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軍
【摘 要】信息化的浪潮以迅猛的態勢強烈沖擊著當下的學前教育,對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本文基于信息化大背景,摒棄了以往學界關于幼兒園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來制作課件并利用多媒體來教學的傳統論證方式,轉而著重討論幼兒園教師在信息化背景下致力于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的新模式、新思考,以期為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和幼兒園教師提供理論上的借鑒和實踐中的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 ? ?幼兒園教師 ? ?專業成長模式
在信息化的浪潮中,眾多紛繁復雜的信息使我們面臨選擇的困難。如何充分利用種類豐富的信息化資源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素養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早在20世紀初計算機技術取得高速發展時,課件研發等教育信息化工作就已經在中小學校園中嶄露頭角,而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面對今天的信息化風暴,國家也先后出臺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教育部數字校園建設2020行動計劃》等文件,對我國的教育信息化進行頂層設計,其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與此同時,信息化的浪潮也沖擊著學前教育,對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教師專業標準》明確要求幼兒園教師要具有“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并不斷進行反思,改進保教工作”的意識和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探究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一、當前幼兒園教師對信息化資源運用現狀的薄弱環節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中的應用,始于相對較為簡易的信息技術利用,如幼兒教師利用一些軟件來制作課件、剪輯教學音視頻、編輯教學文稿等。與中小學中較早采用信息技術來促進教學水平提升和教師專業素質成長有所不同的是,當前國內幼兒園教育在信息技術利用方面還存在較多的漏洞和亟待改進之處。具體來說,當前幼兒園教師對信息資源的運用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幼兒園教師的信息意識薄弱,信息素養較低,信息技術運用能力低下和低效率。很多幼兒園也選派了一些教師參加相關的信息技術培訓,但由于幼兒教師事務繁重、身兼多職,在疲于應付的工作環境中,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被嚴重削弱,從而導致幼兒教師信息意識薄弱、信息素養較低,嚴重制約了幼兒教師對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教師無法突破自身在信息化背景下面臨的短板,一方面是源于幼兒園教師自身的專業限制,不能完全掌握信息技術的陣地和內涵,造成了對政策解讀的偏差和學習方向的游離;另一方面是源于信息技術的發展過快、更迭的速率過快,進一步拉大了幼兒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差距。
再次,幼兒園教師沒有掌握信息化的真諦和適當的工作方法,造成信息化工作的失誤。同其他新鮮事物一樣,信息化在帶給我們方便和迅捷的同時,也暗藏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弊端。幼兒園教師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因為方法不當,就很容易對自身工作造成負面影響,如信息化和網絡云平臺在為教師的教學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極易令教師產生依賴心理,甚至有教師出現了“輕幼兒知識經驗、重網絡搜索”的極端現象。就拿游戲來說,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可如今日益增多的學前教育資源網站為教師開發了許多現成的教學游戲,還有的甚至為幼兒開發出了一定數量的虛擬游戲。一些幼兒教師長期頻繁運用這些數目繁多的游戲資源,忽視了對其批判吸收與運用,未能結合本園幼兒所需對這些游戲案例進行本土化調整、改造與創新,缺乏對幼兒游戲環境、幼兒游戲心理和幼兒游戲效果的動態跟蹤與評價,長此以往,不利于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長足提升,幼兒游戲的教育價值也將大打折扣。
二、信息化背景下對幼兒園專業教師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素養。這一點是幼兒園教師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并據此來開展創新性教學的基礎和前提。
二是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意識。不同的人對信息技術的利用程度有著天壤之別,源于不同的人信息意識差異很大。因此,幼兒園教師只有具備一定的信息意識,才能更好地利用已掌握的信息技術,并開拓新的信息領域來開展工作。
三是要具備一定的信息能力。這里所提及的信息能力并不僅包括利用一些初級的軟件來制作課件、進行文稿展示等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要求幼兒園教師能夠掌握搜集、掌握信息資源,并利用其來獲取、加工、處理,從而得到更多有效信息資源的能力。
四是要具備一定的信息道德。為了適應當前法制化、信息化同步建設的要求。幼兒園教師不僅要熟悉法律法規和基本素養,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以恰當、正確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引導、教育,自覺應對一些對自身不利的突發事件。
三、信息化背景下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模式探究
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效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政府、教師教育機構、幼兒園、學術機構和教師自身都有相應的責任。
(一)構建學前教育師資遠程培訓研討平臺,均衡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省級政府或學術機構可以組建高水平的學前教育遠程培訓專家隊伍和技術隊伍,為學前教育師資和學前兒童家長提供高質量的遠程教育平臺和優質教育資源。在這個方面,福建省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有益的嘗試。2013年,福建省教育廳依托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設立“福建省學前教育師資遠程培訓中心”,承擔福建省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資源開發、數字化幼兒園建設指導及家長服務等任務。該中心結合福建省實際需要,通過引進遠程教育高新技術以及學前教育最新研究成果,構建基于寬帶網絡和移動互聯網終端的實景互動式學前教育遠程教育平臺,并與地方教育局聯合創建“福建省學前教育遠程教育基地”,逐步形成“省—市—縣(區)—鄉—園”多層級、立體式遠程教育培訓系統,為學前教育師資培訓提供資源和服務,有效提升了廣大農村及邊遠地區的幼兒園師資水平,為全省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專業支撐,促進全省學前教育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保教質量的提高和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二)善用學前教育數字資源云平臺,全面提升幼兒教師資源整合能力
