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醉到今天還沒有醒來”
——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訪談錄之方文竹篇

2015-10-27 06:37:37本刊編輯部
星星·散文詩 2015年17期
關鍵詞:大學生

詩人訪談

“醉到今天還沒有醒來”
——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訪談錄之方文竹篇

訪問者:姜紅偉

受訪人:方文竹

姜紅偉:有人說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大學生詩歌的黃金時代,您認同這個觀點嗎?

方文竹:“時代”是一個“文學史”的框架,嚴格地說,是一個背影,需要時間的沉淀和淘洗辨認。而80年代距今,中國詩歌包括大學生詩歌風起云涌已過去二三十年了,“審美的距離”已經產生,是否是“黃金”可以掂量掂量了。我認為,“80年代是中國大學生詩歌的黃金時代”。理由是:論校園詩人的數量,那時幾乎“全民皆詩”,用“運動”來概括再也恰適不過了。縱使個別同學不寫詩,也會關心、談論詩歌,詩歌真正成為校園文化的“驕子”。論質量,在詩歌技巧和意蘊的挖掘方面在當時達到了最高水平,并形成了大學生詩歌的特有風貌。論影響,過去二三十年了還在談論“80年代中國大學生詩歌”本身即明證。

所謂“黃金”是相對于“銅”“鐵”,后來的大學生詩歌也在發展,但是談不上“運動”了,真的是“好景不再”。現在在大學生的心目中,比詩歌重要的東西多的是。今天詩壇的著名詩人中數出幾位校園詩人?這種景況遠遠不比當年——進入詩壇的校園活躍詩人可以列出一長串名單。

說一個具體的事實吧!去年底,安師大學兄吳尚華等籌出一本《安師大詩選》時就感嘆,立住足的還是當年那幾位。

姜紅偉: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您投身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的“革命生涯”。

方文竹: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二年級時我開始寫小說,當時寫的小說當然很幼稚,也自感形慚。后來看到班上同學們一窩蜂地弄詩,我自然而然地跟在他們后面試了起來,還真的有點順利呢,不到幾個月,就在《飛天》“大學生詩苑”發表處女作——起點不低,那時的《飛天》“大學生詩苑”人人向往,且是標志性的發表陣地。接著在《青春》頭條、《青海湖》、《滇池》等等發表拙作。當時,在校園里“錢(葉用)方(文竹)”并提——安徽師大中文系80級學生,并與上屆沈天鴻、姜詩元、曹漢俊等、下屆袁超、查結聯等形成對應。

在同班錢葉用的帶動下,學會了多寫和勤投稿,他的發稿量比我大,發詩的刊物也比我多,當時還上了《詩刊》、《星星》。后來我的名氣和影響超過了他,是因為我堅持下來了。

姜紅偉:投身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您是如何積極參加并狂熱表現的?

方文竹:不知為什么,那時有一種自覺的熱情寫詩,接近于宗教的狂熱了,幾乎天天寫,天天到學校圖書館翻閱報刊詩歌,投稿隔三差五不斷,接受“詩人”封號并非像今天這樣不自在。

姜紅偉:當年,您創作的那首《原野》曾經很受讀者喜歡,能否談談這首詩的創作、發表過程?

方文竹:拙作《原野》當時發表于校內詩社社刊《江南》,畢業不久發表于安徽《詩歌報》創刊號,被公認為我的大學生詩歌代表作。它的特點是綜合智性達到了白熱化程度,表達了自己的階段性思考,并掏空了自己的氣度。

在校園里我習作了大量文本,但是寫作苦悶期到來時,我就開始反思自己的寫作,總覺得自己的寫作仍未擺脫一個時代的“常見病”,突出的問題是自我重復嚴重,且輕飄。“既然∕還要走那么長那么長的歷史∕歡歌和悲歌∕我們就來到這片原野吧。”于是我暫停筆,讀了一些哲學書,加上獨自一個“原野上”思考的點化,像磁石吸鐵一樣收攏腦中的一切句式,然后清點歸一,終于完成了這首拙作。寫好后我給許多同學看,當然迎來不少表面的贊美。后來又例外經過了多次修改,因為我一向不太注重修改拙作。公正地說,《原野》處于某種程度上“突破”的自破狀態,當然完成一個新我還需一個漫長的磨煉,“慣性”寫作的宿命折磨著詩語的自覺者。這也是我后來要“走出原野”的原因。

現在看來這首遠不如現在我的作品,雖然現在的作品也不令人滿意。要是表現在詩語的水平遠遠沒有刺痛一個時代,它甚至成為時代的一件護身服。在詩語的歷險方面考試不合格。我認定一條詩學真理:流傳久遠的詩歌還是需要藝術錘打尤其是詩語的火候。

姜紅偉:在大學期間,您參加或者創辦過詩歌社團或文學社團嗎?擔任什么角色?參加或舉辦過哪些詩歌活動啊?

