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研究
馬琳
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是企業能否實現經營目標的重要指標之一,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可以幫助企業有效利用資源、提升核心競爭力。本文探討了國內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并對江浙地區180家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進行實證檢驗,分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構成,同時測算其財務管理能力的評價指標。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發現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構成為財務信息化管理能力、財務績效管理能力、財務風險管理能力以及財務預算管理能力,進而建立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模型,并借助于因子分析模型測度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評價指標。
中小企業 財務管理能力評價 探索性因子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中小企業在帶動經濟增長、解決就業、提供服務等問題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國民經濟增長和社會不斷發展中不可小覷的重要構成部分。中國加入WTO后,為國內中小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也帶來了嚴峻的發展挑戰。中小企業發展的核心就是解決生存問題,而財務管理能力則是中小企業維持生存的關鍵所在。然而,內外環境的缺陷嚴重制約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尤其是財務管理能力得不到企業應有的關注,致使其不能很好地發揮財務資源的規劃、應用與分配的效用,致使中小企業抵御風險能力較差、生命周期較短、生存能力較弱。因此,在這種大環境中中小企業要獲得長期發展,就需要評價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找出測度指標,有針對性地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
盡管在財務管理能力評價的研究領域中,學術界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多數研究集中于大型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其測評系統在內容與結構上的普遍適用性仍然需要進一步驗證,而且大都是依據企業相關統計數據或者是財務披露數據對其財務管理能力進行定量評價。然而,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動態性、不平衡性與非線性的特征,以及財務管理能力與財務績效產出的滯后性,致使定量標準的評價體系不能真實、有效顯示出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在選擇財務管理能力評價數值核算方法上也具有一定的主觀性,這也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研究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本文選擇中小企業作為研究財務管理能力評價的對象,具有一定的財務管理指導價值。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有關財務管理能力評價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于20世紀初,亞歷山大·沃爾首次提出借助于線性關系評價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思路,對以后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的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近年來,西方學術界對財務管理能力評價的問題展開了開拓性的研究,Paquette(2005)將財務經濟增長率作為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測評指標,構建出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動態測度模型。Kulmala(2006)指出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柔性”,并據此對財務管理能力實行柔性化的評價模式。John Cammack(2006)指出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是企業發展與企業運作的必要條件和基礎,因此要從企業發展與企業運作的角度考慮其評價指標。
(二)國內研究現狀
(三)研究現狀評述
綜合上述理論研究可以看出,國外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的相關研究比較早,且具有一定指導作用,但就其研究方法上來看主要集中于從某一個方面去研究財務能力的評價,并沒有形成綜合性的評價理論體系;目前國內對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涵義界定方面的研究比較多,大部分學者僅僅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組成要素,對構建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的研究涉及不深,也沒有十分成熟的財務管理能力測度的模型,大多是借鑒國外現有的評價模型實施評價。總體上來講國內外財務管理能力評價的研究都沒有涉及到中小企業,其相關研究結論僅僅適用于大型集團式企業,因此,對于企業財務管理評價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拓展研究,構建科學可行的理論評價體系。
(一)數據來源于問卷設計
本文選取江浙地區中小企業作為搜集問卷調研數據的樣本。進行正式調研前,在杭州市工業園區內針對18家中小企業進行預調研,依據反饋的數據對問卷題項進行進一步修改和完善,確保問卷的構成趨于合理化。正式調研于2011年11月到2012年3月間完成,歷經4個月時間,受訪者主要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針對江浙地區180家中小企業發放5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28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65.6%,理論界有研究者指出在科學調研中,對高層管理者進行調查過程中有效問卷回收率達20%就可以被接受,因此,本文的樣本有效回收結果是比較滿意的。
本文主要采取五級Likert量表對問卷進行設計,1-5分的選項分別為“十分不贊同”、“不贊同”、“一般”、“贊同”、“十分贊同”。在量表題項的設置上主要采取易于理解沒有歧義的原則。對回收數據選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7. 0進行驗證。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了國內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的結構,并借助因子分析模型去測算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評價指標。
(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級體系的構建

