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莉莎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星愿基金管理委員主席李宏鵬“老師”為孩子們上“安全童行”課。
2015年9月,梅賽德斯-奔馳星愿基金成立五周年。與此同時,雅安震后援建項目全面竣工。筆者跟隨奔馳志愿者家族踏上了前往四川的星愿之旅,并在途中與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星愿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的李宏鵬進行了交談。
Q:奔馳援建的希望小學已經落成,請您講講學校的整體情況?
李宏鵬:這個學校總面積是8400平米,能夠解決1300多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問題,有可抗8級地震的綜合教學樓、報告廳、宿舍、餐廳、塑膠操場,按現在硬件規模來說肯定是最好的。我們在投資重建之前對當地進行過實地考察,也對大環境進行了綜合考慮,這所學校可以把周邊學生上學的問題都解決,能惠及附近的9個行政村,服務于超過2萬村民。
重新選址,建設一個規模更大,設施更全的學校,能解決更多學生上學的問題,是一種新的嘗試,也為奔馳以后的捐資助學提供了經驗參考。為什么?學校規模變大了以后,師資力量也會增強,配套設施也更全,如果沒有這些,孩子將來走進城市就會產生更大的隔閡感和陌生感。
Q:這個學校是否相當于一個奔馳捐贈助學項目的一個模板?其他助學項目都會參照這樣的模式嗎?去年在云南捐助的學校是否也會采用這樣的模式?
李宏鵬:我們還是會跟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設計助學方案。比如當地的經濟狀況、交通條件等因素,是否足以支撐學校的配套硬件設施。在云南魯甸地震中受損的會澤學校,因為當地屬于貧困山區,經濟狀況、交通條件都很有限,我們就不會選擇像雅安那樣的集中教學模式,而是首先讓孩子們更早的離開板房,在更安全的樓房里上課、吃飯、睡覺。
Q:星愿基金目前的年度資金預算有多少?捐資機制是怎樣的?
李宏鵬:經過審慎的評估,從今年開始,星愿基金每年的預算將是5000萬,由星愿基金管理委員會共同監管,持續地支持五大領域里面的各個公益項目,為這些項目的落地提供保障。這些維護費用也是需要有持續性的投入。如果只是把錢花了就不管了,之后又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個不符合奔馳品牌的價值觀。
Q:今年正好是星愿基金五周年,在未來,星愿基金的發展方向是如何規劃的?
李宏鵬:品牌做公益,除了廣度之外,還需要有深度。從項目領域上說,目前我們已經有環境保護、駕駛文化、教育支持、藝術體育、社會關愛五大領域,覆蓋面已經夠廣。當然,我們的項目還要覆蓋到區域,覆蓋到全國。未來,我們要著重打造全新的公益模式和舉措,以更開放的活動平臺、更多元的參與主體、更有趣味的內容策劃,來實現更有效的公益成果。
Q:您如何看待公益和慈善的區別?
李宏鵬:慈善是“授人以魚”,公益則是“授人以漁”。慈善不是人人可做,是經濟上有優勢的人去幫助、救濟弱勢的人,比如捐款捐物。公益卻是所有人都可參與。慈善只是給予,很少關注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幫助最終結果,雖能解決一時之痛,從長遠來看無助于解決根本問題。公益著眼于系統地解決社會問題,上要追溯到問題的根源,下要追蹤到問題的最終影響。因此除了有像慈善這樣有形的物資投入以外,公益對受助者的幫助,還包括概念的普及、思想的轉變、技能的獲取等無形的內容。另外,做公益還需要有專業的合作伙伴,要有持續的投入和體系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