方文竹:老安師大人或關心安師大詩歌的人士往往將我認作江南詩社的“老人”,其實說出當時的實情來他們會嚇一跳:原來我從未參加過江南詩社。當時錢葉用為首任詩社社長,他無數次勸我加入,我這人天性不喜歡加入什么組織,錢葉用心里也清楚我不加入詩社不是對詩社有意見,而是性格上有點“怪”。“怪”就“怪”罷,只是形式名義而已,我與江南詩社早已連成一體,依然參加活動、在社刊上發表作品,與詩社之間成員其樂融融。因此,為自己的定位,我曾戲稱“江南詩社之友”。錢葉用對此是又好氣又好笑,拿我沒輒。

姜紅偉:我知道迎賓閣是安徽師范大學校園詩人們長期的集會據點,能否談談您在這個詩歌據點里的“詩生活”?

方文竹:安師大所在地蕪湖的鏡湖迎賓館是安師大校園詩人小型集會和留戀之地,也是我常去的地方,交流和寫作,我的很多作品都是在那里完成的。

我與詩歌的相遇也是處于一種被拋狀態,即進入一種存在的困境。那是文學正熱火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讀書。我在班上偷偷摸摸地寫小說,寫上近一年不見長進,轉而一看,同學們幾乎人人寫詩,不會寫的跟著跟著也會寫且交流氣氛大大超過正規課本,只有你這個傻瓜還在獨自吭哧吭哧地謀劃著長篇幅的敘事,于是我“改行”參加了校園全民寫詩的隊列,這一改行也改了我的性格與生活方式——與同學們朝夕捆綁一起,熱乎乎傻乎乎地掰起詞句和意象來。想一想當時的那個寫詩勁頭可是拚命:自己給自己定下寫作任務。若不完成,深夜里還在床上黑里想,甚至冬天里有意挨凍考驗自己,逼自己盡快完成回到熱被窩里去。

那時候,安師大詩歌與吉林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大四所高校一起稱為中國四大高校詩歌,單說俺們安師大,有名的詩人就可舉出一長串——劉人云、姜詩元、沈天鴻、曹漢俊、錢葉用、祝鳳鳴、羅巴、朱永良、查結聯、袁超等等。天天寫,兩三天投稿一次,投得最多的是甘肅《飛天》“大學生詩苑”(那年代大學生詩人必爭之地),還有《青春》、《萌芽》、《青海湖》、《青年文學》等,詩歌刊物只有《詩刊》、《星星》。看著同學們紛紛發詩,并以稿費請客慶賀,我內心里焦急萬狀,終于,1983年5月,《粘在玻璃窗上的紙塊》一詩載《飛天》當年第5期“大學生詩苑”(也是平生第一次領稿費:七元),短短13行幾乎是詩歌責編張書紳老師重寫的,可我在同學之間絕不提責編老師“重寫”之事,尤其對那些從未發表過詩的同學似乎突然產生了“優越”感。接著拙作在《青春》、《青海湖》、《金城》、《滇池》等刊發表詩作,在80級按“成就”僅次于當時的著名校園詩人錢葉用了。而這個錢葉用日夜和我形影不離,話題都是詩,詩,詩,真的可以將詩當飯吃當酒喝了。“詩藝來自磨練”,錢常說這話,他高產(往往是他寫兩首我寫一首),人又機靈,善拉關系,有時候與我為詩爭論得唾沫四飛,面紅耳赤,可是事后一想他的觀點還是令人信服的。

那時候,江城蕪湖鏡湖上的迎賓閣是安師大這幫寫詩的家伙常去的地方。一杯淡茶,三兩五六個詩友,一呆就是半天,高談闊論詩,有時候還會有意想不到的女孩過來偷聽,嘿!那是一個以詩可以“勾引”美女的時代,居然還有成功的(為了尊重詩友的隱私,這里略去,再說了,揀那些陳年爛芝麻干咋子?)。小小的迎賓閣是詩的誕生地,我的很多詩就是在那里誕生的。記得那時候蕪湖來的社會上詩人我們校園詩人不理睬他們,“詩歌需要修養”!那個時代的大學生被捧為“天之驕子”,有學養的一簇,寫起詩來為“學院派”的前輩?

姜紅偉:您參與創辦過詩歌刊物嗎?您參與創辦過詩歌報紙嗎?編印或出版過詩集嗎?

