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媛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北京市海淀區,100083)
“精益管理+互聯網”模式下煤炭企業信息化評價研究
任瑞媛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北京市海淀區,100083)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信息化正在改變著傳統的煤炭產業,利用信息化手段保安全、降成本、增效益成為當務之急。分析了我國煤炭企業在 “精益管理+互聯網”下的發展趨勢,結合 “精益管理+互聯網”的理念和煤炭企業信息化的特點,構建了煤炭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運用G1法對各個指標的權重進行了計算,并根據計算結果提出了相關結論和建議。
煤炭企業 精益管理 互聯網+ 信息化評價
受國際煤炭市場環境、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能源比重增加的影響,中國煤炭市場正面臨著10多年來最為困難的時期。面對困境推行精益管理,即向成本和管理要效益,利用信息化手段保安全、降成本、增效益成為當務之急。“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包括煤礦安全物聯網和大數據平臺、成本和煤質控制平臺以及煤炭銷售的電子商務和客戶管理等信息化平臺,這些信息化平臺與精益管理相結合,必將使煤炭企業大幅度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進而使煤炭企業盡快走出困境。因此,對準互聯網環境下煤炭企業的發展趨勢,對煤炭企業信息化進行評價,有利于明確煤炭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對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降低成本、提高煤質和增加銷售具有重要意義。
(1)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安全永遠是煤炭企業的主題,安全管理則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性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創建一流信息化礦井的安全管理目標,打造數字化礦山,推行數字信息化管理,規范職工的安全行為,提高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水平,從而實現礦井的本質安全。
(2)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借助信息化手段優化煤炭企業價值鏈條,改善煤炭企業的成本結構,降低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庫存成本。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績效管理,達到激發內部活力和降耗提效的目標,將自動化技術、信息技術和生產過程融為一體,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炭企業的運營成本。
(3)提高煤質管理水平。在煤炭企業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形勢下,強化煤質管理成為企業增強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煤炭從生產到銷售的每個環節都會影響煤質,將信息化管理滲透到煤炭產品的各個環節,可以有效地確保煤炭質量,從而增加煤炭企業的市場占有率。
(4)強化煤炭銷售管理。煤炭銷售部門作為煤炭產品的終端環節,向外與用戶溝通,向內與煤炭生產銜接,因此,構建煤炭銷售的信息化平臺對于銷售信息的快捷處理和占領市場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全面性與代表性相結合、客觀性與科學性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以及理論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原則,結合煤炭企業本身和 “精益管理+互聯網”的特點,本文選取戰略地位、硬件建設、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和銷售管理這6個二級指標,其中戰略地位主要反映信息化在企業中的地位,硬件建設主要反映信息化的基礎水平,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煤質管理和銷售管理是 “精益管理+互聯網”下煤炭企業建設的重點。煤炭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煤炭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
(1)戰略地位。戰略地位指標包括信息化重視程度和信息化投入占總投入比重2個三級指標。在煤炭企業推行信息化工作,沒有領導者的支持很難成功。信息化工作作為一項較大的工程項目,沒有一定的投入很難保證信息化的實施。
(2)硬件建設。硬件建設包括數據庫建設水平、網絡性能水平和百人計算機擁有率這3個三級指標。數據庫的規模反映了信息化業務板塊實施的普及范圍;網絡性能水平反映了企業與外界的交流水平;百人計算機擁有率反映了信息化在員工中的普及范圍。
(3)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包括煤礦安全自動化水平、可視化覆蓋率和安全質量標準化信息系統覆蓋率這3個三級指標。自動化水平程度越高,井下人員就越少,事故率就會下降;可視化作為煤炭企業發展的一個趨勢,是保證煤礦安全的一個重要手段;安全質量標準化是衡量煤炭企業保證基本安全程度的一個重要尺度。
(4)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信息技術對煤炭開采的支持水平、企業核心業務流程信息化水平和員工考核信息化水平這3個三級指標。在煤炭開采的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開采環節上的成本;企業核心業務流程的數據共享能夠顯著降低材料等成本;員工考核信息化是激勵員工、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一個重要手段。
(5)質量管理。質量管理包括煤質預測預報信息化水平、煤質檢測信息化水平和用戶煤質反饋信息化水平這3個三級指標。煤質的預測預報能夠使企業提前掌握工作面的有關煤質數據,有利于對煤質和基礎管理的評價;煤質檢測的信息化有利于隨時發現煤質的問題,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并對重點環節盡心核查;用戶對煤質反饋的信息化水平有利于隨時將市場上的信息傳送到生產等環節,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6)銷售管理。銷售管理包括煤炭銷售信息化水平和客戶管理系統水平這2個三級指標。煤炭銷售信息化是指企業門戶網站以及電子商務等信息化手段;客戶管理系統是指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戶價值和企業效益。
3.1G1法(改進的層次分析法)
3.1.1確定重要性排序
按照評價準則,如果指標xi的重要性程度大于或者等于指標xj,則記為xi≥xj。經過專家評選打分,在指標集x={x1,x2…xn}中,記最重要的指標為次重要的指標為最不重要的指標為那么有
3.1.2確定重要性比值