在傳統的信息技術運用過程中,幼兒園教師深陷在“作圖”“剪輯音樂”“制作課件”等“技術泥潭”中不能自拔,很多教師疲于奔命,參加各種技術培訓班,但是“學了就忘”往往成為很多幼兒教師的夢魘。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也在“人人會做課件,課課都用多媒體”的陳舊觀念中越陷越深。
“互聯網+”時代為學前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很多提供在線教育和在線云服務的教育科技公司不斷涌現,為全面解放教師的雙手和大腦創造了無限可能。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包括教師自身)應主動出擊,積極發掘和利用優秀、易用的學前教育數字資源云平臺,提升教師整合優質、適宜的數字資源的專業素養和能力,進而提升學前教育教學質量。如本課題的合作方南京立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兒童發展評價云平臺,是一個有體系的完整觀察與記錄兒童發展的系統,由全國各高師、省級教育科學研究單位、省級幼兒高等師范學校及名園長、特級教師等各類科研機構和專家提供專業支撐,結構性地落實《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通過技術手段手把手讓教師學會觀察與評價,有效實現“教師人人要有兒童觀察筆記”,從而促進教師觀察了解兒童的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準,有效節約教師的時間和精力,也節約了幼兒園的經營管理成本。該平臺可以和幼兒園課程自然結合,教師可以利用平臺在一日教育進程中觀察、記錄兒童的行為與習慣,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構建兒童的發展框架。利用該平臺,幼兒園可以向教師、家長發布各種通知,提高辦公效率,以便家長配合學校的教學工作;教師可以將學校管理信息、幼兒在園學習表現、健康狀況、學校新聞等信息發送至家長;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幼兒在園情況,從而確保教育有的放矢。
(三)利用日常即時性通信工具和網絡社交平臺,有效開展園本教研,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在手機互聯網出現以前,幼兒園一般是通過建設自己的網站,設立班級博客和空間等來打造家園共育和教研平臺,實現幼兒園與家庭的溝通。有的幼兒園通過構建局域網,實現小范圍的“文件夾共享式”的互動教研和溝通,時效性和傳播廣度遠遠不夠。手機互聯網正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豐富多彩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迅猛發展,正在深刻改變信息時代的社會生活,其中即時通訊工具(如微信、QQ、微博等)和生活的深度融入,完全可以顛覆傳統的人際交往和互動模式。教師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還要將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加以妥善應用,利用手機互聯網平臺來打造“家園共育”的立體學習格局。
四、反思
1.教師應該如何對待知識和學習?在當前信息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師作為“知識權威”的角色已不復存在。與此同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幼兒園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信息化背景和新課程背景中,幼兒園教師應改變傳統的知識觀和教學觀,即如何有效利用信息資源并適宜地傳播信息資源,不斷擴大對“知識”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同時要善于調動幼兒自主學習、自主接收信息變革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2.應該如何學習信息技術?如上所述,有平臺可以利用,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高枕無憂,可以不用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和學習。相反,幼兒園教師應充分意識到當前學前教育發展對信息化的高度依賴,應增強自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各幼兒園應根據自身實際,抽調相應比例的骨干教師定期參加相應的信息技術培訓和教育,除上述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之外,還應該積極探究、創新對信息化的學習和信息資源的運用。
3.如何處理“借鑒”和“原創”?《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薄?—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也明確提出,教師“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創造性開展工作,支持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教師不能僅僅依賴于網絡,而忽視對幼兒知識經驗的關注和整合。
【參考文獻】
[1] 王秀娟,馬秀峰.積極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加快信息化教師的培養[J].教育信息化,2004(09).
[2] 邱九鳳.發達國家教師教育信息化的進展及借鑒意義[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
[3] 教育部關于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意見[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2(04).
[4] 龐麗娟.《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研制背景、指導思想與基本特點[J].學前教育研究,2012(07).
[5] 易凌云.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的定義、內容與生成[J].學前教育研究,2012(09).
[6] 金美林,熊才平.面向未來的教師教育——信息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首屆“教師教育信息化國際論壇”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6(07).
[7] 郭良菁.上海市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自我評價體系研制簡介——構建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嘗試[J].學前教育研究,200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