方文竹:我以社友的身份,積極幫助安徽師大江南詩社策劃、編輯、出版社刊《江南詩刊》。大學時代從未出版過個人詩集(包括油印),那時覺得出版詩集比登天還難,連想都不敢想。那時發表、出版渠道少,卻是文學(詩歌)火爆時代,這里面的啟示是有意義的。不過,剛畢業時我正規出版了一本詩集《荒島與夜歌》(學林出版社),精選了大學時代寫的詩。

姜紅偉:當年各大高校經常舉辦詩歌朗誦會,給您留下最深印象的詩會是哪幾次?

方文竹:在這方面我缺乏一種“詩歌的帶動”,僅參加過一兩次比如安師大附中舉辦的那一次詩歌朗誦會,還是別的同學硬拉我去的。談不上什么感觸,朗誦只是詩歌的“群眾運動”范本而已,像我這樣專注詩歌文本的自然興趣與其不太對稱。后來才知道有所謂的“可寫文本”“可讀(誦)文本”,我的專注不是沒有審美的理由。

姜紅偉: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之所以風起云涌、波瀾壯闊,應該說,很多詩歌報刊和文學報刊居功至偉。據您了解,哪些報刊在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形成過程中發揮了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在您寫詩的歷程中,哪些報刊對您的幫助比較大?

方文竹:報刊是詩歌載體,尤其當時網絡還沒有。在我的印象中,《飛天》、《青春》、《萌芽》、《青年文學》、《詩刊》、《星星》、《綠風》等報刊在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形成過程中功不可沒。

當時的安師大圖書館里文學期刊或詩刊有《星星》、《花城》、《飛天》等,后來看到了《作家》、《詩林》、《詩潮》等,尤其看到“大學生詩苑”這樣的欄目特別敏感,上面的詩歌我是每期必讀的。并通過它們了解詩壇,同時對我的寫作也發揮著潛在的影響。特別是碰到好詩時,我經常跟同學們交流上面的詩歌作品。

姜紅偉:上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人們最熱衷的一件事是詩歌大串聯,您去過哪些高校嗎?和哪些高校的大學生詩人來往比較密切最后成為好兄弟啊?

方文竹:我偶然去過一次江城銅陵師專,與當時有名的詩人江文波會晤,他很熱情地招待了我一頓豐盛的酒菜,酒力不濟的我當場喝得嘔吐一地,后來住院打吊針數天,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如此嚴重的狂飲后果,從而形成永久的記憶,一場真正的詩之醉。文波也是我經常心念的老兄。

詩的友誼穿過詞語照亮內心,綿延至歲月的盡頭。

姜紅偉:當年的大學生詩人們最喜歡書信往來,形成一種很深的“信關系”,您和哪些詩人書信比較頻繁啊?在收到的讀者來信中有情書嗎?發生過浪漫的故事嗎?

方文竹:與我書信往來的詩人和詩歌編輯太多了,由于頻繁投入,與我書信往來的更多的是編輯。比如當時的《飛天》責編張書紳、《青春》責編吳野、《安徽文學》劉祖慈、第三代詩人代表之一何小竹等等。邵燕祥、葉延濱、林賢治等等也偶有信件往來。

大學生時代我沒有情緣,僅限于“紙上談情”。記得我發表一首《請不要把這個謎點破》愛情詩時,正在熱戀的同學詩人尚廣林看后一笑:“你寫的不要愛情那么一回事,太虛幻了。”于是有人說:“談戀愛反而不利于寫詩。”

姜紅偉:在您印象中,您認為當年影響比較大、成就比較突出的大學生詩人有哪些?哪些詩人的詩歌給您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方文竹:先要提母校的沈天鴻、祝鳳鳴、錢葉用、姜詩元、曹漢俊、吳尚華等等。校外的有徐敬亞、于堅、韓東、葉延濱、王小妮、呂貴品、程寶林等等,尤其是上海高校的一批詩人特別出色。幾十年過去了,再提當年的作品名稱已經很難了。難忘的有錢葉用的《揚子江,我心中的江》等,當然現在看起來這些作品較為稚嫩。

姜紅偉:當年,大學生詩人們喜歡交換各種學生詩歌刊物、詩歌報紙、油印詩集,對此,您還有印象嗎?

方文竹:80年代不像現今個人自印詩歌以及民刊、網絡一片泛濫,雖說當時是詩歌狂熱時代,但由于時代條件所限,除了少量官辦詩歌和綜合報刊外,詩歌陣地和交流媒體較少。比如我對當時詩歌的了解主要是去學校圖書館翻閱。當然不是沒有交換,有時候一家小刊物在很多同學之間傳閱,就是因為上面有幾首詩。特別是對于新創刊的發表詩歌的報刊,是很在意的,甚至出現爭搶現象,“道德敗壞”的還將其據為己有。

姜紅偉:您如何看待上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的意義和價值?回顧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您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最美好的回憶是什么?