3.1.3權重系數的計算

3.2指標權重的計算
3.2.1二級指標權重的計算
為了使評價更具客觀,采取煤炭企業和科研院校相結合的方式,邀請神華集團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相關專家對二級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比較并給出權重,6個二級指標戰略地位x1、硬件建設x2、安全管理x3、成本管理x4、質量管理x5和銷售管理x6的重要性排序為:x1>x3>x4>x6>x5> x2,即5個rk的值分別為:由此可以得出:r2r3r4r5r6=5.8061,r3r4r5r6=4.1472,r4r5r6=3.4560,r5r6=2.8800,r6=1.8000,r2r3r4r5r6+r3r4r5r6+r4r5r6+r5r6+r6=18.0893。根據權重系數計算可得:w*6==0.0524,==0.0943,=0.1509,=0.1810,=0.2172,=0.3042。則=0.0524,=0.2172,=0.1810,w5==0.0943,w6==0.1509。
3.2.2三級指標權重的計算
根據以上計算公式可以得到各個三級指標的權重,具體如下:
(1)戰略地位下的三級指標信息化重視程度為x1,信息化投入占總投入比重為x2,則有x1> x2?>由r2=2.0可得:w1=0.6667,w2=0.3333。
(2)硬件建設下的三級指標數據庫建設水平為x1,網絡性能水平為x2,百人計算機擁有率為x3,則有由r2=1.4和r3=1.2可得:w1=0.4330,w2=0.2577,w3=0.3093。
(3)安全管理下的三級指標煤礦安全自動化水平為x1,可視化覆蓋率為x2,安全質量標準化信息系統覆蓋率為x3,則有x1>x2=x3?>=由r2=1.6和r3=1.0可得:w1=0.4444,w2=0.2778,w3=0.2778。
(4)成本管理下的三級指標信息技術對煤炭開采的支持水平為x1,企業核心業務流程信息化水平為x2,員工考核信息化水平為x3,則有x3>x1> x2?由r2=1.2和r3=1.2可得: w1=0.3956,w2=0.2747,w3=0.3297。
(5)質量管理下的三級指標煤質預測預報信息化水平為x1,煤質檢測信息化水平為x2,用戶煤質反饋信息化水平為x3,則有x3>x1>x2?由r2=1.6和r3=1.4可得:w1=0.3017,w2=0.2155,w3=0.4827。
(6)銷售管理下的三級指標銷售全面信息化水平為x1,客戶管理系統水平為x2,則有由r2=1.6可得:w1=0.6154,w2=0.3846。
3.3指標權重的確定
經過指標權重計算得到的 “精益管路+互聯網”模式下煤炭企業信息化指標權重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各個指標的在煤炭企業信息化中的權重是不同的。其中信息化的重視程度指標權重最大,表明煤炭企業的領導者特別是最高領導者對信息化的支持直接關系到信息化能否順利實施。煤礦安全的自動化水平次之,表明安全仍然是煤炭企業工作中的重點,沒有安全其他無從談起。第三是銷售的信息化水平,符合當前煤炭企業的實際,在買方市場下,銷售將代替生產成為企業的工作重心。

表1 “精益管路+互聯網”模式下煤炭企業信息化指標權重
(1)根據煤炭行業當前形勢,煤炭企業必須一方面遵循精益管理的理念,遵守 “杜絕一切浪費”的原則,通過重新改造生產流程、實施標準化作業以及降低庫存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包括從原材料供應到煤炭銷售整個產業鏈的成本,另一方面借助互聯網這一手段,實現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與精益管理相結合,以此達到安全生產、降低成本、提高煤質和增加銷售的目的,進一步提高煤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煤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高風險和高投入的工程,在煤炭行業當前嚴峻的形勢下,如果沒有企業一把手在資金和組織等方面的支持,很難獲得成功。
(3)安全是煤炭企業的生命,因此,在信息化工作上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作為信息化工作的重點。
(4)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市場營銷的觀念,建立完善的電子商務系統,改造傳統的營銷方式,最大限度地開拓市場。
[1] 譚章祿,劉嬋.煤炭企業信息化標準構建思路[J].煤礦機械,2012(2)
[2] 宋麗.煤炭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煤炭工程,2010(3)
[3] 李延鋒,夏祥春.煤炭企業信息化評價體系研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1(5)
[4] 常金明.煤炭企業信息化研究綜述[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1)
[5] 劉海濱,王立杰.煤炭企業信息化框架結構及建設模式[J].中國煤炭,2004(7)
[6] 譚章祿,張長魯.基于BSC和AHP的煤炭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J].煤炭工程,2013(12)
[7] 王學軍,郭亞軍.基于G1法的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06(6)
[8] 丁雷,車彥巍.粗糙集方法在優化煤炭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J].中國煤炭,2008(1)
[9] 雷靜,李維林.大型集團管控型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1)
[10] 洪江濤,陳蕊,陳俊芳.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企業信息化評價研究[J].情報雜志,2006(10)
[11] 朱拴剛.煤炭生產精益化管理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煤炭,2014(Z1)
(責任編輯 路 強)
Research on informatization evaluation of coal enterprise in lean management plus Internet mode
Ren Ruiyuan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Haidian,Beijing 100083,China)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coal industry,using information means to ensure security,reduce cost and increase benefits becomes the urgent affairs.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oal enterprises in lean management plus internet mode was analyzed,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lean management plus Interne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al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was constructed.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was calculated by G1 method,and related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coal enterprise,lean management,internet plus,informatization evaluation
TD672
A
任瑞媛(1984-),女,山西代縣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在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煤炭企業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