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琪 馮莉霞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天津 300060)
痰培養是指提取痰液中的細菌進行培養,尋找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1]。腫瘤患者在化療期間極易誘發全血象下降,從而并發肺感染,而及時準確地培養出致病菌是有效治療肺感染的關鍵。痰培養標本的正確采集是準確檢驗出病原菌的關鍵步驟之一。但是近幾年有關文獻報道,痰培養陽性率僅在42.5%~53.1%[2],錯過了最佳的治療選藥時機。正確的留取痰培養標本可以為醫生合理應用抗生素提供有效依據。為正確采集痰培養標本,提高痰培養標本合格率,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科通過改進痰培養標本留取及送檢過程的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標本來源 標本來自于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住院患者,共采集標本225例,均為多周期化療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其中惡性淋巴瘤68例,肺癌69例,胃癌57例,乳腺癌19例,多發性骨髓瘤12例,男94例;女131例;中位年齡52歲。其中2013年4-9月121份(采取干預措施前)為對照組,2013年10月-2014年4月104份(采取干預措施后)為試驗組。兩組者在年齡分布、性別及腫瘤病種分布上無明顯差異。
1.2 痰標本合格評定標準[3]
1.2.1 目測 標本初步接收標準:黃色、灰色、鐵銹色、血性、膿性、稠厚,呈現團塊狀的;不合格標本:無色透明、稀薄如水、混有明顯食物殘渣、紙屑雜物。
1.2.2 痰標本質量控制標準 按照衛生部的 《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中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指標,將痰涂片分為3類較理想標本。合格標本:每低倍鏡視野下鱗狀上皮細胞≤10個,白細胞>25個;可接受標本:每低倍鏡視野下,10<鱗狀上皮細胞<25個,白細胞≤25個,且細菌種類≥3種;不合格標本:每低倍鏡視野下,鱗狀上皮細胞≥25個。
1.2.3 痰培養陽性率 我院痰培養標本經血培養基、沙保羅培養基、麥康凱培養基、巧克力培養基、苯乙醇培養基35℃48小時孵化培養,檢出有陽性菌的例數占總標本數的百分比。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按常規留取痰標本及送檢。護士告知患者留取痰標本的方法后,由患者于24小時內自行留取標本,并將痰培養標本的留取與否作為重點交接班內容之一,將其寫于護士站白板上,以杜絕遺忘。
1.3.2 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由責任護士床旁指導患者留取標本,增加一系列護理干預措施。
1.3.2.1 加強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培訓 對科室護士進行有效咳痰及痰培養留取方法的培訓,保證痰培養標本留取的規范化。正確留取痰培養標本的方法為:指導患者在晨起,用生理鹽水充分漱口數次,深吸氣后在呼氣時用力咳出氣管深處的第一口痰液,直接吐于痰培養專用標本容器內,加蓋后立即送檢。同時,教會護士用肉眼識別痰標本合格的方法。發現不合格標本,立即通知醫生,重新留取。
1.3.2.2 制定痰培養標本的留取時間 科室內將痰培養標本的留取時間規定為醫生開立醫囑后次日晨,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標本的留取,以便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1.3.2.3 健康教育手冊 將痰培養的正確留取方法及有效的咳痰方法制定成健康卡片,置于病房較明顯的地方,當有患者需要留取痰培養時及時發放,以便更直觀的了解。
1.3.2.4 建立痰培養標本送檢登記本 記錄患者床號、姓名、年齡、診斷、住院號、留取痰培養醫囑開立時間、宣教方式、實際留取時間、送檢時間、檢驗科接收時間、是否合格及重新留取時間,并簽名。
1.3.2.5 留取痰培養標本時,盡量由責任護士在床旁指導 當醫生開立留取痰培養標本醫囑后,確定責任護士為第一責任人,由責任護士通知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教育,并將健康卡片發放給患者,次日晨起護士攜生理鹽水及無菌痰盒至患者床前,囑其漱口數次,協助拍背或刺激環甲膜處,使患者咳出氣管深處的痰液后聯系送檢人員及時送檢。同時,責任護士應掌握好留痰時間,由于我院檢驗科工作時間為早晨8點,為了防止留痰后標本放置時間過久,影響檢驗結果,所以將留痰時間盡量安排于晨起7點半至8點之間,以提高痰培養標本的質量。
1.3.2.6 制定溫馨提示卡 當患者無痰時,將溫馨提示卡置于患者床前,以便及時提示接班護士及患者和家屬,確保痰標本的及時留取。
1.3.2.7 加強護患溝通 由于腫瘤患者病程較長,化療后并發上呼吸道感染時患者及家屬情緒低落,均易產生抵觸心理,為此,請醫生協助共同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留取痰培養標本的目的及重要性,告知留取痰培養標本直接指導了患者的安全用藥,從而引起患者及家屬的足夠重視。
1.3.2.8 加強標本送檢過程中的管理 臨床中由于護工人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對標本送檢不夠重視,容易造成送檢延誤[4]。所以對護工人員的培訓尤為重要,病房內做到人員固定,制定送檢時間<1 h,并請檢驗科人員在接收痰培養標本后注明接收時間,以起到督導作用[5]。同時在送檢過程中告知護工人員注意標本的安全防護,防止滲漏,避免在送檢途中標簽弄壞或標本污染,影響檢驗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特征統計學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的比較
2.2 標本合格率 經χ2檢驗,試驗組標本合格率及痰標本培養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見表2,表3。

表2 兩組痰培養標本合格率(%)比較

表3 兩組痰培養標本陽性率(%)比較
結果顯示,采取規范的護理干預措施前后的痰標本合格率和痰培養陽性率具有明顯的差別。通過制定痰標本采集規范,使痰標本采集工作有章可循,能有效規范痰標本采集工作,確保標本能按時、按質送檢。通過明確各級護士分工,能提高護士工作質量和效率,使痰標本采集工作層層落實,杜絕延誤患者的診斷及治療現象發生。通過加強對護士痰標本采集相關知識培訓,提高護士的專業知識及對病人進行教育的能力,達到護患共同配合提高痰標本留取質量的目的。
由于痰培養標本陽性率直接影響了患者的安全用藥,在臨床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對痰培養標本的正確留取、患者的重視程度、送檢過程中的管理、護理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及建立良好的管理體系等多個環節督導,提高了臨床痰培養留取的合格率,為臨床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為合理應用抗生素提供準確依據,提高臨床醫療護理質量。
〔1〕鄧博引.痰培養為正常菌群的原因及處理[J].兒科藥學雜志,2013,19(1):57-59.
〔2〕徐琴鴻.提高痰培養標本質量的循證護理應用[J].現代實用醫學,2012,24(4):468-469.
〔3〕楊朵,辛續麗,馬東媛,等.痰培養標本合格性評估標準的比較[J].檢驗醫學,2012,9(27):773-775.
〔4〕劉小平,蔣燕,楊帆,等.痰液細菌培養標本實驗前的質量監測[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6):2114-2116.
〔5〕王蕾,王婭麗.呼吸內科患者痰培養標本留取的流程再造[J].護理學報,2014,2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