方文竹:“收獲”無非是一種“價值論”,而“價值”因人而論。參加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影響了我的一生,最大的收獲與詩歌與人生形成了對稱、對應與合一的關系,不知是詩歌改變了人生,還是人生改變了詩歌。詩歌是一種心境的照亮,往往促使你提升人生的境界,詩人在現實中往往“好高騖遠”。其實,1995年,我大學畢業已有十年還去中國人民大學讀研究生成了高齡碩士生,現在想來完全是順著一顆“詩心”推動的。

最美好的回憶是與寫詩的同學如錢葉用等沒日沒夜地談詩,一本發黃、破舊的《洛爾伽詩選》在我們中間廣泛傳閱、交流,夜深校園的林蔭道上還有兩個身影轉悠,其實不眠的人已經進入詩的夢鄉,沉醉其中。其中少不了詩歌爭辯,兩人爭辯引來更多人的參與,結果往往不了了之。應了康德的名言“趣味無爭辯”。這種景況恐怕再好也不會重現了。

姜紅偉:目前,詩壇上有這樣一種觀點,認為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是繼朦朧詩運動之后、第三代詩歌運動之前的一場重要的詩歌運動,您認為呢?

方文竹:眾多新時期詩歌史版本出現了“斷代”現象,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未能進入詩歌史家和評家的視野,縱使進入也是一種輕淡的筆觸。很多第三代詩人本身就是80年代大學生詩人,是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的中堅。甚至可以大膽地說,沒有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第三代詩歌會是什么樣子是無法想象的。可以說,“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是“第三代詩歌”的必經階段。不管是“好”的想象結果,還是“不好”的想象結果,都會說明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的開路意義。朦朧詩就只有那么幾個人而已,而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本身即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潮流,其人數之多、范圍之廣、影響之大、精英之質地實乃罕見。令人奇怪的是,盲視的學術界對這個問題忽視太大了。其實這是一個明顯的詩歌事實。當時國門打開不久,西方先鋒文學急速涌進。由于高等教育的背景,大學生詩歌較為專業系統地總結、吸取、整合中西詩歌資源,并嘗試了有效寫作,這里的“有效”是指大學生詩歌形成了與朦朦詩不同的較為成熟的詩歌范本,比如當時的大學生城市詩已經達到了很高水平,在詩題、意象、詩語等等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的規模和高地,對漢語詩歌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比如城市詩在大學生詩歌那里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由于受教育的背景,中∕西資源的汲取某種程度上彌補了當時朦朧詩一統天下的片面表達方式(意識形態與象征語系)。在這方面,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無疑打了前陣,在填補朦朧詩由于意識形態造成的詩歌本體的空缺方面是一支重要的無與倫比的實力軍團。否則,就沒有后來漢語詩歌的穩定發展態勢。

姜紅偉:投身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您的得失是什么?有什么感想嗎?

方文竹:好的詩歌還是需要好的氛圍的,比如唐詩的氛圍,好的氛圍是溫暖的、和解的、碰撞的、互容的、共生的。個人化寫作是指詩歌精神,但在具體的詩歌生活中依然需要“群”。最高峰是眾峰“拱”起來的。80年代是一個真正的詩歌時代,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適逢其會。

由于時代背景的狀況,當年的寫作涌動著強烈的崇西媚外潮,但又比五四時期不一樣,畢竟詩歌的水平世界性提高了,西詩也大踏步地前進。養份是靠得住的。問題是,吃中飯穿西服也不能解決詩歌寫作的根本問題。

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的問題是沒有徹底解決好詩之“道”,當代這一點顯然出于時代的套軛。“道”的內部有問題,同時對“器”也不太重視(近讀到日本學者溝口雄三的一個觀點:中國有重道輕器的歷史傳統)。道器難以一體化。欣喜的是,80年代大學生詩歌寫作是有方向的寫作,是一種抵制意識形態的自覺寫作,她倡導的是寫作精神本身。“學院”總會給寫作本身指向一個目的,當然這個目的的設置是自覺的。可惜由于90年代經濟大潮的擺弄,欲望寫作中斷了80年代大學生詩歌路數。如果說,80年代大學生詩歌寫作由朦朧詩的理想主義轉向詩歌寫作精神,那么90年代以后詩歌寫作的多元化主要呈現出消解和虛無成份,詩歌寫作本身受到了質疑。

姜紅偉:當年您擁有大量的詩歌讀者,時隔多年后,大家都很關心您的近況,能否請您談談?

