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無可
(黑龍江省雙鴨山礦務局總醫院,黑龍江雙鴨山 155100)
肩關節鏡下治療肩袖損傷
安無可
(黑龍江省雙鴨山礦務局總醫院,黑龍江雙鴨山 155100)
本文從肩袖損傷患病現狀出發,針對肩袖損傷病癥、病因,對肩袖損傷治療辦法進行研究,并將肩關節鏡下治療與其他治療方法進行對比,從而總結肩關節鏡下治療的優勢與優點。隨著當今骨科微創手術的發展。關節鏡手術開展得日益廣泛和深入。目前肩關節鏡肩袖修補可達到和開放手術相同的手術效果。肩關節位于肢體近端,毗鄰重要的血管神經,故肩關節鏡治療對患者的安全及康復具有重大意義。
肩關節鏡 治療 肩袖損傷
肩袖損傷屬于骨科疾病,在青壯年、運動員、體力勞動者身上較容易發生。癥狀表現為以下幾點:(1)疼痛與壓痛。常見部位是肩前方痛,位于三角肌前方及外側。急性期疼痛劇烈,呈持續性;慢性期呈自發性鈍痛。在肩部活動后或增加負荷后癥狀加重。被動外旋肩關節也使疼痛加重。夜間癥狀加重,壓痛多見于肱骨大結節近側,或肩峰下間隙部位。(2)功能障礙。肩袖大型斷裂者,主動肩上舉及外展功能均受限。外展與前舉范圍均小于45°,但被動活動范圍無明顯受限。(3)肌肉萎縮。病史超過3周以上者,肩周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縮,以三角肌、岡上肌及岡下肌較常見。(4)關節繼發性攣縮。病程超過3個月者,肩關節活動范圍有程度不同的受限,以外展、外旋及上舉受限較明顯。
醫學上對肩袖損傷的病因有血運學說,退變學說,撞擊學說及創傷學說四種主要論點。我個人更傾向于創傷學說,同時創傷學說目前也成為公認最廣泛的肩袖損傷的原因。根據調查在中年患者中發現,發生盂肱關節前脫位者,在復位之后患肩依然不能外展,其肩袖損傷的發生率為100%,而腋神經損傷占7.8%,在老年人中,未引起骨折或脫位的外傷也可引起肩袖撕裂,任何移位的大結節骨折都存在肩袖撕脫性骨折。創傷可根據致傷暴力大小而分為重度暴力創傷與反復的微小創傷,后者在肩袖損傷中比前者更重要,日常生活活動或運動中的反復微小損傷造成肌腱內肌纖維的微斷裂(microtear)。
創傷學的暴力作用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在此,我介紹以下四點:(1)上臂受暴力直接牽拉,致岡上肌腱損傷。(2)上臂受外力作用突然極度內收,使岡上肌腱受到過度牽拉。(3)腋部在關節盂下方受到自下向上的對沖性損傷,使岡上肌腱受到相對牽拉,并在喙肩穹下受到沖擊而致傷。(4)來自肩部外上方的直接暴力對肱骨上端產生向下的沖擊力,使肩袖受到牽拉而發生損傷。
3.1 飲食療法
肩袖損傷患者宜食蛋白成分高、質地柔軟、流質性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生冷食物。具體飲食方式如表1和表2所示。
3.2 物理療法
表1 肩袖損傷患者宜食食物列表
表2 肩袖損傷患者忌食食物列表
(1)肩袖挫傷的治療。休息、三角巾懸吊、制動2~3周,以消除腫脹以止痛。對疼痛劇烈者可采用1%利多卡因加皮質激素做肩峰下滑囊或盂肱關節腔內注射。疼痛緩解之后即開始做肩關節功能康復訓練。(2)肩袖斷裂急性期。仰臥位,上肢零位牽引,即于上肢處于外展及前上舉各155°做皮膚牽引,持續時間3周。牽引的同時做床旁物理治療,2周后,每天間斷解除牽引2~3次,做肩、肘部功能練習,防止關節僵硬。
4.1 術前準備
(1)病患訪視:護士術前一天到病區查閱病歷,咨詢床位,了解患者心態與病情。通過訪視,對患者生理、心理進行評估,積極尋求解決方法,通過溝通促進患者對醫生的信任及對手術過程的了解,從而積極配合手術和護理,為手術后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2)無菌處理:此手術為一類切口手術,因此嚴格要求無菌,條件允許應盡量安排在100級潔凈室進行手術,并盡可能安排在第一臺手術,減少接臺。(3)專科器械和物品準備:將常規器械送往供應室高壓滅菌。電鉆、鏡頭、光源線、攝像導線及導線等采用低溫等離子和環氧乙烷滅菌。準備無菌等滲沖洗液約20000ml。在術前1天檢查所有儀器的性能,確保儀器正常運行。
4.2 手術過程
嚴格核對患者,確認無誤后接入指定手術間,將關節鏡安置在患肢對側位置,備好吸引器。于下肢側建立一條靜脈通路,保證手術中輸液。插管完成后,患者取沙灘椅體位,使患肢懸空,健側上肢自然屈肘置于腹部,以棉墊繃帶輕固定于患側腿部床沿。用棉墊將頭和下頜部固定,患側手術床肩板撤離,使患側肩部懸空。下肢曲膝,腳下放擋腳板以防身體下滑。將關節鏡的光源、攝像、圖像采集系統、吸引器、止血儀安置在患者健側,將C臂X線機、沖洗裝置安置于患者患側,地盤吸引器放在患肢下。正確連接各類儀器、高頻電刀、線纜、光導纖維、吸引器等,并打開電源檢查是否 正常運行調節刨削轉速為每分鐘4000轉左右,建立兩路Y型灌注管接上四袋無菌等滲沖洗液,確保關節鏡視野清晰,保持灌注液通暢無阻。手術開始后,器械護士提供小尖刀,協助醫生插入鏡鞘,置入關節鏡。術中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輸液是否通暢。認真觀察手術進程,及時快速供應臺上所需物品;觀察灌注管及吸引器是否通暢,灌注液不足時及時更換,使關節腔處于充脹狀態,保持術野清晰。
隨著電子技術和光學技術快速發展,關節鏡在骨科手術中應用漸漸成熟;加上國內、外學術交流全面開展,我國肩關節鏡手術技術水平逐漸提高,如今已經成為關節外科醫生必須掌握技術之一。肩關節軟組織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在我國一直處于滯后狀態,其中以肩袖 損傷最為顯著。肩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復手術具有時間短、出血少、創傷小、康復快、術后疼痛輕、功能恢復好等優點。得到專家和病患的一致好評。
[1]朱愛萍,楊賢云.肩關節鏡下治療肩袖損傷15例護理配合[J].齊魯護理雜志,2011,(11):67.
[2]張曼麗,劉蔚晴,朱麗娟.肩關節鏡下松解術治療凍結肩的手術配合[J].護理實踐與究,2010,(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