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摘要:土地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之一,對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經濟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村鎮建設當中存在的土地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提出多種對策與方法,以促進城鎮土地集約利用和持續發展,達到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的目的。
關鍵詞 村鎮建設;土地利用;問題;對策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鄉一體化、鄉村城市化進程正在逐步推進,建設用地與保護資源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凸顯出來。如何既要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又要節約土地,保護耕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本文就村鎮建設中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對策與方案。
1.解決土地問題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各地非農業占地日益擴大,加之農業自身的內部結構調整,農村的面積不斷減少,違法占地、侵占耕地、毀壞耕地的現象在不少地方時有發生,保護土地已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土地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之一,對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經濟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村鎮是連接城鎮與鄉村的紐帶,村鎮的發展對于鄉村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有力推動城市工業化建設和農村城市化建設,解決土地問題,而且能夠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過剩、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和耕地浪費等諸多問題,對耕地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
2村鎮建設中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2.1思想觀念落后,村鎮建設缺乏規劃
在我國大部分的農村與中小城鎮結合地區,對于村鎮土地的設計、使用規劃和管理還停留在較為落后原始的方式上,究其根本原因是這些地區人們在思想觀念上仍然還是比較守舊和處于比較粗放方式。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匱乏,可利用耕地面積少,一年的種植收入全靠聽天由命,否則只能另選擇其它地區進行開荒耕種,這樣勢必造成將大量土地變為耕地以求提高產量,由于過分的進行開荒耕種破壞了原有地區的植被而使水土流失更加嚴重,農業產量更是下降,沒有辦法農民又只好選擇其他地方耕地。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農業產量逐年降低,使原本靠耕種為生的居民對耕種失去了信心,大量丟棄的耕地也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棄耕現象。村鎮建設缺乏規劃,或規劃水平不高,實際用地與用地規劃不匹配,土地利用隨意性大。如將拆遷安置小區規劃在污染企業旁邊,待規劃調整又需要一段時間,有些地方等不到規劃調整未經審批就在異地建設,給土地管理留下后遺癥;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占用大量農村土地,雖然新農村建設要求規劃先行,但由于一些規劃企業只追求眼前經濟利益,對村莊建設規劃不夠重視,合著當地干部和群眾要求隨意圈地搞基礎設施建設;村莊合并后,人口轉移機制相對滯后,規劃在合并的幾個村中間圈地新建辦公大樓、公共設施現象普遍存在,大量耕地被占用,而實際使用率較低。
2.2空心村問題
我國的村落住宅分布稀疏,整體布局大多是舊有的、由封建社會世代延續遺存下來的自然村形式,當然有極少數地區也受到自然條件和地區條件的影響,在這些村中又有著每家每戶獨門獨院的傳統。近幾十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不滿足于現有的鄉村生活水平,開始走出農村走向城鎮或者外地生活,但他們又不愿放棄農村舊有庭院,致使眾多村落中的庭院房屋空置,許多人舊房不拆就蓋行房并申請宅基地,導致村莊內無人居住,長期而形成空心村。空心村的人均占地面積增加,而城鎮的人住房面積卻嚴重不足。據粗略統計,農村住房土地占有面積是城鎮人口占有平均面積的五倍左右,而人口卻相對城鎮只有三分之一。如果能夠將這些空心村所占的空間騰出,不僅僅可以解決城市人口住房緊張問題,而且可以利用這些土地進行各種現代化建設。
2.3土地非法占有問題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農村干部群眾依法用地意識不強,村民宅基地審批把關不嚴,違法用地現象時有發生。如部分村民誤認為土地承包后即依法取得了土地使用權,部分村民認為老屋翻建中人不超出原有宅基地范圍,無須辦理用地審批手續。農村基層組織一些領導越權批準村民建房,擅自表態越權同意村民建房。同時,農村干部為增加村級收入,以出租非量化土地方式獲取上交款,把山腳、岸線附近閑置土地擅自出租他人建廠房、碼頭,在土地管理部門執法過程中多有發現。
