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23400)劉景瑞
糖尿病臨床治療中常采用藥物、胰島素等對病情進行控制,但由于患者依從性差,血糖控制情況欠佳。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的提高可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穩定血糖,保證患者生活質量[1][2],但家庭功能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結合抽樣入戶調查的方式對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家庭功能展開調查,旨在分析二者之間關系及其對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東莞市寮步鎮社區5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利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和家庭關懷度指數問卷對患者進行橫斷面調查,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3],其中男性286例,女性234例,年齡60歲~85歲,平均(72.8±3.8)歲,病程在1~20年,平均(6.4±3.2)年。伴高血壓362例,高血脂236例;血壓在160/100mmHg~185/110mmHg之間。所有患者及家屬均了解整個研究流程及目的,且自愿簽署相關同意書后參與整個研究。采用家庭支持問卷(APGAR,家庭關懷指數)對患者的家庭功能進行評定,其中家庭功能評分在0~6分(家庭功能障礙)作為A組(280例),家庭功能評分在7~10分(家庭功能良好)作為B組(240例)。兩組間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式 自行設計問卷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進行調查,積極爭取居民委員會的支持和配合,首先進行宣傳和動員。問卷內容包含:患者的基本情況(年齡、性別、病史等)、目前治療方法、并發癥情況、居住情況、家庭經濟條件、醫療付費情況等。所有問卷均在衛生服務站中完成,問卷調查時由專門負責人員對問卷的內容及調查方式進行詳細講解;如果調研對象閱讀或填寫存在困難,可經調查人員詢問(不帶暗示性語言),根據其答案進行填寫記錄。
1.3 觀察指標 經自我效能感表(GSES)對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情況進行評估,其評定內容包含:對問題的解決能力、應變能力、克服困難以及自信心等十個項目,1~4分/項,評分標準為:完全不正確——1分,部分正確——2分,大部分正確——3分,完全正確——4分,將十項總得分情況相加再除以十就得到總量表分值(1~4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就越好[4]。
1.4 統計學數據檢驗方法 本次兩組研究所得數據由專業記錄員交叉記錄,同一樣本進行三次重復性檢測(無離群檢驗),數據錄入EXCEL(2010版本)進行校正,導出數據采用SPSS13.0進行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的檢驗分析,計量時以“±s”形式錄入,實施t檢驗;計數時以“%”形式錄入,實施χ2檢驗,以α=0.05進行校正,當P<(α=0.05)時說明數據比較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
2.1 全部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功能評分在1分~9分,平均(7.5±3.6)分。
2.2 兩組家庭功能中各項指標評分分析 A組評分各項均低于B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見附表1。
附表1 兩組家庭功能評分比較(±s;分)

附表1 兩組家庭功能評分比較(±s;分)
適應度 合作度 成熟度 情感度 親密度A組 3.8±1.5 4.1±0.9 3.5±2.1 2.8±1.6 3.0±1.8 B組 8.2±0.9 9.2±0.6 7.9±0.8 8.8±0.7 8.5±1.1 t值 39.72 74.69 30.60 53.84 41.19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兩組自我效能評分分析 全部患者自我效能總評分(2.2±1.2)分;A組自我效能總評分(2.1±1.0)分,B組總評分(3.2±0.5)分,各項指標組間差異明顯(P<0.05)。詳見附表2。
附表2 兩組自我效能評分比較(±s;分)

附表2 兩組自我效能評分比較(±s;分)
足部護理 血糖監測 遵醫服藥 合理運動 飲食控制A組 2.8±1.3 1.8±1.0 2.1±1.1 2.6±1.4 1.8±1.2 B組 3.3±0.6 2.3±1.1 2.6±1.0 3.0±1.5 2.5±1.4 t值 5.47 2.17 5.38 3.14 6.13 P值 0.00 0.030 0.000 0.002 0.000
臨床中不斷對治療及護理方式進行改進,以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針對社區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主要的治療手段為遵醫囑服用降糖藥物、注射胰島素或者是聯合使用治療疾病,同時輔以飲食的調控、適宜的運動等以維持血糖處于正常穩定水平[5]。但因為老年患者的自我效能較差,在無醫護人員的看護監督下,無法自行按時、按量遵照醫囑治療,因此血糖控制情況較差。相關學者研究發現,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與家庭功能具有密切關系,可通過家庭及家庭成員對患者的自我效能進行提高[6]。
患者自身的健康狀況、患病情況、疾病預后等與家庭功能均存在密切關聯。本文采用問卷形式對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情況進行橫斷面調查,結果顯示:社區老年患者的家庭功能評分平均為7.5分,處于較高水平,提示社區老年患者的家庭功能處于較高水平。說明大部分社區老年患者的家庭能夠為其提供較好的精神以及物質上的支持,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親密,保證與患者間的互相理解和支持,增進感情的交流,滿足患者需求,因此患者的家庭功能較好。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總評分平均為2.2分,提示患者的自我效能情況欠佳??紤]主要由患者自身因素導致,因為糖尿病的患病及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患者在長時間的治療下,伴隨病情的改變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對患者的精神、心理防線產生影響,導致其意志力、機體功能降低,因此自我效能欠佳。
由附表2可知:兩組患者在自我效能的各項指標中,足部護理的評分均最高,而血糖監測的評分最低??紤]主要原因為血糖監測屬于侵入性操作,監測血糖對患者有損傷,且需要長時間堅持,同時對家庭經濟水平、生活習慣、個人健康因素、血糖控制水平等具有較高的要求,受多因素影響,因此評分較低。而足部護理相對來說,實施方便、操作簡單、且無創,患者容易接受并能夠堅持,因此評分較高。
目前,臨床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研究報道較多,但對于自我效能與家庭功能的研究報道極少。本次研究中: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隨著家庭功能的升高而升高,A組(家庭功能障礙患者)的自我效能中各項指標評分均較B組(家庭功能良好患者)低,提示家庭功能良好的患者自我效能高,自我效能與家庭功能具有密切關系。主要是因為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機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低等治療時常需要家庭成員的幫助,家庭功能良好的患者可得到家人更多的關系和照顧,在家人的支持和監督下能夠遵照臨床醫師醫囑按時、按量服藥治療;同時家人的支持和關心可撫慰患者心靈,改善其負面心理情緒,能夠讓患者更有信心去面對和治療疾病,因此良好的家庭功能決定了患者自我效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