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天下
12月17日8點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轉移軌道。此次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科學探測研究邁出重要一步。
此次發射的“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等科研單位共同參加有效載荷、科學應用等工程項目研制工作。
暗物質和暗能量,被科學家們稱為“籠罩在21世紀物理學上的兩朵烏云”。目前,我國和世界各國已著手籌建或實施多個暗物質探測實驗項目,其研究成果將可能帶來基礎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南非當地時間12月2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南非總統祖馬的共同見證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與南非國家航天局,在位于比勒陀利亞的南非總統府正式簽署“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星南非地面系統最終交付協議”。
這標志著在中國政府的組織下,由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負責研制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星南非地面系統正式投入運行,其接收范圍可覆蓋到非洲南部13個國家和地區,約2000萬平方公里。
美國東部時間12月21日下午8∶28時,SpaceX公司“獵鷹”9運載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40號發射臺起飛,成功為軌道通信公司發射了11顆小型通信衛星。這是“獵鷹”9火箭自6月28日國際空間站貨運任務發射失敗以來的首次發射,也是升級版“獵鷹”9火箭的首次任務。最具重要意義的是,“獵鷹”9火箭成功實現了第一級的地面回收,在人類歷史上首次驗證了軌道運載火箭的可重復使用能力。
美國航天局電視直播的畫面顯示,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時44分,軌道ATK公司的“天鵝座”飛船搭乘“宇宙神5”型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該飛船此前三天的發射嘗試均因惡劣天氣如云層太厚或風太大而取消,但6日的發射很順利。“天鵝座”飛船上裝載著約3.5噸重的物資,其中三分之一是給國際空間站宇航員的給養。據美國航天局介紹,如果沒有進一步補充,空間站上的食品預計明年4月告罄。
據美國空間新聞網2015年12月16日報道,12月16日,美國國會發布了2016財年政府開支法案。該法案包含一項解除對俄制RD-180發動機禁令的條款,使聯合發射聯盟(ULA)的“宇宙神”5運載火箭至少在2016年10月1日之前能夠使用該發動機,重振航天發射市場的競爭力,保持ULA和SpaceX兩家公司競爭國防部發射合同。
法案條款稱,“無論火箭發動機的原產地是哪個國家”,空軍可向已獲得認證的任何公司授出發射合同,以確保穩健的競爭力和持續、可靠的空間進入能力。在即將到來的9項軍事航天發射任務中,“宇宙神”5火箭被認為是“獵鷹”9火箭的唯一競爭對手。
近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案》( The U.S. Commercial Space Launch Competitiveness Act),允許私人進行太空采礦。
該法案稱:“美國任何參與小行星或太空資源商業復蘇計劃的公民都有權獲得小行星或太空上的任何資源,包括根據適用法律獲得擁有、運輸、使用或銷售小行星或太空上任何資源的權利。” 除此之外,法案還涉及太空探索的其他方面,包括美國在未來十年將加強對國際空間站(ISS)的承諾,取消對太空創業公司的限制。
根據該法案,美國任何公民都有權將其發現的太空資源帶回地球。雖然其他小行星不可能歸屬于哪個國家或哪個企業,但如果哪家企業在上面開采出有價值的礦物質,則這些財產就歸屬于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