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 傅密 倪海濤(通訊作者)
【摘 要】本文通過對90后大學新生價值取向特點及成因的探究,我們進一步明晰了大學新生價值取向變化的原因,并對如何引導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新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 ? ?大學新生 ? ? ?價值取向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針對大學新生如何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的教育尤為重要。正確的價值取向是一個人思想品德健康發展的保證,是一個人內在精神來源的動力,也是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的前提。
一、大學新生價值取向特點淺析
對于剛步入大學的新生,對未來、理想充滿著種種迷茫,加之初到一個新環境,極易出現價值取向錯誤、個人定位失范等嚴重問題。
1.價值目標功利化
部分當代大學新生局限于眼前利益,對價值目標定位過于現實化,過分注重于金錢與名利。如在大學專業選擇上,時下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建筑工程類、金融類等專業成為新生選擇的首要目標,導致目前一些地區該專業人才趨于飽和甚至是泛濫狀態。入學后關注的問題大多傾向于對本專業就業去向——國企或民企,崗位薪酬等功利化問題上。部分新生競選學生干部、參加各項活動,僅僅是為了獲取活動加分,利用職位圖便。
2.價值定位模糊化
“我的專業能夠做什么?學習本專業對我有什么意義?我能夠為社會做出什么貢獻?”諸如此類的問題使剛進入大學的新生愈發迷茫,得到的多是膚淺、游于專業表面的答案。也有受各個學科專業不斷交叉發展,各種價值取向、自我定位思潮的沖擊的原因,使得部分大學新生自身價值定位模糊化。
3.價值實現手段庸俗化
部分大學新生在價值實現手段和方法上庸俗化、世俗化。大多數大學新生急功近利,想要表現自己,但是卻不腳踏實地,不采用正確、恰當的方法和勤勤懇懇的努力,在實現自己價值目標的過程中走“捷徑”,開“后門”,不依靠自身努力達到目標。在考試中,依靠打小抄或者直接抄襲同學現成答案達成目的;在各種交際活動中,辦事請人吃飯,說話請人吃飯,競選請人吃飯等行為屢見不鮮,在交際場上流行的一句話便是“這件事情就麻煩你了,請你吃飯”;甚至在娛樂生活中,玩游戲也是靠錢買裝備、買賬號來炫耀自己。
二、大學新生價值取向變化成因淺析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新生的價值取向有的是積極向上、樂觀昂揚、符合時代精神的,而有的卻是消極墮落、頹廢落后的。部分大學新生價值取向存在問題的成因是多方面且相互影響的,既有社會風氣的影響,也有家庭、學校教育的影響,還有個人方面的原因。
1.社會因素
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宏觀上講,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是受他們生活的社會環境影響的,特別是在大學新生價值取向體系并不完善的情況下,影響尤為突出。當今信息化時代,各種文化、信息交織在一起,紛繁復雜的信息媒體和思潮,對于沒有較清晰判斷力和堅定意志力的大學新生來說,難以明辨是非,受其影響,例如西方國家的唯我主義和實用主義。還有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消極作用,如“我爸是李剛”、“拼爹”、貪污腐敗、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各種價值觀“百家爭鳴”,導致當代大學新生在魚龍混雜的價值觀中不知所依。
2.學校因素
是將學生這棵樹苗培養成歪七扭八的榆柳,還是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學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養“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統一”的人才,其培養模式側重于單元化教育,即學生專業知識與動手能力的教育,而忽略了在其他方面如社會、心理、哲學等學科的培養與引導。很多院校選修科目甚至形同虛設,只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如此急功近利,對學生價值取向也造成很大影響。在就業壓力與競爭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學校更注重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而忽略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培養。在教育實踐中,人文精神正在逐漸喪失,文化內涵、精神境界的教育正漸漸隨波逐流,成為大學教育的一種形式,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當代大學新生正確、積極的價值取向的形成。
3.家庭因素
家庭的教育風格、成員關系、情感交流等不同,會造成個體在價值取向上的不同。在傳統家庭教育中,一方面強調“天地君親師”,在價值取向上強調權威與服從;另一方面強調自力更生、自強不息,在價值取向上強調獨立與自由,兩相矛盾。盡管孩子已經步入大學,部分父母還是十分溺愛孩子,致使孩子養成好逸惡勞、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習慣。還有一些家庭不和睦,甚至出現家庭暴力,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陰影,從側面對孩子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產生影響。
4.自身因素
當代大學新生所處的無論是學校環境還是家庭環境,都比較優越,在某種程度上卻對他們的評判標準及價值取向產生了負面影響。大學新生經歷了高考,在他們眼里,考上大學就等于“勝利”,進入大學后就懈怠了,荒廢了學業,加之父母溺愛,從小缺少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自主意識,不可避免地出現價值取向錯誤的問題。
三、對新生價值取向教育的建議
大學新生初入大學,在其價值取向方面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此時,應用型本科院校對大學新生價值取向的培育及引導迫在眉睫。下面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新生價值取向教育提出以下建議:
1.學校教育方面
(1)教學制度需進一步完善,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最終目標,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加強對大學新生課程安排的合理化及教學內容多樣化的工作力度,實施多位一體化教學。
(2)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言行舉止、政治覺悟、道德觀念等無不對學生有著巨大的感染和影響。教師應注意教風、形象,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對學生予以更多的關懷照顧,培育并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新生連成一片,幫助他們及時解決疑惑,確實做好大學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4)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加強學生價值取向的教育工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充分融入大學生價值取向培養及引導的工作中去。
2.家庭教育方面
(1)培養孩子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培養孩子自主自立的意識,不可過分寵愛孩子,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自我定位,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2)與學校工作緊密結合,雙管齊下,加強與學校的交流溝通,與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形成有效的合力,使之成效事半功倍。
3.個人發展方面
(1)積極參加各項義務勞動或志愿者活動,提高文化素養,豐富業余生活,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自我定位,增強歷史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
(2)加強與學校、家庭的交流與溝通,“吾日三省吾身”,自覺完善自我,逐漸認識自我。
(3)認真學習“兩課”,堅定社會主義政治理念,增強自我識別的能力,學會自覺地運用科學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去評判社會上現有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四、結束語
相信身為當代有志的大學生能夠把握好自己的價值取向,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及高等教育改革做出貢獻,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為中華之崛起而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姚榮東.新形勢下加強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論戰線,1999(2).
[2]洪國慧.談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7(4).
[3]楊光群.新世紀中國大學生價值觀的變化及成因[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5).
[4]賴國強.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與教育問題[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