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堅+朱守鋰+陳春陽


二十世紀八十年初的廣東,是一個時空的坐標,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與改革中不可回避的時間節點和地域標識。廣東省旅游職業技術學校(下稱廣東省旅),就在此時,就在此地,以粵菜起家,此后,學校的發展,卻不止于粵菜。從過去的省粵菜培訓中心,到如今的國家級示范校,經過三十一年富有廣度和深度的發展,一所具有廣東特色和時代特點的旅游職業技術學校,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教育改革洪流中的弄潮兒。
2015年6月26日,廣東省旅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畢業典禮這天如期舉行。120家企業帶著1400多個崗位前來“搶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業內知名企業,比如長隆、花園酒店、南湖國旅等,但應聘者卻不多——約一半畢業生已經在實習中被旅游企業定下。
留任實習企業已經成為了省旅學子就業的新常態,這得益于他們在廣東省旅三年所受到的培養和熏陶。學生在這里得到的,不僅有專業知識與技能,更有充滿陽光、美麗、朝氣和活力的精神面貌,點滴細節都可讓人感受到——招聘會這天,天氣十分炎熱,但學校“禮儀小姐”的微笑卻讓人感覺到清爽、舒適,從校門口到招聘會現場,一路都能看到她們為企業指路、維持秩序的身影。這些禮儀小姐都是一年級的學生,兩年后,她們也將帶著微笑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學校發展的理念,已經滲透進學生的靈魂。對于走進廣東省旅的任何一個學生來說,無需害怕有短板,因為學校的理念是——最長的那根木板決定了他們的特色與優勢。這是在廣東省旅改革創新的過程中,董家彪校長和他的同事們,亮出的非常關鍵的一張牌——反木桶理論。董家彪說,在普通高中,“木桶原理”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因為木桶的容量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所以,有“短板”的學生不是“優等生”。而職業教育有著自己的特點,因此,要打破一直以來固有的思維定式。在這里,他們可以充分地揚長避短,讓“長板”強勢生長,并成長為自己職業生涯的制高點。
最終的結果,正是最初的預設。“反木桶理論”真正實現了教育本質的回歸,實現了學生價值的最大化:近年廣東省旅畢業生第一次就業率達96%以上,其中65%的畢業生被原實習單位留用;2013年,馮小茜同學通過了美國迪斯尼公司面試,并赴美國佛羅里達州迪斯尼樂園總部擔任中國文化大使;每年赴日研修的學生達40人以上,為全國旅游院校之最,日本研修生綜合素質測評全國排名第一;201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酒店服務賽項張俊杰同學榮獲客房中式鋪床一等獎;2015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酒店服務賽項白玲玲同學代表廣東省代表隊參與中餐宴會擺臺項目的比賽,獲得了全國二等獎的好成績……
“人人有特長”現在已成為全體師生的共識。在基礎課程學習要求基本達標的前提下,學校創造條件,讓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特長。新生入校伊始,學校便開始培養他們的特長意識,每個學生確立自己的特長方向——可以是學科特長,可以是能力特長,也可以是技術特長,一批批富有“陽光與微笑”精氣神的青春學子就這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