大多數村民對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農村建設的認識程度不夠,見解也不深刻,各種亂占用亂建設的問題嚴重,再加上法律意識淡薄,對于國家頒布的有關土地的法律知之甚少,致使大批耕地被一些居民非法占用,有的私自占用土地成為住房用地。許多鄉鎮企業違法占地現象更是普遍,有的侵占耕地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很多人不經過政府允許便建立廠房基地,被非法占用的耕地由于缺乏合理統一的規劃,導致水土流失的現象嚴重。
2.4四是土地管理執法不嚴。部分地區在經濟發展指標的壓力下,給土地管理部門施壓,一定程度了淡化了執法;同時,從違法用地行為查處來看,責令停工通知書等很難見到成效,而強制執行從立案到依法執行完畢,一般需經過責令停工、調查、告知、作出處罰決定、申請法院執行、法院公告及正式執行等程序,最快也得花費三個月的時間,削弱了土地執法的打擊力度;目前一些違法用地行為與非法辟山、造碼頭等行為有關,牽涉多個部門,有關部門單獨執法,行政執法效率較低
3.土地利用問題解決方案
3.1 加大宣傳教育,改變原有觀念
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加強法律宣傳教育,向廣大農民宣傳和普及國家有關土地資源的法律法規十分必要。只有加強法律建設和宣傳力度,才能讓人民從思想上樹立珍惜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觀念,讓人們充分認識到不經政府批準,私自占用土地資源是違法行為。在積極宣傳法律知識、建立法律意識的同時,當地政府和土地規劃部門要積極鼓勵和倡導農村居民改變幾千年來留下的落后和保守的思想觀念,并對于勇于改變舊有落后的居住方式或者生活習俗的住戶要進行獎勵和補助,以促進移風易俗和農村地區現代化建設。
3.2集約土地,堅持土地有償使用
在村鎮土地使用和土地管理改革的過程中,應在堅持有償使用土地的前提下,將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深入到農村地區,進一步擴大有償使用土地的范圍,并在有償使用土地的基礎上增加有償使用土地的方式,以適應農村土地建設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要求。對于土地的利用方式,要嚴格執行集約用地制度,實行規劃控制和用途管制,以土地利用與建設規劃、小城鎮建設規劃、基本農田利用規劃和土地保護利用規劃為區分等級,鼓勵國有非農土地和集體非農建設用地項符合規劃所需的用途轉變。要加強土地調控能力,特別是和空閑居住地較多的居住戶進行協商和勸解,講明道理和規劃政策以及國家關于土地建設和利用的法律法規,使一些空心村合并以騰出土地用于規劃建設。
3.3 強化法制,規范土地管理
強化法制建設、規范土地管理對于解決農村土地私自占用、違法占用十分有效,相關部門在積極耐心地向群眾宣傳國家關于土地資源規劃和管理政策的同時,還要強化土地資源利用的相關法律的實施情況,完善現有的土地法律并對私自占有土地或者違規占有土地資源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嚴厲的處罰。對于不符合規劃所建立的一切設施或者基地必須進行拆除,對于非法占有土地并將其變為私有耕地的個人要處以罰款和警告。除上述措施外,還要嚴格規范村鎮建設用地管理,對于村鎮建設用地要實行統一管理,在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大前提下,由政府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開發、統一出讓,對于村鎮建設中的用地必須要經過有關政府部門的批準,對于一些中小型鄉鎮企業規劃用地要進行嚴格審批和具體土地核實,在確定其不影響鄉村土地規化建設和村鎮環境發展和資源利用合理的情況下才能批準其征用土地。4、四是開展土地國情國策的宣傳教育。教育廣大農村干部群眾增強土地的憂患意識,通過村干部土地管理知識輪訓班、土地管理政策法規下鄉等形式,提高農村群眾依法用地和保護耕地的自覺性,健全農村違法用地舉報制度,在農村形成依法用地的輿論氛圍。
5、加強土地執法的巡查和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強化土地監察信息網絡建設,建立村級土地監察信息員制度,使土地執法人員信息靈、行動快。克服執法過程中存在的措施不力和打擊不力的現象,充分利用輿論導向作用,選擇情節嚴重、影響面大的典型案件為突破口,公開爆光,依法處理,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公開處理,以達到以案說法,處罰一個教育一片的效果。對一樁違法行為牽涉多個部門的,要采取聯合執法形式,徹底打擊違法行為。
結束語
節約用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應當采取有力措施解決村鎮土地發展和利用的問題。要積極向農村地區宣傳國家關于土地資源的管理和使用政策,嚴格控制用地,合理規劃村鎮發展建設。要著手規劃好長期和近期的各項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迅速解決村鎮土地利用過程中的諸多問題,使土地資源更好地為鄉村發展作貢獻。
參考文獻
[1].蘇勝強,村鎮發展中的土地利用[M] 陜西:陜西出版社2013:63
[2].于思華,農村地區土地調查[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3;45
[3]劉春江,農村土地問題與對策[J] 土地資源2013,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