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婷婷
摘 要: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而藝術類院校又逐年擴招,加之其自身專業特點,使藝術類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本文在分析藝術類畢業生就業整體形勢的基礎上,針對高職高專藝術類畢業生的特點,對現有學生就業指導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以求更好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擇業觀。
關鍵詞:藝術類;新形勢;高職高專類大學生就業指導
目前新的就業形勢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社會觀念、道德品質、文化修養、適應社會的能力等方面都要與新形勢下的就業發展要求相適應,這是要求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更認真、細心、針對專業特色的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藝術類高職高專是一種更強調對職業的針對性和職業技能能力培養,以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就業教育。但藝術類大學生就業理想和現實往往脫節,在面臨擇業時,往往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綜合能力不強。大部分的藝術生都存在一個“重專業,輕文化”的問題,這樣直接導致了他們對于本專業的知識技能之外的其他學科和技能學習較為薄弱從而與實際招聘單位的要求有所差距。其次,地域意識較強,就業區域窄。畢業生普遍愿意在留在家庭或學校本省地區工作,極少愿意選擇省外就業。再次,就業意識傳統, 缺乏創新意識。藝術類大學生雖然是思想活躍,但理想信念淡?。粋€性鮮明,但集體主義缺乏,就業的行業意識也普遍保守,很少有學生會選擇自己創業或是到三資、民營、私營企業等非國有單位就業。根據大專高職院校藝術生的特點與就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重點在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工作時要注意。
一 、 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正確認識高職教育,引導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更新就業觀念,樹立到基層、到企業、艱苦創業的新的就業觀念。
1. 就業風險觀。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單位的生存與發展充滿競爭和風險,個人的就業也充滿競爭和風險,要摒棄一個職業定終身的“鐵飯碗”觀念,樹立起就業風險觀。
2. 樹立多元化的就業觀。對畢業生而言,就業首先是謀生的手段。因此,要摒棄所有制和身份等級思想,樹立多元化,多形式的就業觀。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財富,提高生活水平。
3. 樹立終身教育培訓觀。時代的發展,必然帶來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更新。在這個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應當樹立起終身接受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的觀念,不斷的“充電”才能占據主動地位。
二、幫助學生更新就業觀念
更新就業觀念,把目光由原來的國家機關、重點單位轉向那些民營企業和“三資”企業。另外,認清就業形勢,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提高擇業能力,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合理地確定就業期望值。
三、做好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
對藝術類大學生的特殊群體實行個別引導法,加強工作的實效性。藝術類大學生中不乏有一些特殊的群體,要切實關心他們,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其一,加強藝術類貧困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國家實行了國家助學貸款、國家獎助學金等多種形式對貧困生進行幫助和鼓勵,學校要根據其貧困性、弱勢性和脆弱性的個體特征,給予更多的關懷;其二,加強少數民族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少數民族藝術類大學生有著自己的民族習慣,也有其專長。對于少數民族的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應因勢利導的進行。
大學生就業問題關系到我們每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關系到國家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我們要在政府的指導下,積極應對市場,通過學校、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拓寬就業渠道,為畢業生求職之路謀求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春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
[2]鄒海英.淺析高校藝術類輔導員的管理藝術. 2007-8.
[3]趙艷婷.藝術市場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美術觀察 [J].2005, (11).
[4]劉慶利.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與對策 [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13).
[5]李志,吳元佑.高職大學生就業指導.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8
責任編輯 黃日暖