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濤 楊芳
作為一名工作在科技領域多年的科技工作者,金法生情系科技創新,在多年的實際工作中,他在科技領域積極創新,不斷攀登,用科技促進經濟的發展;作為浙江省永康市科協主席,金法生整合社會資源,創新工作思路,動員和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以提高廣大科技人員綜合素質、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為重點,在全市范圍內打造“科技服務企業發展”的氛圍,為永康市的社會經濟轉型升級提供系統的智力支持;作為2013—2014年度全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優秀組織者,金法生積極豐富活動載體,努力推進全市“講理想、比貢獻”競賽活動的開展和企業科協工作的創新發展。
營造“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氛圍
作為永康市“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主要推動者和組織者,金法生透過“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看到了活動背后的科技創新意義。在他看來,如果能在全市范圍內營造出良好的“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氛圍,那么將更有利于創新意識的普及,從而對永康市科技創新、技術創新形成極大的推動。基于此,金法生多次在政府相關會議上,積極宣傳“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意義,為“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在全市推廣宣傳形成良好的氛圍;同時,在全市范圍內,通過各種渠道,將“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意義和要求及時傳達給科技工作者,為他們樹立起“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是推動技術進步的意識。此外,每年年初他都要走訪各企業科協,使企業科協的負責人進行有效溝通,對年度的“講理想、比貢獻”活動進行發動宣傳,使企業科協負責人進一步明確了在企業開展“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性的有效載體。以此使“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開展,不僅在全市廣大科技人員中引起共鳴,而且在企業中樹立了影響力,從而在全市營造了良好的“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空間。時至今日,永康市在全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中已然形成了政府重視、企業參與、科技人員關注的良好態勢。
打造永康協同創新基地,保障技術服務
技術攻關立項是“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主要內容,為提升各企業運行質量發揮著良好的作用,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作為永康市的支柱性經濟載體,農機企業為永康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時至今日,如何實現永康市農機企業的技術攻關立項,以金法生為代表的市科協通過立項工作及與院士、專家對接企業工作相結合的方式來完成。工作前期,他積極聯系專家深入企業走訪調研,針對各農機企業實際情況,制作企業技術難題問卷調查表,并形成永康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從而助力永康農機企業創新發展。
此外,通過永康市科協的努力,2013年12月,浙江省科協和金華市科協在永康成立了浙江省農業機械學會、永康現代農業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協同創新基地。永康協同創新基的成立標志著積極探索以人才智慧、知識信息等優勢協同地方產業發展的“永康新模式”的到來,自此,充分利用學會橫向產學研推用結合、縱向國際和國內六級學會聯動的優勢,開展學術交流、產品研發、技術服務、人才培養等一站式科技服務正式上馬,實現常規化發展。
自永康協同創新基地成立以來,其先后邀請了孫大文、薛永琪等10位院士,近200位國內外專家教授到永康與企業交流對接,成功簽約合作項目60余項,其中投入產業生產6項,取得很好的成效。并多次承辦“院士專家永康行”活動, 2012永康籍院士專家暨西安高校專家科技成果永康行活動促成了道明反光材料、順虎鋁業、天河集團等10家企業與中科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等高校院所簽訂了項目合作意向書;“2013院士專家永康行”暨省農業機械學會協同創新活動促成永康市政府與省農業機械學會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協同共建創新基地正式啟動。特別是在剛剛結束的“2015協同創新暨院士專家永康行科技周活動”,在全國、省、市、縣四級科協及學會的努力下,中國農機學會、中國農業工程學會、中國內燃機學會分別與永康市人民政府簽約在協同創新基地設立全國學會服務站,全國學會與永康的成功簽約將為推動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永康協同創新基地的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目前,永康市市級院士工作站已達到6所,省級院士工作站1所,在全市范圍內基本實現了技術服務無盲區的狀況。
以人為本 實施人才發展戰略
2012年以來,永康市科協積極組織科技人員圍繞“講理想、比貢獻”活動開展學術研討活動,舉辦業務培訓班,交流經驗,并完善了科技人員“建言獻策”工作機制。尤其是2010—2011年度自然科學優秀論文評選及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評選活動,為廣大科技工作者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成為了永康市科技領域培養科技人才的重要戰略部署。同時基于永康現代農業裝備高新區協同創新基地的發展,永康科協緊緊圍繞永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萬農村勞動力素質轉移培訓工程”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充分發揮農函大組織網絡優勢,通過狠抓鎮、街、區,農函大輔導站、村(社區)農函大輔導點的建設,拓寬培訓思路,改進教學方法,大力開展農民培訓教育。多年來,連續開設糧食、蔬菜、水果、畜牧、新農村建設等20個專業,為永康農村人才培養、農民素質的提高和農村勞動力有效轉移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目前,永康市各項活動的開展有力地推動了該市的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轉型升級能力,培育造就了一批科技人才,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儲備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