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不能遺忘的紀念撰文>>>王越自1950年7月1日以來,我國共發行20多套100多枚建國紀念郵票,不同時期的郵票反映了國家的政"/>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撰文>>>王越
不能遺忘的紀念
撰文>>>王越
自1950年7月1日以來,我國共發行20多套100多枚建國紀念郵票,不同時期的郵票反映了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軍事等的發展情況,既作為一種歷史史料被珍存下來,也成為一種向世界宣傳的窗口。
2015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既是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周年。收藏界用很多方式來紀念祖國一路走來的光輝:郵票、連環畫、小人書、海報等,其中郵票最為直觀地記錄了祖國不同階段的發展情況,也是國家作為紀念重大事件、重要日子的一種方式。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了紀念這歷史性的時刻,在1950年7月1日,我國發行了膠版印刷的《紀4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郵票》,郵票共4枚,圖幅大小是30mm×53mm,圖案下部是天安門城樓,城樓前面是接受檢閱的坦克方隊,城樓上端是毛澤東的頭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郵票的圖案設計樸素、生動突出了歡慶勝利的熱烈氣氛。
這套郵票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由于需求量不斷增加,于是在1955年1月10日再版發行。第一版和再版稍有區別,從紐扣、“紀4”后的點等處可以發現。
1959年迎來了建國十周年,這是新中國變化巨大的十年。回顧十年間中國的成就和建樹:抗美援朝勝利,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三大改造順利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等,每件事都是奠定國家基石的大事。為了慶祝建國十周年,郵電部發行了5組紀念郵票。9月20日發行了《紀6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一組)》,這套郵票共3枚,圖幅大小是25.5mm×35mm。10月1日發行了《紀68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二組)》《紀6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三組)》《紀7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四組)》《紀7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五組)》。
《紀68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二組)》郵票共4枚,在建國十年間,國旗、國徽、國歌、首都、紀年出世,郵電部發行的第二組郵票4幅畫面的背景為國徽圖案,彰顯了莊嚴與肅穆。《紀6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三組)》郵票共8枚,分別為鋼鐵、煤炭、機械制造、交通運輸、農業、水利電力、紡織工業、化學工業。《紀7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四組)》郵票共3枚。
這些紀念郵票每套均有多張,而《紀7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五組)》僅1枚。這枚“唯一”的郵票再現了1949年10月1日北京30萬群眾齊集天安門廣場,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典禮的場景。這枚郵票在歡慶場面背后,隱藏的是一系列“背后的故事”。
《紀7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五組)》郵票即是《開國大典》郵票,是根據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董希文的油畫《開國大典》設計的。原畫上,毛澤東主席位于中心位置,他神態莊重,正站在麥克風前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第一排從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第二排(能看清者)分別是,周恩來、董必武(僅露半張臉)、陳叔通和郭沫若;第三排是林伯渠等。這幅畫作一經出世,就引起了強烈反響,當時國內重要報刊在頭版發表這幅畫作,且印制了超過百萬的圖片,并被編入小學課本。然而,這幅畫作隨著歷史的變動被多次修改,其身世曲折也成就了它的舉世無雙。正是如此,孫傳哲根據《開國大典》油畫設計的《開國大典》郵票,在1980年建國30年最佳郵票評選中,當之無愧地被評為“最佳郵票”。
孫傳哲是我國著名的郵票設計大師,他一生共設計和參與設計了1 53套郵票,占當時新中國郵票發行總數的1/4。在1980年建國30年最佳郵票評選時,30套最佳郵票中有11套是孫傳哲設計的。在設計《開國大典》郵票時,為了更好地體現原場面的恢宏、人物眾多的特色,孫傳哲決定采用雕刻版印刷,為了使畫面更簡潔、清晰,將郵票色彩改為純紅色。負責雕刻任務的是著名雕刻大師唐霖坤,也是孫傳哲的好朋友,他們的友誼也因為這套郵票成就了一段佳話,為后人所稱頌。唐霖坤有著豐富的雕刻經驗,當面對這樣一套意義重大的郵票時,唐霖坤和孫傳哲一樣不敢怠慢。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討論,日夜趕工,唐霖坤在一個月的時間里三次磨掉已經刻好的鋼板又重新刻印,最終和孫傳哲完成了二人都滿意的作品。在1980年建國30年最佳郵票評選時,《開國大典》郵票被評為最佳郵票。而此時唐霖坤卻已于1965年去世,孫傳哲為了紀念與唐霖坤的成功合作和兩人之間的純真友誼,把這套郵票的設計署名權贈與了唐霖坤。因此在1980年以后出版的郵票目錄中這套郵票的設計者和雕刻者均是唐霖坤。《開國大典》郵票成功設計和發行的背后,承載的是同甘共苦、重情輕利的純潔友誼。
1989年10月1日郵電部發行了4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郵票》,之前有關媒體這樣描述這4枚郵票:“第一枚‘天安門’表現旭日映襯下的天安門城樓。第二枚‘繁花’描繪繁花似錦的場面,寓意祖國的繁榮昌盛。第三枚‘五星’,圖案是向上升騰的五個五角星,象征五星紅旗,表現中國的飛躍發展。第四枚‘建設’,主圖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展示中國建設的興旺景象。”
2009年10月1日發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郵票》,由張藝謀與陳名杰設計,共4枚,分別名為《開國大典》《改革開放》《港澳回歸》《奧運盛典》,表現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4個經典歷史瞬間。
自1950年7月1日以來,我國共發行20多套100多枚建國紀念郵票,不同時期的郵票反映了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軍事等的發展情況,既作為一種歷史史料被珍存下來,也成為一種向世界宣傳的窗口,把本國引以為豪、具有代表性的內容反映在郵票上,郵票以其精美的“藝術語言”對人們的思想進行熏陶、感化,“國之名片”也名副其實。在國家發展的進程中,各大重要事件被郵票記錄下來,郵票成為研究歷史的珍貴材料,“微型博物館”的名號也因此而來。郵票文化隨著人們的喜愛、國家的支持、正面的社會意義而一直傳承下去,國家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也會一直被小小郵票所記載、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