信息系統建設有關規定,但已改制資產公司至少應在2020年底前達標,未改制資產公司至少應在改制后7年內達標,資產公司應制定分步實施規劃。(快報摘自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