方文竹:我不敢妄談“擁有大量的詩歌讀者”,只是在校園里比較活躍,有一些人氣而已,同學們待我很好。同時與校外詩歌也有不少接觸。經常多年后與寫詩的校友見面時閑談,我驚奇于他們對我離校后的情況一清二楚,我說:“你是怎么知道的?”他們幾乎眾口一詞:“怎么不關心你?不就是那么幾位寫出來了的人嘛。”我又說:“我們是詩友,還是老同學老校友?”又是乎眾口一詞:“都是。都是。”我感受到了一種詩歌的力量,詩歌的記憶是溫暖的。其實,由于生存的掠奪,詩歌在個人生活的位置早就發生了偏移。詩歌依然很多,那是因為生存需要光芒,而夜晚則顯得異常珍重。夜晚,一個深度與思考的場景。或說,白天歸給白天,夜晚歸給夜晚,靈與肉的界線一旦分明,活躍于純構成境域的詩性還剩下多少?

由于生存的發展變化和讀、寫、思的波蕩,如今我在各種文體間奔竄,但我還是樂于是一位“詩人”。其它文體都是詩的變形與放大,我會“抓著詩不放”。

不少詩人特別是官員詩人和商界詩人,都慨嘆寫詩與從政經商的沖突,似乎要想寫詩就會活得不夠好。現實中經常聽到“假若不寫詩,你的人生會怎樣”之類的說法,有的詩人甚至發出“假若不寫詩會當上市長省長”的感嘆來。其實,在詩與生存之間,詩不是一種調配,而是一種張力。不是詩歌改變命運,而是命運改變了詩歌。對于生存這部“大詩”,你準備了什么?只能用內心介入生存的真實。

如今我還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有時候我獨自品味著老鄉海子的“詩歌是一種命運”。對于我,詩歌寫作已經成為孤獨中的孤獨的個人行為。

散文詩現場

主持人語:

關于虛構與遠方,一個屬于似乎被人們遺忘的概念,而另一個則是這兩年來的流行概念。“虛構”屬于文學藝術就最基本的要素,與文學相關的古希臘語mythos(神話、故事)就是以此為藝術根本性質。任何藝術如果抽離了虛構能力,就失去了基本的靈魂。然而,新世紀以來的詩歌界,許多作品似乎已經放棄了虛構的追求,只是通過回車鍵的使用,把一句很普通的敘述性語言分成幾行短句就當作詩歌作品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后現代”藝術的宿命性走向。然而,縱觀文學藝術的歷史,擁有永恒生命的作品一定是最經典的審美要素的具現者。“虛構”之所以成為文學藝術的基本要素,就在于她的經典性。與此相對,“遠方”屬于人們熟知的范疇,人們熟悉得幾乎遺忘了她的存在。可是,這兩年在各種媒體、公共語境中“遠方”卻頻繁被人們提起。我曾在這個概念尚未流行的2012年創作的一章散文詩中,首先喊出了“當自己成了自己的異鄉。我們,除了相信有一個故鄉在遠方” (《重陽·遠方》)。之所以近年來“遠方”流行,是因為在這個物質至上的時代,她顯得彌足珍貴。當然,這里的“遠方”不是地理學概念,而是心理學、哲學概念。彌唱散文詩的獨特審美意義,正在于她充分運用了“經典”的藝術要素,以此處理現實生存的種種境遇,為當下生存開拓了一個心靈的棲息地“遠方”,所以,她的散文詩作品對于人們審視當下,尋求出路提供了一條超越的路徑。也可能會為未來歷史的人們了解這個時代的心靈世界保留了一部鮮活的生命資料。

——靈焚

猜你喜歡
大學生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今日農業(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06
國際大學生節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學生之歌
北方音樂(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大學生實習“注水”誰之過
教育與職業(2014年7期)2014-04-17 18:46:57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中國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中國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
媽媽背出來的大學生
中國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91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亚洲男人天堂2020|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国产流白浆视频|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婷婷激情亚洲|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啪啪国产视频| 欧美色香蕉|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在线激情片| 日本国产在线|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国产高清无码第一十页在线观看| 极品国产在线|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青青草91视频|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亚洲无线观看| 欧美 国产 人人视频|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日本一区高清| 日本午夜三级|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日韩| 日韩视频福利| 大香伊人久久|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欧美性久久久久|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色综合五月| 久久黄色小视频|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97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精品色综合| 91久草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日本精品视频|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