表1 驗證性因子分析

表2 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

圖1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評價模型
通過對相關理論研究成果進行比較,結合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發展特點,提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評價架構,并構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評價體系。擬從財務信息化管理能力、財務績效管理能力、財務風險管理能力以及財務預算管理能力4個要素去評價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
1.財務信息化管理能力FI,主要是指中小企業在實施財務管理的進程中,對現代化的管理方式以及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最終形成企業電算化能力。由3個具體測度指標組成:信息處理效率FI1、企業經濟效益FI2與業務流程效率FI3。
皮膚中的黑色素分為優黑素(真黑素)和褐黑素,優黑素為黑色或暗棕色不溶聚合物,褐黑素為紅、黃色含硫可溶性聚合物。褐黑素在黑色素細胞內合成,形成成熟的黑素小體,沿微管、微絲運動被運輸到黑素細胞的樹突上,通過胞吞作用至周邊的角質形成細胞中[10]。在角質形成細胞分化過程中,黑素小體被酸性水解酶降解,最終隨角質層脫落而排出體外[11]。陸洪光等[12]研究不同膚色人種皮膚角質層細胞黑素顆粒顏色區別,結果表明白種人角質層細胞中黑色素外觀呈淡紅、黃紅或紅棕色,而黃種人和黑種人角質層細胞中黑色素外觀呈棕色、棕黑或黑色,該研究也表明了不同人種皮膚優黑素和褐黑素含量水平的 差異。
2. 財務績效管理能力FP,主要反映的是企業對財務資源的管理能力,通過相關財務數據與報表可以表現出來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效果。由3個具體測度指標組成:財務營運能力FP1、財務盈利能力FP2與財務成長能力FP3。
3. 財務風險管理能力FR,是指對企業內部財務構成不合理、融資方式不當等原因而可能使企業喪失債務償還能力的風險的管控能力。由3個具體測度指標組成:財務預警能力FP1、財務內控能力FP2與財務風險應對能力FP3。
4.財務預算管理能力FB,是指企業依據戰略發展目標,對未來有投資活動、融資活動以及經營等財務活動進行預算與計劃的管理能力。由3個具體測度指標組成:科學預算能力FB1、預算考核體系FB2與預算戰略的執行力FB3。
上述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構建了4維度12個測量指標體系,需要進一步驗證這些指標體系的可信性,本文借助于SPSS17.0對其驗證性進行分析,結果見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本文變量維度的Cronbachα值與綜合信度系數值都大于0.700,且變量解釋比例都大于50%,表明量表的可信程度較高,可以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進行評價研究。
(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結構分析
在檢驗了國內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測評體系的可信度后,需要進一步分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結構,為構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評價模型提供理論依據。本文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4要素12個測評指標實施探索性因子分析。特征值超過1的變量進行因子提取,運用最大方差法的正交旋轉核算出變量因子項的負荷數,剔除負荷值小于0.5的變量。探索性因子分析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財務信息化管理能力、財務績效管理能力、財務風險管理能力以及財務預算管理能力4個要素分別聚合了3個指標。結合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本文構建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模型包括財務信息化管理能力、財務績效管理能力、財務風險管理能力以及財務預算管理能力4個維度,共12個有效測度指標。基于此可以構建基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評價模型,見圖1所示。
(四)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分析
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模型可以看出,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力的評價既需要分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整體能力,又需要具體分析財務管理能力的內部構成。因此,需要從4個維度的子變量去評價與測算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科學合理地評價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目前,在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的研究領域中,分析數值的方法很多,參照本文實證數據來源與模型特性,選取因子分析法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指標值進行核算。具體算法如下:
因子分析模型表達式為:

因子得分核算公式為:


上述核算公式中,
依據公式2可以求得本文財務信息化管理能力、財務績效管理能力、財務風險管理能力以及財務預算管理能力4個要素的因子得分值 Y1、Y2、Y3、Y4(注:具體求解過程借助于SPSS17.0來完成)。


本文通過歸納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理論的研究成果,構建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評價體系,經過實證探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構成部分,并據此建立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評價模型,進而在因子分析的基礎上探索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指標值的核算方式。為國內中小企業有效地進行財務管理能力評價奠定了基礎。本文以中小企業作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拓寬了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的理論研究范圍。
主要參考文獻
1.Paquette Laurence R. Growth Rates As Measure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 2005 , 23 (1):67- 78.
2.Kulmala Harri, Lonnqvist Antti.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Networks:Towards A Non-Financial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ing And Virtual Organizations,2006,3(3): 299-316.
3.John Cammack.Building Capacity Through Financial Management:A Practical Guide,Oxfam Skills and Practice,2007.
4.張昕. 基于能力理論的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研究. 企業家天地.2007(1)
5.劉永麗. 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之我見. 財務與會計(理財版).2013(11)
6.劉琪. 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現代營銷(學苑版).2014(1)
作者單位:湖北經濟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