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100144)王娟 劉自雙 程尉新 朱立
黏質沙雷菌是正常人體中最小的細菌,常常寄存在人體的泌尿系統和呼吸道系統。此類病菌在機體免疫力功能下降時會引起患者出現高熱、寒戰、尿頻、全身無力、煩躁不安、睡眠質量差等現象,并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肺炎,敗血癥,腦膜炎,心內膜炎,尿路感染等臨床疾病[1][2][3]。其中黏質沙雷菌敗血癥是由于機體內破損皮膚進入細菌,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并在機體內生長繁殖,從而產生毒素引起全身不同程度的感染,這種疾病常常發生在人體抵抗力降低情況,黏質沙雷菌敗血癥患者出現稽留熱、寒戰、感染、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臨床現象,這些現象會引起患者出現全血細胞減少等情況,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診斷并治療的23例黏質沙雷菌敗血癥伴嚴重全血細胞減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報道如下。
1.1 一般材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經我院診斷并治療的23例黏質沙雷菌敗血癥伴嚴重全血細胞減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患者8例,女患者15例,最大年齡58歲,最小年齡23歲,平均年齡(40.73±17.42)歲。
1.2 方法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經我院診斷并治療的23例黏質沙雷菌敗血癥伴嚴重全血細胞減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血瓊脂平板和中國藍瓊脂平板培養基。以肉湯稀釋法進行藥敏實驗。對上述患者藥敏試驗情況及抗生素時間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對文中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1.4 診斷標準 嚴重全血細胞減少診斷根據國內第四屆全國再障學術會議對本病的診斷標準:①全血細胞減少,網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②一般無脾腫大。③骨髓檢查顯示至少一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如增生活躍,巨核細胞應明顯減少,骨髓小粒成分中應見非造血細胞增多。有條件者應作骨髓活檢等檢查)。④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中的難治性貧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滯、骨髓纖維化、急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等。⑤一般抗貧血藥物治療無效。
2.1 藥敏試驗分析結果 經過藥敏試驗分析可以看出,絕大多數黏質沙雷菌敗血癥患者對頭孢三代、氨基糖苷類藥物與西司他丁及喹諾酮類抗生素敏感,而對青霉素類抗生素不敏感,P均<0.05,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見附表1。

附表1 23例患者藥敏試驗分析結果
2.2 抗生素使用時間對比 23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在藥敏結果出來前,憑借經驗對患者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12例患者在藥敏結果出來后才對患者采用抗生素抗過敏治療,結果顯示,提前使用抗生素患者出院時間明顯短于后使用抗生素患者,P均<0.05,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見附表2。

附表2 抗生素使用時間對比(d)
黏質沙雷菌是正常存在于人體體內最小的細菌,同時存在于空氣和水中,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條件病菌,黏質沙雷菌又稱之為靈桿菌,它是一種產生鮮紅素的菌群,是革蘭氏陰性菌,屬于腸道細菌類,它有46個血清型[4][5],一般的情況不會致病。由于社會發展迅速,這種菌群可以在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的時候造成機體內肺部感染,肺炎,泌尿系統感染以及敗血癥等臨床疾病,患者患有這種菌群主要會出現:發熱、感染、尿頻、尿急、全身乏力、腹瀉、煩躁不安、精神狀態萎靡等臨床現象[6][7]。
黏質沙雷菌患者會導致敗血癥發生,黏質沙雷菌敗血癥發病機理主要是由于通過破損的皮膚,細菌進入機體,經淋巴管或者是靜脈血管進入血液中,經過血液循環并且在機體內生長繁殖,使原有的細胞被消滅,成為一過性菌血癥[8][9][10]。患有黏質沙雷菌敗血癥會引起患者出現寒戰、高熱、毒血癥狀、皮膚出現不同程度的皮疹、關節炎、全身乏力、精神狀態萎靡、肝脾腫大、感染性休克等臨床現象,黏質沙雷菌敗血癥會引起患者出現關節腔積水、化膿性腦膜炎、腦膜炎、肝功能衰竭、急性腎功能損害、全血細胞減少等并發癥,并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嚴重者會引起患者死亡[11][12]。黏質沙雷菌敗血癥起病急,病情嚴重,預后效果差,而且這種疾病會導致全身多種臟器的功能紊亂甚至衰竭。經血液檢查會出現血液中白細胞減少或者是升高,血小板減少、全血細胞減少等現象[13]。黏質沙雷菌敗血癥會引起患者出現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減退或者抑制等情況。由于血液檢查常常誤診為血液系統疾病,所以對于本病的確診需要有陽性血和骨髓培養等。黏質沙雷菌對很多種抗生素有耐藥性,所以治療黏質沙雷菌需要根據病情變化給與相應的抗生素治療[14]。黏質沙雷菌一旦變成黏質沙雷菌敗血癥預后效果差,所以預防黏質沙雷菌敗血癥很重要,要做好病房內定期消毒,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盡量使用一次性物品,避免交叉感染,一旦培養出黏質沙雷菌,需要立即處理,避免病情危急導致患者死亡情況。
本次研究對黏質沙雷菌敗血癥伴嚴重全血細胞減少患者進行藥敏情況及抗生素使用時間分析,探討了黏質沙雷菌敗血癥伴嚴重全血細胞減少的臨床治療。結果顯示:絕大多數黏質沙雷菌敗血癥患者對頭孢三代、氨基糖苷類藥物與西司他丁及喹諾酮類抗生素敏感,而對青霉素類抗生素不敏感且提前使用抗生素患者出院時間明顯短于后使用抗生素患者。P均<0.05,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從而可以證明,早期進行學培養,并選用高效抗生素進行治療,可促進黏質沙雷菌敗血癥的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