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黃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溫情硬漢
——《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人物形象分析
◎梁爽
近期,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在各大衛視熱播,人們又一次被作品中的主人公所感動。而孫少安無疑是感動筆者最真的那一位。
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是生長在陜北厚重的黃土地上的一朵永不凋零的爛燦之花,它是一泓清泉,蕩滌著一代代中國人的靈魂;它是一輪紅日,為冰冷、孤寂的心窩送去溫暖與慰藉;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曲調悲酸而憂傷,但卻賦予人奮進的力量,讓人看到生活的希望,鞭策著我們一步步向前去。《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學獎的翹楚,是作家路遙傾盡心血之作,該作品問世不久,剛剛步入中年的作家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這部作品中塑造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既是平凡的,也是不平凡的,其中孫少安這個黃土地上成長起來的硬漢,有著無限的溫情,最讓我心酸 ,最讓我敬佩,最讓我難忘。
在那個貧困的家庭中,還只是一個后生的孫少安卻是頂梁柱。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農村,很多家庭都被貧困籠罩著。孫少安就出生在一個缺衣少穿的極端貧苦的西北農村家庭。童年時代的孫少安,并沒有體味到快樂和爛漫,他品嘗到的是生活的磨難。年僅六歲,孫少安就開始幫父母親干活了。生活的艱難讓這個孩子深深地懂得讀書的來之不易。孫少安學習成績非常好,小學畢業時以極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縣里的中學。但是,這個懂事的少年在考慮到家里生活條件的困難下,毅然地選擇了放棄學業。他是家中的長子,幫助父親分擔勞累是他的責任。他愛他的家人,他要用稚嫩的肩膀為親人們撐起一個家,用勤勞的雙手為親人們筑起一個溫暖的港灣。
十八歲的孫少安,已經是生產隊的隊長了。十八歲的他承擔起了整個生產隊的管理責任,他出類拔萃的莊稼把式和誠實厚道的人格品質,讓他贏得了眾人的敬重與服從。孫少安是一個不怕苦的人,無論生活的道路上有多少荊棘、多少坎坷,他都是一個永往直前的耕耘者。但是他并不是一個只知低頭拉車,不知抬頭看路的人,作為一個青年,雖然只有小學文化,可是生活的無數歷練讓他的頭腦充滿了智慧,他看到了大鍋飯的弊端,他不斷思考著新的生產方式。這樣的耕耘者是勞動者的表率,是中國的希望。文革結束之后,改革的春風吹遍祖國的大地,在廣大的黃原地區,孫少安成為第一個在生產隊施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人。他不光是一個耕耘者,他還是一個開拓者。開拓者是不會停留下前進的腳步的,他孫少安當然不甘心只向土地要糧食。他去磚廠拉磚,最后又自己開辦磚廠,成為農民企業家的代表。其中雖挫折萬端、打擊不斷,可是孫少安始終沒有向生活低頭。讓我們向這樣一個在苦難的生活道路上,不斷前行的耕耘者、開拓者致敬!
孫少安的愛情生活是一個悲劇,可是悲凄中卻不失一番溫情與美好。少安與潤葉是青梅竹馬的玩伴,潤葉總是跟在少安的屁股后面,是他的小尾巴。在潤葉的心中,少安哥是他的天空,在少安的心中,潤葉就是他的女神。可是現實生活是殘酷的,兒時的玩伴,現在卻有著迥異的生活,少安這個農民的兒子,此生注定要在土地上掙命,可是潤葉,已是城市中的人民教師,她注定屬于城市。不同的身份以及生活環境造就了兩個人的分離。而此時善良、質樸、勤勞的大眼睛山西姑娘賀秀蓮走進了少安的生活,她用最真摯的愛讓少安的翻騰心潮漸漸平復了下來,讓少安的心暖了起來。可是生活總是殘酷的,秀蓮的死亡給了少安沉重的打擊,少安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更加堅強地活下去。
在孫少安的身上有很多中國傳統的美好品質,他善良、真誠,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不失仁愛與寬容,這一點最突出地表現在少安對雙水村的支書田福堂和雙水村的廣大村民的態度。客觀上說,田福堂與孫少安之間是有不少“梁子”的,可是少安卻從來沒與他計較過。雙水村的村民們更不必說了,孫少安的磚廠建成時,他們都爭搶著去磚廠干活,可是當磚廠出了問題,一大批磚都成廢品時,他們卻落井下石,強逼著孫少安發工資,還輔以冷言惡語。然而,生活總是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當孫少安的磚廠又紅火起來時,他們居然又要來干活。我們的少安沒有拒絕他們,他依然真誠地接納了他的鄉親們。
(作者系長春師范大學2014級酒店管理專業學生)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