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等
【摘要】:“大學生村官”政策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實施以來,在促進農村發展和建設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本文以“大學生村官的現狀及未來”為課題,以綿陽市某為調研單位,通過網絡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座談的形式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并對該問題提出了部分意見和建議。
【關鍵字】大學生村官;現狀及未來;調查問卷;走訪座談;意見建議
一、 背景
1. 調研方式簡介
大學生村官是指到農村(含社區)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助理或其他村“兩委”職務的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應屆或往屆大學畢業生,工作多為社區(村)事務。本次調研對象為綿陽市某縣的在職在崗大學生村官,年齡主要集中在24-30歲之間,以“85后”及“90后”為主。本小組采用網絡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調研相結合的調研形式。
2. 該縣村官隊伍整體情況簡介
該縣自2007年以來,堅持開展選聘大學生村官工作,先后選聘了600名大學生村官,其中本科約400人;專科約200人;男性約200,女性約300人。目前,實際在崗人數為239人(主要擔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社區>主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村主任助理工作)。
3.該縣大學生村官待遇狀況
該縣嚴格待遇政策,落實生活保障。大學生村官的生活補助按照碩士2200元、本科1800元、專科1500元標準由鎮鄉按月打卡發放;落實住房公積金,參照本鄉鎮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執行通訊、出差補貼,落實年終目標獎等;對年度考核為合格以上等次的大學生增發一個月的生活補助;縣人社局統一為大學生村官辦理社會保險(五險)、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
三、該縣大學生村官存在的問題
3.1日常工作繁瑣,身兼多職
從調查問卷的數據,我們了解到大學生村官的日常工作事務主要是民政、計生、黨政宣傳工作,占到了大學生村官日常事務的62%。在座談調研的過程中多數村官反映,他們的日常工作不固定,往往身兼多職,工作繁瑣。
3.2專業偏離,實用技術不足
實用技術缺乏也是大學生村官在基層工作遇到的較大困難之一,而這一困難多是由于專業不對口造成的。從調查問卷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農學類專業背景的大學生村官僅占受訪總人數的12.06%;從實地座談會的情況反映,大多數村官專業與所從事的專業關聯不大,甚至毫無關系。
3.3動機不純、熱情減退
很多大學生村官由于“國考”等考試落榜退而選擇“大學生村官考錄”。一方面讓自己可以涉足公務員事務為以后的公務員工作儲備經驗;另一方面的國家對服務期滿的大學生村官優惠政策也促使了畢業大學生選擇“村官”一職。因此,很多人在選擇成為“村官”時,動機不一,導致后來一些大學生村官在工作中熱情不高或時間一長熱情減退的情況。
3.4待遇偏低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大學生村官工資標準:碩士2600,本科2200,專科2000。從“座談會”村官反映的情況來看,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為政府生活補貼,年終獎及津貼福利較少。大多數村官都成了“月光族”,甚至有時還得向家人朋友借錢來周轉開支;其次有部分大學生村官已婚或有孩子,每月2000左右的工資實在無力支撐基本的家庭開支,對此情況很多大學生村官感到無奈與窘迫。
四、意見及建議
以下是本小組基于網絡調研和實地走訪所反映的問題以及大學生村官的期望,給出的意見和建議:
(一) 端正態度、服務基層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基層建設
各大學生村官要端正態度,擺正心態,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糾正不當動機,堅持以“服務基層、服務人民”認真做好分內之事,戒驕戒躁,虛心聽取老干部、當地群眾意見,虛心求學,不斷豐富自己的基層工作經驗和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進一步明確大學生村官管理責任主體。
各鎮鄉黨委要加強對大學生村官的日常管理,按制度要求進行考核和監督;所在村黨組織在工作上要給予大學生村官積極支持,生活上熱情關心,為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縣市組織部、人社局要不斷完善大學生村官考核辦法,認真做好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縣級管理部門要積極開展農村基層工作方法的培訓,幫助大學生村官熟悉、熱衷農村工作。
(三)進一步嚴格執行政策,加強管理。
要嚴格按照中央組織部等部門的意見、要求和規定嚴格執行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制度,考勤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查崗制度、考核管理制度。要定期召開大學生村官座談會、優秀村官經驗交流會、“學先進、比先進討論會”,學習大學生村官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榜樣作用。號召各在職村官向優秀大學生村官學習,以優秀、先進為榜樣,開拓實干,為建設美好新農村作出更大貢獻。
(四)廣開成才途徑。
首先,對于在職村官,各鄉鎮黨委要大膽使用,進一步給大學生村官壓擔子,明確大學生村官職責,大膽放手讓他們單獨負責一片或一方面的工作;其次,對表現優秀的大學生村官要鼓勵他們參加村級換屆選舉,大力提拔他們擔任村兩委干部;再次,對于“服務期滿”的大學生村官,各有關部門要想辦法解決他們的“出路”問題,解決大學生村官的“后顧之憂”;各縣級政府尤其是地方基層政府仍需繼續與各級組織部、人社局溝通,努力爭取更多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定向招考名額,進一步解決期滿大學生村官的出路問題;最后,整合資源,鼓勵“服務期滿”的離職大學生創業,為其創業提供優惠政策,積極加強創業指導培訓,提供資金扶持,幫助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
參考文獻
[1]安勇.大學生村官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誤區與對策[J].農業經濟,2007,(6):61.
[2]杜慧濱,顧培亮.區域發展中的能源-經濟-環境復雜系統[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15-19.
[3]鄧玉勇,杜銘華,雷仲敏.基于能源-經濟-環境(3E)系統的模型方法研究綜述[J].甘肅社會科學,2006(3):209-212.
[4]馬會東.農村不是曲線就業的跳板[J].中國老區建設,200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